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二首〔1〕曹丕 《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創造的一組七言詩。這組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和諧,把人物情感表現得纏綿緋惻,凄婉動人。這兩首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現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胡應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 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凉〔2〕,草木搖落露爲霜〔3〕。 群燕辭歸鵠南翔〔4〕,念君客遊思斷腸〔5〕。 慊慊思歸戀故鄉〔6〕,君何淹留寄他方〔7〕? 賤妾煢煢守空房〔8〕,憂來思君不敢忘〔9〕,不覺泪下沾衣裳〔10〕。 援琴鳴弦發清商〔11〕,短歌微吟不能長〔12〕。 明月皎皎照我床〔13〕,星漢西流夜未央〔14〕。 牽牛織女遙相望〔15〕,爾獨何辜限河梁〔16〕。 其二 別日何易會日難〔17〕,山川悠遠路漫漫。 鬱陶思君未敢言〔18〕,寄聲浮雲往不還〔19〕。 涕零雨面毀容顔〔20〕,誰能懷憂獨不嘆? 展詩清歌聊自寬〔21〕,樂往哀來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22〕,披衣出戶步東西,仰看星月觀雲間〔23〕。 飛鶬晨鳴聲可憐〔24〕,留連顧懷不能存〔25〕。 選自《魏文帝集》
註釋: 〔1〕燕(yān)歌行:樂府題目,屬《相和歌》中的《平調曲》。 〔2〕蕭瑟:冷落,凄凉。《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爲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3〕搖落:雕殘。 〔4〕鵠:天鵝。朱東潤《歷代文學作品選》中作“雁”。 〔5〕客遊:在外寄居或遊歷。 〔6〕慊慊(qiàn qiàn) :空虛之感。一說失意不平的樣子。 〔7〕“君何”句:一作“何爲淹留寄他方”。淹留:久留。上句是設想對方必然思歸,此句是因其不歸而生疑問。 〔8〕煢煢(qióng qióng):孤單,孤獨寂寞的樣子。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鹹之故也”。 〔9〕不敢:謙虛客氣的說法,實指不能、不會。 〔10〕衣裳(cháng):古時上衣稱衣,下裙稱裳。 〔11〕援:引,拿過來。清商:樂名。東漢以來在民間曲調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樂調。琴弦僅七,而有四調。曰慢宮,曰慢角,曰緊羽,曰清商。清商音節短促細微,所以下句說“短歌微吟不能長”。 〔12〕短歌:調類名,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是根據“歌聲有長短”(《樂府詩集》語)來區分的,大概是長歌多表現慷慨激昂的情懷,短歌多表現低回哀傷的思緒。 〔13〕皎皎:潔白貌;清白貌。《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穀。” 〔14〕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的時候。 〔15〕牽牛織女: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16〕爾:指牽牛、織女。河梁:河上的橋。傳說牽牛和織女隔著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見,烏鵲爲他們搭橋。 〔17〕會日:聚會的日期。 〔18〕鬱陶(yáo):憂思聚集的樣子。 〔19〕聲:信息,音書。 〔20〕雨面:泪流滿面。 〔21〕展詩:賦呈或吟唱詩歌。清歌:沒有伴奏的獨唱。 〔22〕耿耿:總是想著,不能忘懷的樣子。 〔23〕雲間:指天上。 〔24〕飛鶬(cāng):即鶬鶊,在中國常見的黑枕黃鸝。 〔25〕顧懷:眷顧懷念。存:存想,思念。 |
|
来自: 元亨技术 > 《汉语言文学: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