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祖明格言——一个精神拾荒者的告白(十四)

 怡心延年 2021-09-10

人的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角色。他都应该以毕生的精力实现自我的“突围”。这种“突围”包括灵魂人格层面、思想认知层面和事业行为层面。

我们在对这个社会进行质疑和批判的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拯救者。因为真正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社会,还包括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一场社会的整合,但我们更需要一场自我的精神救赎。

在21世纪当下的中国,我们更应该拥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应该用一种辩证的、历史的、世界的目光来洞察、反观、俯视中国。我们应该自信,(而不是妄自尊大)但更应该谦卑、沉稳和淡定。

我们需要质疑和批判,但我们更需要重塑和建构,换言之,更需要一种建设性思维!

什么是自由?它应该是指宪法和法律约束之外的生存空间,包括物质、社会、精神层面。真正的自由需要我们向自己索取!

一个自觉的人的心路历程是:自省、自知、自修、自律、自信、自尊和自由。

当你直透人心和人性之时,就应该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善待别人,又是善待自己的良好方式。当你学会宽容之后,你会发现在你面前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这个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因为上帝总是偏袒那些他喜欢的人。其实上帝很本能、很感性。然而,当你拥有了上帝的能量和底气来观察这个世界时,你便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只有真正的付出和奉献(对别人与社会而言是收获),才能充分地彰显你的价值。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似乎是一个常识。然而生活中常常有人充满贪婪、恐惧、嫉妒、狭隘甚至幸灾乐祸等等人性的丑恶。这源自于欲望的无限膨胀。而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往往是受欲望控制的,是欲望的奴仆。

理性往往受制于欲望,并为欲望服务。这仅仅是一种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