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老建筑里的辽宁|大连老铁山灯塔 : 穿越百年的灯光

 昵称46115719 2021-09-11
老铁山灯塔
图片

朴峰 摄


大连旅顺口老铁山灯塔,建于1893 年(清光绪十九年),是清朝海关第一个采用水银浮槽旋转镜机的灯塔。

该塔呈圆柱形,高 14.8 米,外径 6 米,塔身铁质,内有盘旋铁梯可登塔顶。主机为1892年法国制造,英国人组装。原导航灯采用油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电灯。灯塔设置连闪灯,通过直径 190 厘米的透镜闪射海面,闪射周期为 30秒,射程可达 25 海里。老铁山灯塔是世界级著名灯塔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灯塔下方临海一侧为悬崖峭壁,巍峨壮观。这里就是黄渤海分界线的北端,南端在山东蓬莱登州头,相距 57.8 海里。

1894 年之后,老铁山灯塔先后落入日、俄之手,1945 年由苏军接管,1955 年移交中国管理。

图片

邮票上的老铁山灯塔 李华家供图

01
一座不老的灯塔
一个名字,被百余年的时光打磨成不朽,从海的这头奔向那头,自黑暗中升起,从光明中淡出。
老铁山近海据称有中国最凶险、最涌急的水道,千百年来,曾有几千艘船只在此沉没。老铁山角前方,是著名的黄渤海分界线,浪涛奔涌,相拥相依。那条隐隐可见的波浪线,在早春的寒风中轻轻摆动,曾有诗云:老铁山头入深海,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
如果,老铁山是山高水长的辽南酝酿的铿锵句子,灯塔便是峰峦叠翠的老铁山孕育的一个俏丽词汇,走过沧海桑田,守着一肚子的故事,不肯老去。
最早见到老铁山灯塔的身影,是读师范的时候同学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封面上就是这座不老的灯塔。它所展示的那种完全欧式的风范,一下子点亮了我的眼睛。原来,它就在我身边。

02
灯塔原为北洋水师添设

直到多次走进旅顺口,我才知道,老铁山灯塔的血脉来由,还是因为李鸿章经营的北洋水师旅顺基地,还是因为这名声在外的旅顺港。
在一则史料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北洋海军建造灯塔的程序,一般先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禀请北洋大臣李鸿章,获得授权后,再由丁汝昌向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提出磋商请求,征得同意后,丁汝昌再禀报李鸿章,最后由北洋大臣正式向海关行文咨照,确定建造灯塔事宜。关于旅顺老铁山添建灯塔之事,1891年 4 月,丁汝昌致函赫德称:“奉天旅顺口向为北洋军艘常川之所,兹经贵关于口门右首设立灯塔,行使良多裨益。惟查西口之老铁山,为赴该口轮船必经之路,一带奔溜甚急,……似宜添设灯塔一座,……拟仍归贵关一律建置,派人看管。如承允可,希即见复,以便呈请中堂咨照贵总税司核夺饬办。”
轻轻抖落这则史料,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堂堂大清朝,却由外国人掌管海关!这一切,和灯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3
带有殖民色彩的灯塔

灯塔,本属舶来品,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中并没有出现过。先秦以来,古人无不是借助风、云、星象、太阳等辅助航行。据说,“摇旗击鼓”曾作为音响航标的鼻祖一直沿用到宋代。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为了方便进入上海,遂在嵊泗列岛的花鸟山等海岛上修建灯塔,导航来往的军舰和运送鸦片的船只。
借助灯塔的航标作用,西方人用枪炮打开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大门。1854 年7月12日,由 3 名税务监督,即英国人威托玛、美国人科尔和法国人史密斯组成的关税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新制海关的起源,也是大清国海关受外国人操纵的开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国人全面操纵清政府海关,在沿海、长江和对外开放口岸、航道开始设置航标,拉开了中国近代航标建设的序幕。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第十条明文规定:浮桩、号船、塔表、望楼等经费,在船钞项下拨用。从此,由海关征收的船钞就成为清政府沿海航标经费的来源。到 1864年,英国人赫德被任命为清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长,他“将各口所收船钞拨给十分之一,作为改善航标的基金”。自然,老铁山灯塔的兴建也要由这个蓝眼睛的赫德拨款。
据统计,截至 2007 年底,中国沿海灯塔灯标等共有 5096 座,东海就占了 2327 座。东海灯塔有很多都是殖民时期由英国人修建的,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老铁山灯塔又何尝不是呢?

04
218块水晶组成“镇塔之宝”

在老铁山再建一座灯塔,意味着旅顺口将有两座灯塔拱卫舰船出入“东亚第一要塞”。可见,那时的旅顺港,在北洋海军眼中分量之重。它是龙旗高扬、舰船扬帆的最可靠的保证。最终,李鸿章还是批准了这个提议。法国巴比埃公司获得了订单负责设计,并在法国本土制造内部构件,组装修建则由英国人完成。
建塔工作并不顺利。灯塔塔身和灯头于1893年3月从法国发运。由于路途遥远包装不当,5 月上旬到货后,有五分之四的玻璃破碎,只得更换补发新的玻璃透镜。一块块按尺寸切割好的钢板,带着自己的编号,从遥远的法国启程,一路漂洋过海,在老铁山上,再由英国工匠用粗大的铆钉组合在一起,工程量之大之繁复,可想而知。
整座灯塔为圆形平台式钢制结构,射程 25 海里,灯塔上有当时世界最大直径 2.88 米的“双牛眼透镜”。这是用八块天然水晶人工磨合而成,其中中间一面最大,其他各面像格栅一样是由一层一层的水晶片共计 218 块组合而成,堪称“镇塔之宝”,看上去如同一个璀璨的水晶宫,发出粉红色的光芒。
由于其强大的聚光能力,为避免火灾,平日里大都用暗红色的灯帷遮掩,只在漆黑的夜晚射出耀眼的光芒。据说,现在攀上灯塔内部的铁梯,还可以看见法国人制造的灯器底座上,铜质铭牌闪闪发亮。更为罕见的是,塔身上设置了一排圆圆的通气孔。当年庞大的灯器旋转机构是靠一个重锤的重力驱动的,为了减少摩擦力,整个机械系统悬浮在一个水银缸内。汞蒸气有毒,必须通过通气孔通风换气。
老铁山灯塔从筹议到建成,历时2 年之久,赫然耸立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它是英法两国工匠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洋务运动的历史产物。
从它建成那天起,夜夜闪亮的那道光,就成为黄渤海最明亮的眼睛。只是,这样的光芒里,曾种下多少人的希望,目送多少舰船远航?山海不言,灯塔不语。它依旧保持着自己独有的身姿,甘愿在故纸堆里消散成几行浅显的文字,留给每一个走近身旁的人慢慢咀嚼,捕捉着字与字相连的韵味。

05
与花鸟山灯塔是姊妹灯塔

《中国沿海灯塔志》开篇所言:“处境岑寂,与世隔绝,一灯孤悬,四周幽暗。”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占据灯塔达 40 年之久。40 年中的寂与暗,老铁山灯塔统统装进了自己的衣兜。
2018 年,央视组织拍摄大型纪录片《中国灯塔》。摄制组的人来到老铁山灯塔,竟然发现,这座灯塔与花鸟山灯塔应该是姊妹灯塔,里面的设施都一样,连支撑工作面的铸铁支架都是同一形状的,只是花纹不同。
随之,一则关于花鸟山灯塔的故事跃出纸面:1870 年,一位设计灯塔的英国中尉,装扮成一个大清的商人,扎着辫子,从上海雇了当地渔民的小船,摇着桨,出长江口,绕嵊泗列岛转了一圈。回去之后,画了地形图,让人造灯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鸟山灯塔。花鸟山灯塔位于花鸟山岛,其形状像一只鸟,该灯塔就是建在鸟尾巴上。嵊泗列岛地处东海北部,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会合处,东临东海,南与佛教圣地普陀山相对,西与上海金山卫相望,北接黄海,扼长江、钱塘江之咽喉,是国际远洋轮船出入长江、吴淞口的必经之地。花鸟山是进出上海的咽喉,这个造在花鸟山“鸟尾”上的灯塔,照亮了夜晚进出上海港的主要航道。从吴淞口出来,个把小时就到花鸟山岛,这意味着不出 12海里就将进入公海。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花鸟山灯塔至今还是远东第一大灯塔。
显然,老铁山灯塔所建时间远远晚于花鸟山灯塔。今日这惊鸿一瞥的相似,也许,只是各种因素所致吧。

06
大连灯塔群曾经的悲伤

但,旅顺口的灯塔远不止老铁山。在纪录片《中国灯塔》中,我还看到了旅顺蛇岛的灯塔。这座由日本人建造的灯塔,塔身洁白,处在这方特殊的岛屿上,应该是最危险的灯塔吧。
在大连周边,带有殖民色彩的灯塔还有很多。日本水路部 1936年出版的《日本海及黄海》中,详尽记录了中国黄海、渤海一带的海洋水文信息,并且标注了重要的航海灯标。在关乎辽东半岛大连沿海一带,用醒目的红点密密麻麻标注了此处沿海的重要灯塔。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是老铁山灯塔。
从老铁山灯塔沿渤海海岸向北依次有小龙山岛灯塔、西中岛灯塔、长兴岛灯塔等三座主要灯塔。这几座灯塔都是日本殖民当局于 1932年修建的。
从老铁山灯塔沿黄海海岸线向北分别有老偏岛灯塔、三山岛灯塔、遇岩灯塔、圆岛灯塔、韭菜坨子灯塔、险礁灯标。这些灯塔中,除了三山岛灯塔是沙俄1903年修建的,其他都是日本殖民时期修建的。其中,险礁灯标建于 1928 年,老偏岛灯塔建于 1932 年,韭菜坨子灯塔建于 1941 年。
在黄海的长山列岛,日本殖民者还于 1932 年修建了海洋岛灯塔,并在大王家岛设置灯标,1939 年又修建了大王家岛灯塔。
这些灯塔群,被日本侵略者填满了野心,便捷的海路成为了一条掠夺的通道,从东北延伸到那个岛国。
屈辱早已成为历史,奋斗开启新篇。
一座座灯塔,告别无法言说的悲伤,尽显沉在心底的抗争,像矢车菊和牵牛花一样,迎接朝阳,不急不躁地沉淀着岁月,不疾不徐地汇聚着力量。作为其中的长者,老铁山灯塔,于花丛中挺直着身躯,站在世界 100 座历史文物灯塔名单里,在山海间遣词造句,用光芒做纸张,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歌。
军港、舰船、灯塔,用不同的身姿先后走进了旅顺口。这座山海边的小城,悄然地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无声无息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编辑:徐博彦

责编:景雪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