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居避暑

 直尾昂述 2021-09-11

阴居避暑:

夏季养生之道

人与自然是

统一的整体

自然界

寒温冷暖的

每一次变化

其实也都是

人类需要的

我们要

学会顺应

自然界的

四季气候

的变化

正确利用

四时之变

及时调整

反省自身

可以达到

意想不到

养生效果

时值初夏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具体而言

此时如何

调理精神

安排起居

饮食摄养

《黄帝内经》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中医重要经典著作

不但是中医,医疗理论的,奠基之作

更加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启蒙之书

其众多精妙

的养生理论

历代医家

奉如圭臬

即使

在现代

也具有

非常高的

参考价值

夏季最炎热

天地阳气

最为旺盛

夏季合理养生

对维护健康

有积极意义

《汉律志》:

阳气于时

任养万物

故君子当

因时节

宣调摄

以卫其生

本文通过对《内经》

关于夏季养生的论述

及后世医家

的相关阐释

的整理分析

从夏季精神调理、

及夏季起居安排

及夏季饮食摄养

三方面

探寻《内经》

夏季养生之道

一、夏季精神调理

◎使志无怒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使志无怒

养生者

不应在

夏季发怒

这主要存在

两方面原因

首先内经认为

肝在志为怒

愤怒之时

肝气亢盛

“五脏受气

于其所生”

于是,属火的心气

也随,属木的肝气

而充盛

这样容易

使得本因

“通于夏气”

而十分旺盛

的心气“太过”

夏脉太过

令人身热

而肤痛

为浸淫

所以不宜发怒

另一个原因是,《内经》认为

当中医治疗当,“用热远热”

这是一条重要

的治疗原则

同时这一原则

也适用于养生

因此养生者在气温高的夏季中

应尽量避免使体温升高的事物

发怒体温将会,明显升高

这在现代医学,亦有明证

夏季不宜动怒

夏季养生当如

更宜调息净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热亦于

吾心少减

不可

以热为热

更生热矣

◎使华英成秀

夏三月,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华英成秀原指,草木开花,荣美之貌

在这里形容人,绽开美好,的笑容

意指在,夏季养生

应注重,保持一个

轻喜的,心情

《内经》:

若所爱在外:

就像

所爱的

物或人

在面前

这是十分开心的事

这样做的目的

也是为了“开心”

夏季心气,旺盛有余

应当及时,疏导通泄

不然容易

导致郁闷

人多烦躁

不利摄养

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喜乐的心情

可宣导心气

使心气外泄

所以养生者

在夏季

应当常常喜乐

以求顺心宁意

二、夏季起居安排

◎夜卧早起

夏三月

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夜卧

不是晚点才睡

而是侵夜乃卧

古人随日落而息

夏季的白昼较长

日落较晚

《内经》

夏季养生的,休息时间

应随日落的,推迟而推迟

早起

不是一味求早

而是让人随着

夏天提早的

日出时间

提早起床

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

这般作息,即无厌于日

无厌于日出早

无厌于日落迟

张志聪:气不宜惰

顺于正阳,以消暑气

现代生活,使得人们

已经很难,做到夜卧

但应养成

早睡早起

良好习惯

◎阴居避暑

 《内经》的认为养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故在炎热的

夏季养生者

应“阴居以避暑”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四时不正之气

皆谓虚邪贼风

夏之气为暑,暑为阳邪

因于暑

汗烦喘喝

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

所以更当

阴居避之

但须注意:

因暑

则皮肤缓

而腠理开

贼风邪气

因得以入

故夏

不欲穷凉

不欲露卧星月

不欲眠中用扇

现代生活

亦应避免

电风扇、空调等

长时间地对暴露的

皮肤或背部的直吹

夏季正确

阴居避暑

应是如:

惟宜

虚堂、

净室、

水亭木阴

洁净空敞

自然清凉

三、夏季饮食摄养

◎适于寒温

养生应注意

“食饮有节”

节于量

节于时

节于寒温

食饮者

热无灼灼

寒无沧沧

寒温中适

故气将持

不致邪僻

炎热夏天

养生注意

饮食不要

过于贪凉

过于,食寒饮冷

易伤,体内阳气

夏季是天地

阳气生长时节

此时人体阳气

也当随之生长

若不长反损

即“逆夏气”

逆夏气

太阳不长

心气内洞

虽然大热

亦不宜吃

冷淘冰雪、

蜜冰凉粉、

冷粥饱腹

现代社会

方便获得

寒凉饮食

品种大大增加

口味更加甘美

更要注意节制

◎春夏养阳

所以圣人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春夏季节

天地阳气

渐渐充旺

这时养生

顺应自然

摄养补益

自身阳气

事半功倍

这是中医

冬病夏治

的机理

阳气虚弱

常常怕冷

容易感冒

的人夏天

应该少食

甚至不食

寒凉饮食

而要更多进食

补阳温燥之品

每日宜进

温补平顺丸散

饮食温暖

不令大饱

常常进之

宜桂汤、豆蔻熟水

◎省苦增辛

“省苦增辛”

最初并非出自

《内经》

而是出自孙思邈的

《千金要方食治》:

夏七十二日

省苦增辛

以养肺气

但这一方法的

理论基础

源自内经

是对内经的

五行理论的

藏相理论的

进一步发挥

所以也列在此处

夏季心气旺盛

气有余,制其所胜

则属金的肺气

被属火的心气

大大克制

此时适当

抑制心气

扶助肺气

五味入口

以养五气

苦入心,辛入肺

夏季养生

应少食苦味补心的食品:

如苦瓜,苦菜、苦丁茶

应多吃辛味补肺的食品:

如葱、姜、辣椒等

综上所述

夏季养生

精神调理:

多喜乐、

志无怒;

起居安排:

顺长昼

避酷暑;

饮食摄养

适寒温、

夏养阳、

节辛苦

这样顺应

夏季阳气

生长旺盛

的变化

充分生发

自身阳气

不使其不及

又适当宣泄

不使其太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