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直译+注释+发散 罔兩:联绵字,可作“魍魉”,郭象注:影外微阴也。 景:影,古今字。 松颜客曰: 鹏之徙於南冥也,水擊叁千裡,抟扶搖而上者玖萬裡。去以六月息者也(待水、待息); 列子御风而行(待风); 蛇蚹(待土)蜩翼(待风); 有所待者,谈何特操?茫然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栩栩:栩栩如生,故:如生也自然也 俄:舞动之间——瞬间 蘧蘧:释为:很惊喜? 《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东坡诗云: “ 人生何处非蘧庐” 是蘧庐者盖以蘧麦为庐, 犹茅舍之以茅为舍者。然不若茅草盖屋之整齐有次, 足以蔽居, 故其粗陋, 止可一宿, 不可久处, 犹传舍然。故:蘧释为“旅居”,蘧蘧释为“一直旅居”。 松颜客曰:古今中外最美典故、最强典故,施施然登场: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例证》: 一只蝴蝶在小车之间飞翔 玛丽.何塞说:它肯定是庄子 在纽约旅游 然而蝴蝶 不知它是蝴蝶 梦着它是庄子 或者庄子 梦着他是蝴蝶 蝴蝶从不惊诧 它飞翔 千百年前,庄周蝴蝶翅膀施施然一次舞动,远胜亚马逊河之蝴蝶舞动,引发岂止于龙卷风?晓梦迷蝴蝶的,又岂止庄周。
《齐物论》小结 松颜客曰:整理次序,须无我,盖我欲为先,则我心我口乱次乱序。 《庄子》205我,417吾,74予 《内篇》72我,105吾,24予 《外篇》133我,312吾,50予 前注有言:误者皆是“我”,悟者常是“吾”,述者常为“予”。 松颜客曰:我是谁?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喜怒哀乐虑叹变慹zhí ,姚佚yáo yì启态…… (咸其自取……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松颜客曰:如何处理我? 《齐物论》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为何丧我?如何丧我?丧我又将如何? 1、2、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 3、其我独芒 4、5、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6、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7、8、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9、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10、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11、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12-26、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松颜客曰:《齐物论》五个故事简析: 1、尧问于舜(我之不释)——包容非我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德 2、齧缺问乎王倪(我之是非)——至人无己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至人神矣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我之不知)——忘年忘义,振于无竟,寓诸无竟(无功) 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圣人大圣 4、罔两问景(吾之所待)——求其真宰(无名) 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真宰无名 5、庄周自问(无我无己无吾无予无庄周)——物化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