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允炆在位期间究竟做错了哪些事,为什么会丢掉江山呢?

 炫叶楓雪 2021-09-09

朱允炆还是皇太孙时,曾询问伴读东宫的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

黄子澄答:诸王仅有护兵,仅能自卫,如果闹事,以六师讨伐,谁能顶得住?汉朝七国之乱时的诸侯那么强,还不是迅速败亡了。大小强弱势不同,顺逆之理更不同!

朱允炆深以为然。

此时的他们还想不到,正是这样的想法,使他们丢掉了江山。

朱元璋留下的摊子

比起刘邦来,朱元璋留下的摊子要好一些。

刘邦、朱元璋都诛杀功臣勋旧,使军权牢牢把握于本家人手中。

然而,刘邦所封的刘姓诸侯王,是真正的诸侯王,他们既拥有自己的军队,还拥有王国内的一切权力。

相比之下,朱元璋所封的藩王,权力就小得多了。

诸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直属兵力只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余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所以,黄子澄说诸王只有护兵,难以抗拒六师,是合乎实际的。

朱元璋赋予了诸王一定的指挥权,使一些藩王可以预军务,在外出作战和督军屯田时可以节制诸将。

然而,诸王也仅是拥有指挥、节制之权,而没有调兵权、统兵权。统兵权在各都督府领导下的守镇官,调兵权在兵部,诸王要调兵执行任务,仍然需要天子的御玺文书,否则,诸王只能调护卫兵,无权调守镇兵。

所以,明初时的藩王,与汉初、晋初的诸侯王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建文帝举措得当,确实是“六师临之,谁能支?”

许多朋友指责朱元璋举措不当,导致藩王权力过大。

其实,平心而论,朱元璋不过是通过封藩制,将军权由外姓功臣宿将转移到朱家人手中,确保朱家人坐稳天下,同时,诸藩王的权力虽不小,但与汉初、晋初时不可同日而语。

朱允炆丢掉天下,主要还是自己没有搞好。

迂腐的削藩顺序

建文要削藩时,齐泰就指出:应该先打击实力最强的燕王。

黄子澄反对:周、齐、湘、代、岷等王,在太祖时就有不法的事情,削之有名,应该从他们开始搞起!

于是,周王被废庶移滇,代王被幽禁,岷王被废为庶人,湘王自焚,齐王被囚,短短十个月时间,连废五王,天下震动。

而对于朱棣,他们在犹犹豫豫,久拖不决。

一方面,他们又调走朱棣节制的军队,削减朱棣的护卫,使朱棣一度只剩下800护卫。

另一方面,他们将朱棣的儿子们放回去,以示诚意,试图麻痹朱棣。

不过,从1398年十一月控制北平军政大权到1399年七月准备捉拿朱棣,建文帝折腾了大半年也没有动手。

建文能迅速废五王,并将朱棣身边的部队调走,说明朱元璋留下的体系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朱棣虽曾节制诸军,影响力很大,但其直属兵力是不多的。

如果建文像刘邦控制韩信一样迅雷不及掩耳,或像汉文帝将最强诸侯齐一分为六一样待机而动,朱棣都是来不及施展其影响力的。

可是,建文迅速削除各王,调走燕王军队,引起燕王警惕,又迁延大半年不下手,给予了朱棣施展计谋、影响力的机会。

结果,当朱棣动手时,已经控制北平军政大权的建文官员根本无法抵挡,朱棣迅速夺取了北平的控制权。

而当朱棣在北平附近作战时,附近燕王旧部多迅速归降。

更严重的是:建文过急的削藩,指置笨拙,难以“自解于天下”,反而给了朱棣“靖难”之名。

削藩,虽然是以上治下,天子在“顺逆之理”上掌握主动权,但本质上仍然是实力之争,仍然需要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妥善推进。

建文君臣又想削藩,又迂腐地讲究,束手束脚,给了朱棣足够的时间,导致形势瞬间逆转。

以一国击一隅,但无统筹全局之才

朱棣起兵,毕竟是以一隅敌一国,朝廷无论在任何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可是,坐拥举国之力的建文,却缺乏统筹全局的人才。

无论是建文帝本人,还是由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组成的核心班底,都不具备战争指导能力。

因此,建文帝的一手好牌,迅速缩水。

当时,朱棣不但要在正面应对“南军”,其侧背的大同、辽东也已为建文帝所控制,而大宁的宁王则暂保持中立。

建文帝事实上对朱棣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

可是,由于缺乏对全局的统筹,这个包围圈一直形同虚设。

大同、辽东方向的军队,曾进攻朱棣,但因为缺乏统一调度,彼此进攻无法形成合力,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建文帝始终只有南路威胁着朱棣。

反倒是朱棣,在绝对劣势下,通过卓越的战争指导,扭转了局势。

他先是在危急之中腾出手来,以权谋裹挟宁王,吞并了宁王的军队,尤其是朵颜三司。

随后,朱棣又利用内线优势,佯攻大同,引诱李景隆,使原本准备开春再攻的李景隆被调出来遭歼。

更为严重的是:缺乏统筹全局,使建文帝的南军在兵种上处于绝对劣势。

当时,建文帝坐拥全国,在西北、东北,仍然有相当的骑兵力量。

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这些骑兵力量没有被集中部署到正面战场,导致南军在机动力上始终处于劣势。

所以,朱棣来去自如,即便失败,也能够通过快速机动摆脱不利形势,南军即使取得大胜,也无法给与燕军歼灭性打击。

整场战争,拥有绝对优势的南军始终被动挨打!

拥六师之众,却无统军良将

即便在战争指导上不如燕王,但建文毕竟拥有绝对兵力优势。

战争初期,建文的军队,耿炳文曾率号称三十万的军队,李景隆之军号称五十万。

即便这些数字有所夸大,但其兵力远远胜过燕王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在交战中,以多打少的南军无一例外的惨败。

取胜前,朱棣已经指出各将短板:耿炳文军无纪律;李景隆“五败将军”···并采取相应战术,一举击破对手。

这些将领中,耿炳文虽为功勋老将,但毕竟缺乏大兵团指挥能力,且年事已高,李景隆则更是缺乏实战经验。

开始,建文却以“肺腑亲任”李景隆,不断重用李景隆,使南军精锐损失惨重。

尽管后来的盛庸、平安等人能力稍强,但李景隆的惨败,使南军战略进攻的力量折损,转入战略防御。

攻守易势!

汉景帝平叛前,文帝特意给他留下了周亚夫,而建文要削藩,朱元璋似乎没有留下足以与燕王匹敌者。

或许,一心铲除功勋威胁的朱元璋看来,朱棣再怎么有威胁,也是朱家人,用足以与朱棣抗衡的异姓将领来抗衡朱棣,并不是更好的选择吧。

迂腐的束缚

不过,平安、盛庸等人确实还是不错,多次击败朱棣。

可是,建文莫名其妙的命令,却束缚了众将手脚。

建文戒约官兵,不得伤害燕王,以免背杀叔之名。

这一紧箍咒,使南军屡屡痛失良机。

东昌之战,燕王被盛庸围困,但燕王亲自“引马鸣角,穿敌营,从容去”,南军“莫敢发一矢”。

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束手束脚,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短板集中爆发,迅速败亡

虽然建文各方面都不如对手,但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即便无法消灭朱棣,自己要灭亡也是不容易的。

因此,打了几年后,朱棣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仍然局促一隅,看不到取胜的希望。

可是,当朱棣找准建文死穴后,建文的短板集中爆发,迅速败亡。

朱棣没有继续与盛庸、平安等人在山东、河北耗下去,而是采取了长驱直入,直取南京的方略。

建文帝的总崩溃到来了。

朱棣长驱直入后,使盛庸、平安等人的将略在混乱的战略指导下难以发挥。

平安等人在淮北与燕军周旋,盛庸仍在淮上,没有参战,而平安被混乱的调度所制,行进中遇伏被歼。

而当徐辉祖等人一度击败燕军,一度取得极好机会时,建文又听信燕军已退的流言,调回徐辉祖,使南军错失良机。

结果,当朱棣渡江时,南军防御一片混乱,竟然无可御敌之兵,导致南京未经激战就陷落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渡江时,建文帝曾派人来议割地求和。

仗都快打完了,建文帝、黄子澄对这场战争的性质仍然缺乏清醒认识,可谓悲哀!

被自己的叔叔夺走帝位,建文帝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建文被“淘汰”,或许是件好事。

当时,北边的蒙古各部元气渐渐恢复,西面的帖木儿虎视眈眈,大明的国防环境不容乐观。

建文帝虽然有仁德之名,但以他的识人用人,以他的战争指导能力,他是不可能替大明守好这片江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