分享

中华古典文化概览

 tjboyue 2021-09-09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中华民族每一次经历磨难都能以更高的姿态回归,为什么,我认为这与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有关,自(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化作世间万物,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私、奉献、善良、包容、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在我们的血脉中静静流淌。

国家图书馆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160多万册普通古籍。今天,我们就来数一数历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经典(我认为作为华夏人都有必要知道这些文化典藏,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

01.河图、洛书

文章图片1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出现的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这两幅看似简单的图案,很可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易经也很有可能是受此启蒙而作,感兴趣的可以仔细看看,越看越有意思。

02.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尚书序》曰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所以,三坟一般指三皇之书(伏羲,神农,黄帝,天地人三皇),也有说易经之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为三坟,而五典则指五帝之书,八索即天皇伏羲氏的八卦之书(又说八索为《道索》、《政索》、《牧索》、《天索》、《地索》、《水索》、《山林索》,每索八篇,共六十四篇)。九丘即九州之志(上古时期祖先将神州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共九州)。

文章图片2

八卦

03.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失传。

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之人,再学而时习之,想不成才都难。

而古人对文人的定义好像除了熟读四书五经,还要通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所以,我认为古代的文人墨客随便拉来一个可能都比当今的读书人有文化。

04.医书

黄帝内经以医学为中心,涉及了天文学、历算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及哲学等多种学科,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又因其以天、地、人整体性观点,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思维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两千年来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

据传还有黄帝外经与之互补,开创了世界外科手术的先河,可惜外经失传。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中药书,全书记载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并且按照它们不同的功用,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后世使用、研究中药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难经》、《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书宝典,这些医书和充满智慧的文化思想一起构成了医病、医心、医命之良药。

05.史书

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合称为“二十四史”。

编年体史书:《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明通鉴》等。

典志体史书:《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等。

纪事本末体史书:《左传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和《明史纪事本末》等。

会要体史书:《春秋会要》、《七国考》、《唐会要》和《明会要》等等。

史学理论:《史通》和《文史通义》等。

考史著作:《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和《廿二史札记》等。

06.巨作

《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群书治要》、《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古今图书汇编》、《康熙字典》等。

07.文学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章,代代都有无可比拟的文学作品。

08.艺术

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武术、陶瓷、丝绸、金玉、建筑等无不登峰造极。

09.思想

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儒释道也,和而不同,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文章图片3

二十体千字文摘录

纵览华夏文明,放眼当今世界,唯有中华文化可融合各地域及民族之间的矛盾。

愿华夏早日复兴。

愿世界早日大同。

愿人间世代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