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有大雨,工地临时通知停工一天。我们还是六点多就吃过了早饭,看情况一时半会也下不了雨,于是我们也临时决定去山上摘酸枣。 不知道这座山的名字,顺着山路走上去,看两边的山体感觉和别的山不一样,山石风化很严重,没有高大的树木,到处是低矮的灌木丛,而以酸枣树,刺槐树,构树,茅草居多,还有好多不知名的刺壮缠绕植物。草丛里蟋蟀在弹琴,远处的鸟儿在欢唱。走着走着,不时会有青灰色的松鼠窜出,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还有被惊飞的野鸡,叫喊着滑翔到不远的灌木丛里。 上山的这条路应该是修的盘山主路吧,高高低低,曲曲弯弯,除了陡峭就是险要,久处中原之地的我们,走这样的山路真的不适应,费劲又心存害怕。说真的,我喜欢这儿的景色,喜欢这儿的天空,却不敢恭维这儿的山路! 所谓的酸枣,就是生长在山石缝中,悬崖上,山沟沿上野生的,低矮带刺的枣树结的果实,采摘着实不易。相比较而言,好摘点的基本上都被当地人采摘完了,因为这个季节,总会有人来这儿高价收购野生酸枣的。 我们要想摘到酸枣,还想多摘点,就要离开大路,冒险爬上山去,去寻找那一簇簇,或者独居悬崖的酸枣树! 我们几个简单的约定一下,分头行动,各人去找合适的地方,各显其能,摘多摘少靠运气也靠能力吧。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我带了一个装酸奶的袋子,猫着腰,两只手交替抓住不扎手的攀附物,向山上爬去。脚下有裸露的石子,一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 终于在一处突兀的大石头边上发现几颗抢眼的酸枣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兴奋。我慢慢的靠近它们,把食品袋放下,脚站稳,开始急不可待的采摘起来……… 还别说,这几颗树上结的枣子甚是喜人!有红红的,俗话说的枣红就是这样的颜色吧,更多的是白白胖胖,带些棕色条纹的,挂在枝叶间。像什么呢?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了,也许就找不到具体像什么!因为它们就是别具一格的野生枣儿,另类,个性,很别致的一种自然美!几乎所有的枝叶上都有毛刺,不时的扎手指,手背,胳膊,腿,更多是不断的挂扯衣服。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摘酸枣的热情,干就完了… 就这样爬着山,寻找着酸枣树,摘着………也不知道被扎了多少次,还有几次被滑下去的惊险刺激。 终于到达山顶,最上面有一座山神庙。附近零零散散看到几处人家,据说这儿的山民,大都是以前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人,为了躲避战乱,或者逃难至此而留居此地,繁衍生息至今。现在赶上了好时代,政府加大了扶持山区的力度,即使就几家人,也要把水,电,路都给他们通到每家每户。 爬山的时候,不经意间还发现了几处年久失修的老窑洞,看破败不堪知其沧桑,看巨石圈门又感叹古人的智慧,辛苦与执着。 听当地人说翻过这座山就是传说中的少室山,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所在地太室山,也在附近。由于疫情原因,景区暂时关闭,还有悬崖峭壁无路可循也是更大的原因。(必须绕道而行才能到达)没办法,我们只好望山兴叹了…… 中午十一点多,我们互相吆喝着同伴准备下山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我们都累到盔歪甲斜的,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还是杠杠滴,看他们这个样子,我暗自窃喜,这一帮老头,难道都被我带歪了吗? 大家互相分享了一下彼此的收获,我摘的最多,大概十来斤吧,他们五六斤,七八斤不等。 回来的路上有说有笑,我还给他们拍了段子发了抖音。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摘的是酸枣,收获的却是精神的满足。其实吧,快乐真的挺简单!作者简介:曹见全 汉 男 七十后,河南省虞城县人,常年奔波于绿化工地。喜文字爱旅游,以我手写我心。作品不定期见于杂志,文学,报端一偶。三人行,必有我师,希望和共同爱好者一起学习进步! 吴元成最新诗歌《郑州挺住》(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