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席延飞:人,最大的修养是懂得感恩

 牵着蜗牛狂奔 2021-09-10

同事张姐,上完课后回到办公室,气呼呼的把书一摔:都是一群猪脑子,讲了一节课,一做题,全错了,做对的还不到一半,这个班级的课我真没法带了,真是气死我了!

王哥评上了高级教师,我问他:在你成长中,谁对你帮助比较大?张哥说,球了!谁问过你的事儿,没有人背后打黑枪就不错了,你还指望谁来提携你?模范教师都是自己应得的。

小柳老师刚添了一个小宝宝,产假期满,小柳到学校上班,婆婆在家带孩子。每天在办公室,小柳都会打一二十次电话,叮嘱婆婆:给孩子喂水没有?喝了多少毫升的奶?拉臭臭没有?啥颜色?给孩子放英语儿歌没有?听了几分钟?出去买菜带口罩没有?回来洗手同事说,你婆婆都养活了三个孩子了,还需要你遥控指挥?小柳说,她带孩子的方法都是错的,说她还不听,根本就不知道咋带孩子,通是犟呢,每天都把我气得半死。有同事打趣说,你给你婆婆列一个清单,让她完成一项打一个勾。

小柳说,咋没有列呢?我把每天的事情都写在一张纸上,让她照着做,结果每一次她都偷工减料。再问,她就说不记得了,哼!我不信这点儿事儿都记不住,那天带孩子,让孩子从床上掉下来,把头磕破了,恁大人连几个月的孩子都看不住,就是不用心,她就是不想帮我们带孩子!......

朋友老姜,做水产生意,据说资产七八千万,听人说,他资助了十几个贫困学生,每月5号之前按时把钱打到学生或者家长的账户上。老姜说,很奇怪,资助的学生有的大学都毕业了,也没有给自己写过一封感谢信,或者在节假日主动给他打过一次问候电话,他感觉很寒心。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究其一点,就是缺乏感恩之心。

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是因为有学生存在。很多时候,是差学生成就了老师。好学生人人都能教,人人都会教,可是一个差学生,可不是随便哪个 老师都能教好的。师之所存道之所存。老师和学生之间不过存在知识上的时间差,骂学生“猪脑子”、“榆木疙瘩脑袋”是极端错误的行为,必须引起重视。

一位驾校教练说过,最难带的学员是“老师”。我不知道,其他人学车怎么样,反正我是一上车左右都不分了,教练说方向盘左打死,我偏偏弄成了右打死,把个教练斗气晕了。

我们应该感谢学生,正是有了差学生,我们老师才有用武之地。正是有学生不会,才有教师这个职业的“传道受业解惑”。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再加多一份反思。我讲的课,学生为何没有听懂、没有学会?肯定是讲解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要学会适时调整。抱怨学生笨,解决不了问题。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一般需要四个要件: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自己努力、小人作梗。

我想说,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条件:同事捧场。

那年,爷爷有病,我去一个村子请一位中医。到村子里后,我见几位大爷在聊天:请问,张大夫家在哪里?众人一阵哄笑,咦!还有人请张先儿呢?张先儿也能叫医生?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张医生医术很高,但有洁癖。谁去他家,坐过的凳子都要再擦两遍,还要扫一次地,本村人都不找他瞧病。再后来,我又去找张医生没找到,据说搬到城里了,不再行医了。

自己努力,这是必不可少的。再有才华,没有同事同行的捧场,也很难成功。惺惺相惜,这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要争取周围同事的认可,不说怪话,不说教育的坏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更重要的,相互多捧场。文人相轻是大忌。我们既要学会抬起头走路,更要学会俯下身子做事,夹起尾巴做人。

生活中,我也常常感恩朋友的相助。有朋友发信息,读了你的文章,收获很大,我转发朋友圈了。我总是要回复:非常感谢!但愿能帮到你。无以为报,只有努力写文章,不辜负信任。

再来说说小柳的事儿,这几乎是年轻人的通病。每天晚上散步,最常见的画面:一位老太太抱着孩子,或者小车推着孩子,老头在后面提着水杯、奶瓶紧跟着,年轻的媳妇走在后面玩着手机。

一位进城帮儿子带孩子的大姐诉苦:最愁的是做饭,恁大的大张盛德美超市,我楞是不知道买什么菜回家,不知道哪一样菜媳妇吃着可口。做好了饭菜,最怕媳妇到饭桌前一看,说,我不饿!自己扭头回屋,然后外卖就送上门。

让老人帮忙带孩子,帮,是情分,一定要感恩。老人不是保姆,不是老妈子,他们把我们带大,就已经够了,帮我们带孩子那是一种情分,可能观念有差别,老人的习惯已经是几十年了,年轻人要多理解,企图改造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很难,最好是学会妥协、学会让步、学会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老人,感恩父母。

最后,再来说说被资助的事儿。房地产大亨王石也说过类似的事儿,资助了很多人,最后连句“谢谢”都没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常理,国家之间,还“你滴答滴答我,我哗啦哗啦你”,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如此。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国家。彼此相处,只有常怀感恩之心,常思相处之情,常念相助之谊,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