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士军刀式门户网站的兴起到垂直领域的转变

 盲观 2021-09-10

瑞士军刀式门户网站的兴起到垂直领域的转变

2021-08-06

相信现在大家很少登录过360网站、搜狐网站、新浪网站、网易网站了,就算是登陆,也是要用里面的东西的,但是当年的互联网三国(新浪、网易、搜狐)就是靠门户网站兴起的!

为什么老三国和的互联网公司之前可以那么牛,就是因为他们当时兴起的是门户网站,就是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它摸对了互联网的真正的方向。今天我们读安德森的文章的时候是:“Web已死,Internet万岁”。就是说一个互联网公司有没有竞争力,关键在你在客户的那一端上头,你能不能落住脚,而不是一个网页,网页的时代逐渐在过去。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它有这种苗头,有竞争力的公司往往不是以这个网页上的五花八门的内容和服务来吸引人,而是有某一个他非用不可的应用终端。第一代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老三国:新浪、搜狐、网易,它都是基于Web模式的,而且都是大而全的这样一种思路。

门户网站,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一站式解决方案。

一站式,既是第一站又是最后一站,它寄希望是这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也成功了。的的确确有很多人一上网就去看新浪,看完了他就下来了,或者说另外一群人喜欢搜狐的。这里头就有一个问题,你锁定用户的能力实际上是很差的。他天天来看你的内容的时候,只是一种习惯而已,而不具有明显的刚性的强制性,这样就有可能随时的流失掉。

而随着他们的没落,新三国兴起,尽管很多人有这样那样对他们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行业仍然是中国在全球格局里面最具竞争力的行业。

互联网出来以后,它一步步地往前走的时候,已经不是什么革命性的了。1969年就出现了互联网,那个时候一直到1989年这20年的时间,基本上它是点对点这样的传输的,基本上跟Email的那个功能是一样的。到了1989年才出现了这种www的那种东西,就是可以随便那样以超文本的方式浏览网页。

当时有两类公司,一类公司的思维是这样的:就是中国有这么多人,我做一个网站,中国10%的人上我这个网站,那就我是多大一个流量!然后再一算,我可以通过广告的方式可以收取多少广告费,是这样一种方式。那么,首先大家就想到的网站流量最大的,那肯定是做门户嘛!所谓门户就是上网第一站,相当于我们的飞机场跟火车站,你要去外地去你肯定先到这个地方去,那流量是最大的。这种思维,听起来不错,但是这种门户的方式,你辛辛苦苦建了一个门户,后来人家改进一下,一个小小的改进,就把你的这个门户就变的没有必要了。

Yahoo最早就是做的这种门户概念,后来出现了搜索引擎,过去它认为门户就是找地方,然后我就给你分类。你到哪儿去都分好了,那个门户的概念就是这么一个像车站导航的那种结构,然后附带弄了一点搜索引擎。就是那个我都分好了,如果你真的找不到的话,用一个搜索引擎。

所以最早的搜索引擎都是附在门户上的,不管是国外,还是中国,像新浪、搜狐它们原来都在那个门户上都是有这种搜索引擎的。但是Google后来发现很多人上Yahoo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来使用这个Google,因为当时Google是被嵌在那个Yahoo上头的,既然是这样的话,我干脆就拿出来了,拿出来我自己做了,所以Google就独立了,就跟Yahoo就分家了。

这一独立,一下子一起来,门户的作用就非常小了,Yahoo就是这么衰落下去的。实际上Google起来之后也找了一个盈利模式,就是你搜索出来的内容,我能不能够找到一种跟你的兴趣点相匹配的某些广告放在这个搜索的这个右边,它找到了这样一个模式,这样它就能够赚钱。

这样就从门户到垂直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很多app其实都是偏垂直领域的,只是还没有完全的分开,但是这必然是一个趋势。

你过去抱着那种天真的幻想我无所不包,我像一个大卖场,我是一个多功能厅,什么都有,那么我的流量就会最大化,我最后就包圆,大家都来上我的网站……不是!是一定要有某一个独特的功能,他非用不可的功能,那么这个流量才会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种是通过很大的面来做,一个是通过某一点来单点突破,不断地改良那个体验,这样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新三国它走的是另外的路……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