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 夕霞夜话

 学苑中医 2021-09-11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


前言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古时“老”、“李”同音;“聃”、“耳”同义,古代文字有“音同义同”之说,因为,古代造字比较难,就跟穷人家,没钱,能借就借,字也一样,没有的,就借,有的借而不还,有的借了,心眼好,连本带利还了一堆,这种现象就是字的后起意了,但是,还有“本”的影子。故老子又称李耳。老子是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官”,就是现在的图书馆管理员,从事古籍的管理和整理工作。
老子所处时代,距殷商不远。那时,周朝的藏书应该是很丰厚的,各种形式的“图书”应该还是比较完整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博览群书,肯定见到过商朝的甲骨文,也应该看到过用各种材料或者文字书写的“图书”。他从各种书籍中,总结商朝以及商之前的历史经验教训。
周之前,有书籍记载的历史到底有多长?自始皇烧书后,就是一团乱帐了。而老子在著书时,可以参阅大量古籍,可以以“今人”之面目谈论“古人”了。今天,如果不是一百多年前甲骨文出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否则,商朝历史是否是传说,在后人眼里,还是一段公案呢。虽然,夏朝是否存在,仍然找不到可供参考的实物,比如文字,建筑等。但当时的老子,在图书馆里都是应该见过的。所以,他才能通过古籍的记载,对周以前的朝代兴衰成败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形成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看法,得以著成五千多字的《老子》,后人称为《道德经》。《道德经》的成书年代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现在一般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著《道德经》虽仅五千言,但其在写作中运用了对偶、诗、短句、骈文、散文、议论等方法,其言简,其意远。自其问世,便有注释百余种,各言之有物!其学说经庄子的继承和发挥,形成了“老庄学派”。由于老子注重“生”之道,被后世的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往下为下篇《德经》。
由于远古时,古人行文无现在意义的标点,思想和学说的流传全凭“口耳相传”或者手抄。因此,图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种种限制,就会产生很大差别,比如多一字,少一字,或者“人”变成“民”等等。《道德经》的流传过程也是一样的。因此,不同版本的《道德经》在某些字句上也存在差异(包括标点,各人的理解不一,断句也不一致)。

我在初学甲骨文时,用甲骨文抄写了《道德经》,有些字甲骨文没有,就借用了一些篆字。《道德经》基本上是以散文的形式流传于世,不好读,不好懂,我呢,把原文进行了重新标点,以诗的形式进行了断句,并加以翻译,然后进行了简单的评论,在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没有做过宣传,我只在朋友圈里发过,现将经文、译文、简评放在中医学苑公众号里,有兴趣的同仁可以浏览,以为休闲。

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用甲骨文抄写《道德经》,除了使读者对甲骨文有一定的认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比如“道”字,甲骨文写作,突出的是一个人“头面”,意思是一个人在路口处,怎么走?得用头脑思考,或者说,这条路不是现实中的路,而是头脑中的路。这就是老子开篇宗义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我说的道,不是平常的道路,而是头脑中的道路。那么,头脑中的道路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导思想”,就是理论,用现在的说来说,就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谁见过这些道路了,具体在哪里?没有!但是,确实在现实中存在,这些“虚无”的道路是何等的重要!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道”,就是现在所说的这些“道路”,而不是什么具体的哪条路,哪条街道。所以,了解文字的初始意,对理解古文,有很大的帮助。
为便于读者阅读,采用《道德经》甲骨文和现代文对照的方式进行排版,对原文简单进行评注,所评皆为本人对《道德经》的理解,就教于方家。异说之处,请高抬贵手。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