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笔书法入门为什么会推荐《灵飞经》?

 原隰泉流 2021-09-10

《灵飞经》是“名不副实”的作品,严格说来它不是钟绍京的字。古帖,尤其是晋唐时期的帖很少有署名的,很多字属于“无名氏”,但是它们又写的很不错,所以后世书家总喜欢给他们安排个作者,提高身价。

《灵飞经》就是典型的例子,原本是“无名氏”的,后来因为董其昌等书家觉得写的太棒了,一定是楷书鼻祖钟繇的后人钟绍京写的,所以就流传成钟绍京的作品。但从现有的考古证据来看,它和敦煌发掘出来的唐代写经风格极为相似。

唐代还没有印刷术,所以很多文章要流传只能依靠人工抄写,唐代佛教昌盛,抄经也就非常多见。因此诞生了一批三流的书家专门从事抄写工作。他们的地位较低,大多数都是无名氏,即便是官方的写经生也通常没有正式编制,民间的就更不用说了。尽管我说他们是“三流”书家,但他们的老师通常是欧阳询、褚遂良级别的一流高手,仅以抄写来说他们的水平并不差。所以唐代写经的质量有保障。

虽然《灵飞经》“名不副实”,但从实用和艺术角度来看,这类抄经体是最适合硬笔书法的入门楷书字帖。有些楷书水平虽然高,但并不太适合硬笔实用。比如颜真卿的字

字当然是一流的好字,但你考试作文写成这样,恐怕老师不太喜欢。所以后世为了应试的科举考试上,更多的是以颜楷为基础改良成适合卷面的馆阁体。

米芾最初是学颜真卿的楷书,学了七八年,仍然写不了小字,然后写柳、欧,最后学褚最久。可见即便是一流的书家,也不能完全脱离尺幅的限制随意转化。大字转小字,小字变大字,不是简单的缩小和放大,这涉及到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各个方面的差别。

无论是写经体还是馆阁体,本质上都是实用性的。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衡量或许不是顶级,它们有缺点,但很多缺点是出于实用目的,比如千字一面。而硬笔练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实用大于艺术,所以两者从性质上相近,取法也更为容易。

另外,抄经是有任务的,只是写得好没用,抄经生不能一天就抄一个字,专职的抄经一天可能要抄上万字,所以书写速度一定不能慢。而硬笔练字同样讲究书写速度,在写得好和写得快之间寻找平衡。所以抄经体比其他的楷书,例如姜白石的《跋保母帖》写的更灵活、便捷、快速。《灵飞经》在楷书中有行书笔意,牵丝映带表现了它是快速书写而成的。我不太认同临帖就只是为了像,尤其是在达到一定水平以后,除了求形似之外还应该求神似,什么神似?就是原帖作者是怎样的书写状态,你也要接近那个状态。不能原帖本来是写的飞快的,你慢慢磨、慢慢勾出那个外形来。当然这是更高的要求。

简而言之,《灵飞经》属于唐代写经体的一种,不比其他写经体更适合硬笔入门,但与其他书体相比,一是唐代楷书的水平高,写经体比馆阁体好。二是抄经体适合考试的卷面要求,小楷比大楷号。三是抄经的速度快,带行书笔意的比纯楷书的好。

另外赵孟頫的《道德经》也是抄经,同样适合硬笔书法,入门不局限于《灵飞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