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有句话说: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点醒,至死不知。”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用错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变了味。 父母们大概很难意识到,你随口而出的一句话,究竟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 下面这6句话,伤孩子最深,请千万别再说了。 我为什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 如果要找一句话立刻能让孩子自卑又难受,非这句话不可。 当家长们觉得'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很容易说出这句话。 当你责备孩子笨的时候, 往往是内心的那个“小孩”在肆掠你的理性。 你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作品。 不好看的,没成器的作品总是会让制造它的人发怒,甚至毁掉。 可是孩子是作品吗? NO,他们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小小的身躯里装着一个渴望理解、需要尊重的心。 我是你爸(妈),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上学的时候,与父母的想法产生冲突时,大部分父母都会用传统的两句话来镇压孩子, 第一“我是你爸,你得听我的话!” 第二“我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 现在,他们的标志性话语是: “我的教育方式怎么不对,你不也是我教育的吗,不一样上大学了吗?” 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平等,只有命令! 就让这样的沟通方式,从我们这一代终止吧! 孩子应该被尊重,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某些选择,如果孩子做错了,需要耐心的进行指正,总说这句话是不负责的表现。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应该是大多数家长的口头禅了吧,逼着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施加很大的压力,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从来都没考虑过究竟孩子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好”,这是非常典型的自我感觉良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对你真正的好视而不见。 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 这句话像魔咒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被这句话纠缠着,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给自己的父母什么好处,为什么可以让自己的父母如此崇拜。 久而久之,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了每个孩子的恐惧,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失去自信心。 走开,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 这句话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产生无以名状的孤独感。 倘若你的确想独自呆一会儿, 可以耐心向孩子解释: 我很乐意与你在一起,只不过现在太忙,请原谅。 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在所有的恐惧中,对孩子来说最可怕的是被抛弃。 从父母口中说出的“不要”,无疑是晴天霹雳,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全部崩塌。 如果孩子慢了一点,做错了一点,就等等他。 当孩子哭闹,也别威胁“不要他”, 只需要对他说: 你要哭可以哭一会儿,我会陪你。 其实特别理解,当脾气上来,父母可能用洪荒之力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尽管自己不是故意要伤害孩子,但是父母需要知道的是,这样的语言一旦说出来就是覆水难收,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 有人说:“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 深以为然。 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生活在鼓励中的孩子,一定会是阳光而自信的。对于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兴趣和自信心。多鼓励孩子一点,他一定会做的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2 好好说话,从倾听开始 父母只有好好听孩子的话,才能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知道问题的关键,最后才可以好好引导孩子。 家庭不该是一言堂的地方。 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声音,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听话的孩子,而是一个明事理、辩是非,最后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 有人说,活了30多岁,很奇怪,父母小时候对自己说过的话,很多都忘了,但那些打击、嘲讽、挖苦的话,却随着年月,变得越来越难释怀,像一个伤疤,偶尔还是会疼。 我们的嘴巴,要表达爱,而不是带来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