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它刚三岁

 尚廉心语 2021-09-10

10月2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它而言却非同寻常!今天是它——《尚廉之作》三周岁生日。从孕育到诞生,由弱小渐强大,恰如一株不起眼的幼苗生长在天地间,尽显生命的活力,绽放生命的光彩。

至今有434位用户关注它,且有增长的态势;累计发日志572篇,其中绝大部分为本人原创;正常阅读量为两位数,特别的题材,引发读者共鸣,也有数百至千余的点击量。这对我,文学功底浅薄、身份卑微的一个普通教师,已经相当满足了!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它的成长与发展,反映了读者朋友对作者劳动的认可与支持。每篇题材皆源于个人生活实际,构思酝酿,打字成文,初稿成形。此后,少不了一次再次的修改完善,直到认为满意为止,是为彰显自己的最好水平,更为不负朋友们的关注与守候!

曾有人不解地问:你做这个有什么用?耗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不图名又不获利,到底为的啥?

说实话,人生走到了这个阶段,感想感慨似乎多了,总想把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与家人朋友道出。特别是别离数学教学两年多来,闲暇时间陡增。孙子出世后,妻子当“保姆”,我成“孤家寡人”。一人世界,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利用?

爱思考喜动笔的我,催生这样的想法:写心得撰文章,借网络作传播。三年的奋斗与坚持,培育的幼苗日益长大,自己也体味到众多利好!

  • 充实了个人生活

从教数学到教政治,乃至现在离开教学一线,业余闲暇明显增多,这为写作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一人世界多少有些寂寞,写作刚好填补了孤独与空虚,充实了自我生活。

一篇文章的初稿写就至少需一小时,加上后续的修改完善以及配图插图,算起来从开始撰稿到成文发表,每篇日志都要耗费三、四小时的时间精力。

然而,构思创作与伏案打字,做的喜爱之事,毫无苦累之感,说“沉浸、忘我”并不为过,用“乐在其中”形容也恰如其分。常常半天的闲暇只为做这一件事,待完成后,内心的成就感愉悦感油然而生。

感谢生活的恩赐与成全,让我尽情做喜欢的事!感谢朋友的关注与阅读,激发我不懈奋斗的信心与干劲。

  • 释放了积极信息

每篇文章皆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旨在向读者传递积极的信息,为社会释放正能量。当然由于个人的表达能力有限,恐读者朋友未必看明白!

写孙子的天真可爱,昭示教育孩子源于幼小,不可错失时机;写的读书笔记,实际上是把阅读的收获与读者朋友分享;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较多,突出育人为本,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新教育理念。夸张一点说,是为当今的基础教育正本清源、回归本真摇旗呐喊!前一篇关于档案培训的文章,讴歌局领导对学校管理的远见卓识,同时期盼面向基层切合实际那就更好了!

所以它能在网络世界站稳立足,所以关注它的人数随时间推移稳中有升,这不是因宣传推介,不是靠个人情面,委实是文章的品质本身。

本文的宗旨是:做自己喜爱的事,坚持不懈,把个人兴趣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就是正道、光明大道!

  • 磨炼了自己能力

首先是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在遣词造句的规范准确方面,在文字的通顺流畅方面,在表达主旨传播正能量方面,都需要作者精心把握和慎重对待。有人说,看你的文章相比当初有模有样了。我想这不全是奉承客套。自己也做过“回头看”,是能感到进步与起色。如今,一篇千字的文稿可说是一气呵成!

写作促进了思考。脑筋不动将会变得迟缓或衰退,动脑思考也使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同时在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与缜密性等方面皆得到锻炼与提升。

写作与阅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带动了阅读,要想写出有品位的文章,离不开阅读学习。除阅读网上的美文佳作,自己还借阅图书,坚持每日读一点并做笔记。此外,通过收听“喜马拉雅”音频节目,也滋润并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通过长期的视听充电、积累思考、写作及交流,不仅增强了思想修养,在观察力、判断力、洞察力等方面也不断提高。

  • 赢得了朋友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