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运用易经解卦思路(1)

 LDS551 2021-09-11
易经的魅力,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自古以来,无数人从易经中获得启发。孔子研究易经,运用易经远超一般人,其解卦水平令人神往。

《孔氏家语·好生》记载:
孔子尝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
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
孔子对曰:“以其离邪。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馀,不受饰故也。”

孔子运用易经解卦思路(1)

孔子常常自己用周易占筮,有一次占到山火贲这一,神色怅然,有不平之色。
他的弟子子张上前说:”(子张名师)我听说占筮遇到贲卦乃是吉兆,而老师神色不平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回答说:”因为卦中的离象啊(贲卦下卦为离,离乃文明)!在周易中,山下有火乃是贲卦,贲有修饰、文饰之意,是杂色成文之象,不是正色之卦。对于色质来讲,黑白才是正色,今日占得贲卦,并不是我的好兆头啊。我听说丹漆不需要文饰,白玉不需要雕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本身质地纯美,不需要再文饰了。“

在这一卦里,孔子卜得贲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离为火。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说,不需要纹饰装点,实在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之学。却卜筮出装点纹饰之卦,所以不吉。
上卦为艮,既有山的意思,也有庙宇的易象;下卦为离,既有文明文化的意思,也有学说的易象。此卦没有记载有动爻,那就当没有动爻。抛开卦辞和爻辞,单纯从易象看,上庙下学,这就是孔子的学说和孔子的人被人供奉在庙里的易象。事实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距离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345年。上卦为艮,下卦为离,离四数也。也就是在四百年左右,孔子就被请进孔庙,太学,塑像供人瞻仰了。

孔子当时是否看出千百年后的历史走向,不得而知。但大圣人断卦之断语,想来记载的内容仅是部分,这一点不会错的。历史记载,永远不会多于当时发生的事实,仅有可能词不达意。因此,可以断定,上述分析,孔子是知晓的。孔子在其中晚年,已经了知自己的学说将会成为庙堂之学,自己也会被供奉在高广大的神庙里。这却是孔子不希望的,孔子宁可看到儒学大兴人间,也不愿看到仅仅是被尊敬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