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我为什么当老师?

 阳光男孩007007 2021-09-10

今天是教师们幸福感和存在感爆棚的一天,很多人收发祝福到手软。

去年七月,我和学校签订了新的合同,以专任教师岗开始新的聘任周期。

背后没有太多考量,也没有很多纠结,这就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过去,现在和未来。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喜欢。

一直很喜欢。

很多人当老师是因为两个原因。

有的因为热爱,有的因为无奈。

热爱的很热爱,就想干这个啊。

无奈的很无奈,干不了别的啊。

热爱的很多,做教师多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真的是莫大的荣光。说得高尚一点,在我们的生命中陪伴了那么多人的青春,有意无意之间还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无奈的也多,找个工作很难,能进学校更难,何况还有两个稍微固定的假期,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模式以及相对单纯的工作环境,能当老师已经很不容易了,那就当着吧。

不管热爱还是无奈,进了学校就是一路人,要干就好好干。

爱一行,干一行,这叫匹配。

干一行,爱一行,这叫敬业。

干一行,成一行,这叫规划。

 

我一直想当老师,这是寻找了很多年的答案。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定是有使命的,一定是有任务的。这个任务的起点就是寻找自己,寻找生命的可能性,寻找未来的可能性。

我一直坚信,我们拼尽全力,最终目标就是自由地做自己。

所以我们要试探,要寻找,要发现,要比较,要在尽可能早的时候确定我们最擅长的和最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没有概念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所以大四一开始投简历完全是无头苍蝇,什么管理,什么外贸,什么编辑,什么管理培训生,不管是海尔海信澳柯玛,我都投,只要给机会我都觉得可以试试。

最后,我在大四一开始就签约了富士康集团,成为了一名未来的管理培训生。

当然,后来我没有去富士康工作,而是又考取了研究生,也才有了后来的试探和试探的结果。

我最早登上讲台是2005年,大学毕业的暑假,在青岛。

我比较随意地找了个培训机构教英语,那时候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也不是师范毕业,更没想过当老师。

只是因为我大学英语本科毕业的,找个短期打工的活儿,能对口的也不太多。

谈好是20天,800元工资,根据教学业绩上下浮动。

我没有讨价还价,因为我没有资本,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钱。何况2005年,对一个还没怎么离开校园的学生来说打个20天短工给800元也不少了。

也就是这二十天,我发现我应该比较适合做老师,因为上课氛围最好,因为最后打分最高,也因为在这个班结束我要离开青岛的时候,很多同学围着我合影签名还有同学泪眼婆娑,夹道相送的场面俨然像个明星。

最后校长跟我结算工资,笑眯眯问我估计能拿到多少。

有了前面这些细节做铺垫,我觉得总体还行工资应该可以再多点,就厚着脸皮咬咬牙说:一千吧。

校长说:好,就听你的。

打开信封,是1800。

额,我明明说的是一千吧。

其实,从那一刻起,世界就向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或者就给了我一个世界。

也许很多事情我都做不来,但是做老师,我应该还可以。


如果你知道方向在哪里,路径就非常清晰了。既然我比较明确将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那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给自己的这个目标增加更多锻炼的机会和强化的可能。

如果你想靠某一个能力谋生,你就需要把这个能力锻炼到你生命的极致。

后来,读了研究生,在对外汉语学院,找机会教各种颜色的外国人。

后来,去了新东方,面对几百号人上大课,有机会教各个层次的中国人。

总的来说,好像不管教什么课程,开始也许会有各种困难和适应,最终都还混得不错,都能拿到最高的待遇或者成为比较受欢迎的老师。

于是,我有了很多次的机会证明自己属于这个职业,认定这个职业适合我。

而且,当你认为这是事业的时候,你就会尊重自己的选择,充满敬畏。

我逐步确定,今生就是要跟学生在一起。

后来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就不再像当初一样到处乱投乱试,不再四处撒网。

我没有再投公司企业,我选择的全部是跟教师和文字相关的工作。

比如报社,比如电视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学校,都是高校。

我到南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京高校多,可以节省面试成本。

有人说,培训机构不也是老师么?

不一样,培训机构更多是短期班,十几次课,来去匆匆。

学生需要的是陪伴,青春需要的是同行。

不是你给他播种一个希望,然后由他自生自灭。

学校教师可以做得更多。


我到高校的起点就是辅导员,辅导员也是老师。

悲哀的是,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

因为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比如学生,比如领导,比如辅导员自己。

比如,在很多高校称呼辅导员不叫老师,叫导员。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适应学生喊我徐导,因为我们上大学喊辅导员就是喊老师。当然最不能接受的还不是徐导,是川导……

川导……听起来甚至不像中国人,我相当愤怒。

以此类推,姓王就是王导,姓夏就是夏导,姓胡……

有学生转专业或者毕业离开学院,临别之际竟然有学生劝我“辞职吧”“再考虑考虑”“干点啥不好”“你还年轻,可以重来”。

有的学生怕我找不到人生方向,还给我详细规划人生。

比如“你可以去做翻译啊,搞培训啊,当主持啊,做记者啊……实在不行你去说相声也好啊”……

这话很过分,什么叫实在不行去说相声?你以为只要是个人长个嘴就能说相声?

有的学生一脸自己人的神秘:川哥,自己人说点真心话,你到高校来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不可告人,你还问啥……

我从08年开始做辅导员,每年教师节都会收到各种奇形怪状的祝福短信,读来每每有释放洪荒之力的冲动。

比如:

徐导,今天是教师节,也不知道你们算不算老师,依然要祝你节日快乐!

徐导,今天是教师节,不管你们算不算老师,都祝你节日快乐!

徐导,今天是教师节,尽管你们不算老师,也要祝你节日快乐!

……

还能好好聊天么?

友谊的小船何止说翻就翻,简直后空翻加转体三周半。

既然不算老师,你祝什么节日快乐?!

套路,全是套路,还有那些无处安放的冲动。

其实教育部明确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喏,辅导员就是教师。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大家不认呢?


有别人的原因,有自己的问题。

很多人对辅导员有诸多误解,以为辅导员是个不需要专业门槛的基础工种,就是保姆、保安等等各类工种的合体,百变星君,无所不能,甚至以为随便找个什么人都可以做辅导员。这种观点很有市场,也很有历史,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

所以如果有为辅导员抱不平的文章,通常转发量都很可观,因为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过评论区也往往是吵成一片,褒扬的和批评的势如水火。事实上抱屈叫苦并不能加分,激烈辩驳也并不能改变别人。关键在于我们都还有时间,也都可以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不愿意或者觉得这行不好的人慢慢会走的,留下的同志们也不需要一句两句心灵鸡汤来抚慰自己,玻璃心是干不好辅导员工作的。

不过谈到职业认同的缺失,也有辅导员自己的问题。

很多辅导员认为自己没有课堂,其实我们有,有些人忽视了。

比如月讲评,年级会,这就是我们的课堂。

很多辅导员认为没有自己的课程,其实我们可以有,有些人忽视了。

比如文明礼仪,比如传统文化,比如意识形态,比如求职技巧……

比如思政教育,比如心理课程,比如职业规划,比如军事理论……

哪一门不是课程?哪一课不是学问?哪一门不是专业?

其实都是,任何一个话题如果能讲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如果能讲成一门课;如果月讲评全院第一能够讲到全校第一,全校第一如果能讲到全省第一,如果你成为了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谁敢说你不是老师?

水平不够,储备不足,方向不明,学呗,找呗,努力呗。

不管热爱还是无奈,选择了就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不可替代性,又如何给自己增加更多选择的可能?

而且就在这些爱岗敬业的基本坚守中,我们往往就能发现自己前行的道路。

路是一定要往前走的,走着走着就会看到风景,看到远方,看到更大的世界。


当老师究竟有什么意思?

其实,做辅导员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你除了要有自己的专业之外,你还要有娴熟的医学常识,要懂得各种心理学术语,要明白各种疑难杂症,要懂得各种人生困惑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不然你根本满足不了几百号青年各式各样的咨询和求助。

做辅导员就是打通任督二脉的过程,做过辅导员的同事基本上都是百毒不侵刀枪不入,这大概也是辅导员在很多学校发展都还不错的一种逻辑支撑,那些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早晚都会回报你。

当然,做辅导员需要勇气,因为你免不了因为各种类型的学生要跟医生打交道,要跟警察打交道,要跟城管打交道,甚至要跟黑社会打交道。

我人生里面第一次在手术单上签字,也是因为我的学生。

辅导员都是24小时开机的,如果半夜接到电话,基本第一反应都不太美好,辅导员会把这个叫做“午夜凶铃”。

半夜手机响起。果不其然,学生急诊住院,诊断之后确定是急性阑尾炎,医院提出立即手术。手术需要家长签字,但是家长电话里说最好不要开刀,先进行保守治疗比如刮痧等等,而且人也过不来。

看着学生在病床上汗水涔涔缩成一团,医生摊手说刮痧没用,已经确诊,必须手术。于是我电话里反复跟家长晓以利害,家长最终同意手术,但是他们一时半会也赶不过来,最后电话里说辅导员老师就拜托你了,请全权处理。

于是,周围一群人围着我,就这样,我就悄无声息自然而然责无旁贷地成为了学生的临时监护人。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大概就是一瞬间成长的。

但是我真的没有经验,我自己没做过手术,也从来没有在手术单上签过字,那一瞬间,有紧张,有忐忑,更有使命感与责任感,觉得自己都莫名其妙高大了一些。


手术前,医生例行公事要讲清手术风险和各种情况,这个我理解,但是不太理解的是他的风格,他比较适合说相声,而不适合给病人谈话。

“有些情况必须提前说清楚,比如说开刀后发现不需要切除阑尾。这个情况是有的,全中国的大夫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确定这个事情。开刀是在这个位置,啊,我们叫做五花肉,啊,五花肉你知道对不对。开刀之后呢,也可能有特殊情况,这个也要说明,一种呢,是这个切开之后发现,没有阑尾,啊,这个情况历史上也有过的,那这个就没办法了;还有一种情况呢,是打开之后,发现有两个阑尾,啊,这个历史上也有过,是我的师爷,就是我师傅的师傅,在70年代发现一例,做完阑尾炎手术之后病人还是阑尾炎,打开一看,咦,两个阑尾,一个是上次留下的根,然后还有一个阑尾,当然这个情况比较少见,你也不一定有,但是出现过,我就得给你讲。”

我那个学生在床上听得嘴唇发白,小声问了一句,“大夫,要开多大口子?”

“啊,这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是这么大,”他在空中两只手比划了一个长度,“当然还有可能这么大”,他比划的长度倏然长了一倍,“还有可能是这么大”,他又扩大了一倍,估计是担心医生这个扩张的过程无休无止,学生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医生转向我继续讲,“这个是为什么呢,就是说本来只需要这么大,但是发现没找到阑尾,只好继续拉口子,还没有,那就再继续拉”。

我也濒临崩溃了,心想他又不是个拉链,你不能一次拉完。

之后是手术前的去毛处理,医生要脱他裤子,学生怒目圆睁,你要干什么!医生说为防感染要刮毛,来,你们几个小伙子帮他脱裤子。

小伙伴们聚拢过来,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

学生似乎肚子也不疼了,手一挥,我自己来,你们所有人都出去!

同病房另外两个病人愣了半晌,老老实实从床上爬起来,站到病房外候着。

走廊里七八个人排成一排,等候学生更衣。

之后协助医生推他进手术室,路上,学生突然抓住我的手:“川哥,我害怕”。

“怕什么,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就是对你的考验。再说了,打上麻药,什么痛苦也没有,这是个非常小的手术,也就是十来分钟……”

学生咬咬牙,点点头,然后被推进手术室。

其实他害怕,我能不害怕?

他害怕的是手术本身,我害怕的是手术后果。

他进去以后,抓紧带着陪护的学生去吃饭,然后到手术室外来回踱步。

说好四十分钟肯定结束,到七十分钟的时候还没出来。

我在手术室外面如坐针毡,坐立不安,我是监护人我当然要负责任,但问题是真有个什么状况,我还真没法跟学生家长交代。

七十多分钟,医生端着托盘出来,喊我们过去,指着处理掉的阑尾给我讲解。

我赶紧找学生过去拍了照,要给学生留个纪念,毕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要彻底说再见了,当然也是要留作证据。

然后终于看到学生,看到他那惨兮兮的微笑,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这就是辅导员的工作缩影,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勇气和担当,要成为学生需要时的依靠和陪伴。

需要你的时候,知道你在,这就是学生要的。

也是我们应该给的。


做教师的故事能讲个十天八天。

还是用我讲过多次的那个故事收尾吧。

2008年,我在南航机电学院做辅导员,我有一个学生叫刘鹏飞。

有一天,他找到我,说他想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很多人都反对。

一个机电学院的理工男,没有任何基础,考全国数一数二的心理学方向的硕士,想想都知道难度有多大。

可惜,他遇到了我。

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我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

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期间,我问了他很多问题,比如北师大考什么科目,用什么教材,教材有什么内容等等,他对答如流。

我说,我支持你,考北师大。然后,他就决定报考北师大。然后,就找各种材料、信息、笔记……

然后,结果你们应该猜到了。

他没考上。

其实想想也正常,北师大心理学全国一流,说考就考上太过玄幻。然后,他就毕业了,我也就慢慢忘了这件事儿,忘了一个机电男和北师大心理学擦肩而过的故事。

如果说这是生活埋下的一个伏笔,时光会在某一天给你一个惊喜。

2015年夏天,我到北师大参加一次培训,在门口签到。

负责签到的帅气小哥轻声喊了一句:川哥,是你么?

我楞了,没想到我已经这么红了?北京也到处有粉丝了?

抬头的一瞬间,伴着所有往昔的回忆画面,我脱口而出:刘鹏飞!

带着自豪、幸福和深深的钦佩,我和这个北师大的研究生热烈拥抱。

那个下午,北师大的天空格外美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

心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所以,当老师有什么意义?

这可以成为一个答案。

在我们其实也还年轻的时候,却能够有机会陪伴那么多青春的生命,见证那么多美好的可能,也许还因为我们的存在,让这些可能变得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这就是老师的幸福,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这就是生命的价值。

陪伴一个个青春,遇见一个个最美的自己。

夫复何求?


现在主业是教学了,我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和责任关注教学和科研,不过不曾变化的是跟学生在一起的激动、幸福和欣喜。

这么多年,其实每一次开课前的晚上我都睡不太踏实,因为期待第二天的相逢。

有人说,当老师是一场暗恋,费尽心思去爱别人。

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

有人说,当老师是一场苦恋,费尽心思去爱别人。

结果他们还是会离去。

即便如此,依然有那么一群人,守着讲台,守着黑板。

任世界喧嚣,任年华苍老。

我想说,做教师的快乐,就在于遇见。

在校园里,在讲台上,遇见自己,遇见青春,遇见梦想。

祝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