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十五:西施咏(1)

 松颜客 2021-09-09

西施咏

唐代: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一、误品先缘识字差

1、艳:艷。《说文》“好而長也”。美好丰满。“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孔雀东南飞》。其义褒义。

2、宁:nìng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3、邀:召唤

4、持谢:辞谢。以辞相告。

5、效颦:东施效颦,世人皆知,百度常有,此不注,是也。

松颜唐诗三百首 翻译版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二、心想其人如啖蔗

(一)、人才王维

明代徐增《而庵诗话》: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章字句,皆合圣教。

王维:701——761(几与李白同),出身河东王氏,母亲博陵崔氏(自汉魏以降,长期冠冕不绝、门阀不坠)。19岁左右,中举(一说状元)。

松颜客曰:王维富有“信雅达”君子人格,除大量世人熟悉的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70多首送别诗可以彰显他的这种气质。其一系列送别诗可窥其交游之精雅,参酌人情,推心置腹,契合了初唐以来唐王朝大力倡导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王维被唐代宗李豫称誉为“天下文宗”。

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代宗好文,常为(王)缙曰:'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常与诸王座闻其乐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进来。’”

《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卿之伯氏,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词》。调六气於终篇,正五音於逸韵。泉飞藻思,云散襟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三、身临其世甚烹茶

(一)西施是个历史人物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历史人物?

西汉及其以前史书(《左传》、《国语》、《史记》……),均未言及西施其人,遑论入吴之事;诸子虽多有提及,仅 “西施” 名而已,并无具体其人其事。东汉《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部“史书”始言西施其人、入吴事,甚详。然其时,并未引为信史。魏晋南北朝,亦未采纳《越绝书》、《吴越春秋》之说。唐初陆德明、成玄英注《庄子》,确认《越绝书》、《吴越春秋》说,乃立西施、入吴之历史形象,且未有贬义。由是,西施于报国灭吴之事,渐趋完善,西施纷然

(二)、初唐、盛唐对于人才的态度?

初盛唐素来爱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均为公认的爱才、惜才君主,为盛唐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氛围。

《旧唐书》载太宗“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武则天多次颁布求贤诏书,如《搜访贤良诏》、《求访贤良诏》、《求贤制》等,《求贤制》云:“其有文可以经邦国,武可以定边疆,蕴梁栋之宏才,堪将相之重任,无隔士庶,具以名闻”;

唐玄宗时代更是出现了标杆性人物——岭南第一相张九龄;

故,盛唐诗人,人人希望建功立业,世所共知、共认。

待续...............................................................................................

《松颜唐诗三百首 之一》链接如下(《松颜庄子》每周四更新,《松颜唐诗三百首》不定时更新。):

一首诗该怎么来读,才扎实?才过瘾?——《松颜诗话》之古诗鉴赏抛砖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明 张介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