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风筝的人》:你为谁千千万万遍

 周听陈说 2021-11-16

《追风筝的人》

一、作品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家卡德勒·胡塞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译者李继宏。获得法国2006年度最佳小说奖,2007年被导演马克·福斯特拍成同名电影。

二、词汇拾掇

  1. 趔趄(lièqie):形容身体歪斜,走路不稳。

  2.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所或位置。

  3. 钦羡不已:形容非常敬慕。

三、好句摘抄

    1.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P1

   2.  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P1

   3.  拉辛汗“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爸爸“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p23

   4.  我喜欢喀布尔的冬天。我喜欢夜里满天飞雪轻轻敲打我的窗户,我喜欢新霁的积雪在我的黑色胶靴下吱嘎作响,我喜欢感受铁炉的温暖,听寒风呼啸着吹过街道,吹过院子。但更重要的是,每逢林木萧瑟,冰雪封路,爸爸和我之间的寒意会稍微好转。那是因为风筝。爸爸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之下,但我们生活在各自的区域,风筝是我们之间薄如纸的交集。P49

    5.  我不记得那时何年何月的事情。我只知道记忆与我同在,将美好往事完美地浓缩起来,如同一笔浓墨重彩,涂抹在我们那已经变得灰白单调的生活画布上,p119

四、内容简述

三十八岁的阿米尔接到拉辛汗·阿里的电话后,一下又回到了十二岁的那年。那年有自出世就认识,喝着同样奶水长大的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但却有着不一样的身份,阿米尔的爸爸是当时阿富汗喀布尔的富豪,而哈桑的父亲阿里则是这富豪家仆人,在这样的主仆关系下,阿米尔与哈桑的相处没有童年的那份纯粹,多了一份不平等的认知。但他父亲与阿里视如己出,把他当成自己家人,包括阿里的儿子哈桑。

阿米尔一心想要得到父亲的宠爱和认可,性格文雅懦弱的他在勇敢强硬的商人父亲眼中是一个缺少卑劣性格,不能保护自己的人。在一次父亲与拉辛汗的谈话中,门外偷听的阿米尔听到了父亲这样的评价。无意中伤了阿米尔的心,阿米尔的情绪总能在哈桑那里慢慢散去,因为哈桑会做他最真诚的倾听者,为他讲的故事喝彩;做他开玩笑的对象,哪怕嘲笑他是个文盲;做他一切他想让他做的事,只要他愿意开口。那时的哈桑知道阿米尔是他需要服侍和听从少爷,也把他视为自己唯一的朋友。

喜欢且擅长写作的阿米尔将自己的第一篇短片小说送给父亲看时,希望得到鼓励的他得到了却是冷落。拉辛汗·阿里接过他的作品后大加赞赏,还写了一张充满爱意和鼓励的纸条,更令阿米尔兴奋的是,被从睡梦中叫醒的哈桑听到这个故事后更是惊奇不已。

之后阿富汗发生了政变,君主立宪制被废除,皇宫换了新主人,生活看似没变,但是隐约中充满着危险。阿米尔和哈桑在一次外出玩耍时碰到了阿塞夫等人,在阿米尔面临被欺负时,是哈桑冒着危险挺身而出赶走了他们……在每年的追风筝大赛上,哈桑总会为阿米尔去追最后下落的那只风筝,直到那一次,他为了追到阿米尔所击败的那只风筝时,被阿塞夫等人围在小破巷里忍受欺辱,而当时阿米尔正在不远处目睹这一切。懦弱也好,自私也罢,此后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阿里带着哈桑离开了他家。

随着俄国的入侵,阿富汗再次陷入了动荡,阿米尔跟随父亲前往美国生活,父亲开始辛苦工作,成年后的阿米尔在跳蚤市场中遇见了自己的公主索拉雅,一开始他通过各种理由接近她,两人也情投意合,但由于家世原因,没能很快走到一起。后来阿米尔父亲得了癌症,临终前帮助了儿子完成了与索拉雅的终身大事。

阿米尔和索拉雅的婚后生活很幸福和谐,他也如愿成为了作家受人尊敬,但是不幸的索拉雅得了不孕症,不能进行生育,他们只好打算去收养一个孩子。直到拉辛汗的电话打来,打乱了阿米尔原本看似平静的生活,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开始了他的“再次成为好人之旅”。这一趟,他得知了当初自己懦弱其实早已被他们知晓,他得知哈桑的已经死去,得知了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得知了哈桑有个儿子索拉傅在塔利班人的手里生死不明……为了弥补往事,为了宽恕自己,他不顾死活在昔日仇人人阿塞夫手中救出来哈桑的儿子索拉傅,一心想带他移居美国但由于政治问题却无法如愿,中间几起转折,终于最后将索拉傅带去了美国一起生活,在一次放风筝的时候,索拉傅成了放线的那个人,而阿米尔成了追风筝的人,在心里默念“为你千千万万遍”的那个人。

五、阅读随笔

避开阿富汗的历史政治不谈,只从阿米尔与哈桑的成长经历来说,这本书真的给了不一样的感动。

让我感动的是年少时哈桑对阿米尔的情谊,虽有些卑微,但十分真诚纯粹,是父亲对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爱,虽方式不同,但同样值得歌颂,是阿米尔对索拉傅的承诺,虽几经周折,但终能兑现。

朋友之间一旦有了等级分化和地位差异,情谊中便多了一道无形且难以跨越的鸿沟,即使在小心翼翼地向对岸行驶着,但友谊的小船可能一遇风云便易侧翻。亲人,又或是爱人之间不是不能有隐瞒和欺骗,但一定不能出于自私去越过底线,否则就算用尽一生去弥补或救赎,也有可能得不到自己的宽恕。

回过头来想,这世上的感情似乎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亲情里的一昧索取,爱情里的相互抱怨,友情里的渐行渐远…只是这些所谓的不公平,有些人会斤斤计较,而也有些人会心甘情愿。  

在如今这样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很难不会为了利益和生存去难为自己,但这是因为这样的为难,才让我们明白真诚情感的可贵。

对于亲情,我会相信天下的父母不管他们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多少期盼,其本心还是对孩子的爱。但往往很多时候这种爱,一不用心就有可能变成伤害。就像拉辛汗所说 “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在我看来,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成为他们的榜样,帮助他们勾画出自己以后想要活成的模样。

对于爱情,我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恩爱如初。但恩爱怎能如初,很多情侣之间随着新鲜感淡去,激情弱化,性格差异,三观不符等问题就很容易被放大,朝夕相伴却总是争吵不断,甜言蜜语却变成了低头无言。这是不爱了吗?这不是不爱,只是不够爱。你要投入建设你们一起规划的未来,你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可爱值得爱,你要接受平淡但也要用心对待生活和所爱去活得不平庸……

对于友情,越长大越能明白,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有些渐行渐远,但有些依旧如故,你只需一通电话,一场球赛或一次叙旧。他们可能离你生活很近,也可能很远,因为你有你的生活,他也有他的世界,但愿彼此的情谊经岁月沉淀和现实洗尽后依旧真诚,即使不那么纯粹。

我想我是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我在乎的是我这一生所爱所想的守护和追求,在乎人情冷暖略胜于利益得失,因为我相信做个有温度的人,能够温暖自己和他人。

愿你有有梦想的风筝可追

愿你有有温度的生活可乐

愿你能为此生所爱所想,千千万万遍。

                                 于2019月12月5号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