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131)

 小楼听雨诗刊 2021-09-1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131

霜天晓角·题赤壁
[宋]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来向东坡游戏,人世间、着不得。〇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甄龙友,字云卿,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知县、添差州通判、国子监主簿(国家最高学府内掌管账簿、钱谷收支等事务的官员)等。放浪形骸,滑稽善谈谑。今存词4首,散见于宋赵闻礼编《阳春白雪外集》、何士信编《草堂诗馀后集》、元刘应李辑《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盛如梓撰《庶斋老学丛谈》。

这首小词,是词人过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因怀北宋时谪居此地的大文豪苏轼而作。

“赤壁”,在黄州西长江边,一名赤鼻矶。

“峨眉仙客”,指苏轼。苏轼的家乡眉山(今属四川),在峨眉山东北。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徽宗时,有道士说苏轼本是天上主宰文章的奎宿星官。 

“四海文章伯”,唐孙逖《故右丞相赠太师燕文贞公挽词》曰:“海内文章伯。”

“文章伯”,文学宗师。

“东坡”,神宗时,苏轼因政见与当权的新党不合,遭到新党中某些品质恶劣的人罗织陷害,以作诗讽刺新法,讪谤朝政的罪名,于哲宗元丰二年(1079)被逮入狱。次年,贬往黄州。在黄州,因经济拮据,饮食不足,友人为他申请到了几十亩荒地,以耕种自给。地在城东,有一高垅,故苏轼称它为“东坡”。参见苏轼《东坡》诗自序及宋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

“着不得”,安放不下。

上片四句说,苏轼是大文豪、谪仙人,来黄州东坡,不过是偶然游戏罢了,人世间本来就容纳不了他。

“去国”,离开京城。指遭到贬谪。

“去国”三句是说,苏轼在世时得不到朝廷的爱惜,竟被逐出京师;如今他已回到天上,无处寻觅了。

“但见”,只见。

“尊前”,指宴会上。尊,酒杯。

“但见”三句,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两次泛舟游赤壁,创作了传诵千古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南宋时,这两篇赋多次被词人们改编入乐,广为传唱。如曹冠尝以《哨遍》词调隐括《前赤壁赋》,见其《燕喜词》;林正大尝以《酹江月》词调隐括前后《赤壁赋》,见其《风雅遗音》;又有无名氏以《秋霁》《贺新郎》二调隐括前后《赤壁赋》,见《类编草堂诗馀》。

本篇押用一部入声韵,韵脚分别是“客”“伯”“得”“国”“惜”“觅”“壁”。

黄州赤壁,本非“三国周郎赤壁”,世俗讹传,冒名顶替,毕竟是“山寨版”,诓不过门槛忒精的历史考据家们。

然而,北宋文坛泰斗苏轼的两篇赋和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却为它赢得了“文赤壁”的美称,其知名度绝不在周瑜一把火烧得曹操“樯橹灰飞烟灭”的“武赤壁”之下。

可见,政治、军事固然是重要的历史活动,而文学创作的历史功能也不容忽视。

因此,登临历史文化胜地,缅怀历史文化名人,亦是诗词创作的一项特别内容。

甄龙友这首小令,便是此类题材中的优秀之作。 

下片的笔法尤为隽妙。

“去国谁爱惜”,为一代文宗生前的坎坷遭遇而愤愤不平,这是一条线索。

“在天何处觅”,为哲人其萎,今不可见而怅怅不已,这又是一条线索。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两条线索至此绾作一股绳,加以收束:

统治集团不爱惜,自有社会士庶爱重——东坡先生九泉之下可以瞑目矣!

其人虽驾鹤西去,而文字却长留天地之间——东坡先生之文学精神为不死矣!

寥寥二十余字,竟能一波三折,可谓善于顿挫。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转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54):2021年第三十六期
每周试玉(248)|嘉宾【肖三羊 雷海基 孤山梅雨 陈引奭】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4-6)月目录
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特辑 |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五周年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130)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