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是一个从未被遵守的诺言。

 听岚 2021-09-11

“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遍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这是《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因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时的颁奖词。我想这也是对作品最好解读。

有感情的书,从来不缺乏爱它的人。整部作品读完,就像很多书友的推荐语一样,震撼灵魂、给人力量。

我很确定,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最震撼的书籍之一!

行文至第九章,阿米尔为了不再背负苦楚,诬陷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和钱,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阿里依然决定带着哈桑离开喀布尔的时候,文中这样写道:

“我们已经很为难了,别让事情变得更难,老爷。”阿里说。他嘴巴抽搐,我看见了他痛楚的表情,正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自己引起的痛苦有多深,才明白我给大家带来的悲伤有多浓,才明白甚至连阿里那张麻痹的脸也无法掩饰他的哀愁。我强迫自己看看哈桑,但他低着头,肩膀松垮,手指缠绕着衬衫下摆一根松开的线。

看到这里时,一种无力感由内而外的在身体中散发开来,原来下定决心读到这里,都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

一句“别让事情变得更难”,个中辛酸苦楚,不言而喻。

想必阿里是清楚的,哈桑也是明白的,阿米尔的父亲更是懂得的,只有阿米尔这个孩子,茫然不知所措的,以为通过“最后一次的谎言”可以减少哈桑的伤痛和他的苦楚。

殊不知,一个谎言的开始,意味着用无数的谎言去圆。

我曾看到这样一句:童年是一个从未被遵守过的诺言。这句话用在阿米尔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奇怪的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无论如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这是阿米尔自己对哈桑与他关系的定义。

朋是什么?是古代货币单位。

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两串一样数量的钱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朋”。

而在朋友关系上,不仅仅是金钱的数量,关乎地位的平等、双方的认可,都会是对朋友这层关系的一个考量,如果不对等,那就不能称之为“朋友”。

后文中当阿米尔跟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交谈时,问索拉博:“他跟你怎么说起我们?”

索拉博说:“爸爸说你是他一生最好的朋友。”

一念至此,只想说,哈桑没有说“我们是一生最好的朋友”,而说的“你是”,是因为哈桑一直都知道,他把你(阿米尔)当作最好的朋友,但是你(阿米尔)还未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

北岛曾写过一句诗:

一生中

我多次撒谎

却始终诚实地遵守着

一个儿时的诺言

因此,那与孩子的心

不能相容的世界

再也没有饶恕过我

这应该是对哈桑最合适不过的一句评价了。

他的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一颗忠诚的种子,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

哈桑至死都坚守着对阿米尔的忠诚和信任,哪怕为之付出生命,也没有怨言。但是阿米尔却早早就抛弃了这个朋友,将他从自己身边赶走,也因此产生了本书最为关键的一段“自我救赎”之路。

但是,追风筝的人随风而去,放风筝的人忏悔无门。

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这句被众人所熟知的话,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回首前尘,我们是不是也会时不时的去窥视埋藏在心灵深处的那些已被尘封许久的过往?

— / END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