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 家乡的卧龙沟

 颍河东流 2021-09-11
    

    老家村子南,有一条沟,东西走向,长约七、八公里,弯弯曲曲,蜿蜒东流,叫卧龙沟。
   这条沟的形状,极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上,据说,沟的名字,是我村里一位私塾先生起的。
   因为这条沟离我们村子很近,就流经村民的地头边上,离其他的村子较远,八竿子也打不着,人家才懒得管沟叫啥名子。
   村民吗,历来讲究风水,什么背靠山,前有水,左右有扶手,这样的地形才有风水,能出贵人。所以,才请有学问的私塾先生给起个好名字。

  我村叫张庄,很早以前,是方圆几里的穷村,外边都叫俺村穷张庄。私塾先生也想给沟起个好名,冲一冲村子的穷气,祈盼村里早出贵人,改变现状,于是,就起名卧龙沟。

  卧龙沟,卧龙沟,一叫就是一百多个春秋,也没给村里带来惊喜,最大的官,也就是处级干部,更没出过大富翁。

  卧龙沟的源头,记得小时候曾找过,和村里好伙伴南风,两人沿着沟边,一直往西走,非看看沟到底通到哪里,走着发现,有好几条小沟汇入卧龙沟。
  两个人吭哧吭哧走了两里多,在邻村黄楼的北边,发现有一个大肚子塘。
  这个塘的形状,中间粗,两头细,所以叫大肚子塘,是南北走向,长有两百多米,宽,中间有五十多米,水清澈见底,水底杂草弥漫,鱼虾游走。
  卧龙沟就汇入到大肚子塘里,不见了,大肚子塘是个死塘,上游没有进水口,说明卧龙沟的源头就是大肚子塘。

  它的下游,也曾去看过,有四、五里远,汇入一条大沟,奔东去了,具体到哪,没敢去找,太远了。
   卧龙沟,也是我村与阜阳县的分界沟,沟南是阜阳,沟北是太和。
  这条沟的作用很大,是方圆几里,往东排水的主干道,逢到夏季汛期,所有的水都流到卧龙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沟上有两座桥,一条位于我村东南方向,有两公里左右。再往东两公里,还有一座桥,那座桥上的路,叫东官路,解放初期,刘邓大军南下,走的就是这条官路。听母亲说,刘邓大军的部队,整整走了一夜,才过完。

    卧龙沟,是儿时的乐园。
   每到放暑假,清早起来,如果牛不用下地耕田,父亲就让我牵着去放牛。
   这时,就吆五喝六,喊着小伙伴,一起去卧龙沟放牛。有时,四、五个小伙伴,一人牵一头牛,排成长队,直奔卧龙沟。
  卧龙沟的草多,又肥,我们把牛绳盘在牛脖子上,就不管它了,反正牛也不乱跑,沿着沟边,边走边吃。
  我们几个小伙伴,顺着沟边找螃蟹洞,发现有洞,手伸进洞里,掏螃蟹。
 有的螃蟹狡猾,洞打的隐蔽,还深,遇到这样的,需要跳到水里掏,得顺着洞挖,感觉快挖到螃蟹的时候,停下来,用棍子捣,试探一下,不然,螃蟹的大钳子,夹住手了,够疼的。
  运气好了,一会就能掏十几只。

   那时的卧龙沟,水清,深到腰窝,水里杂草多,站在沟边,就看见鱼儿游来游去,没有鱼网,看着只能干着急,于是,捡起土坷垃,砸向水里,溅起层层水花,鱼儿早消失的无影无踪。
   玩累了,躺在沟边,头枕清风,仰脸看蓝蓝的天空,看那奇形怪状的云块,一会像匹马,一会像只狗。
  不知不觉,牛也吃饱了,我们牵着牛,顶着早晨的朝阳回家喽。
  最快活的事,就是等放了暑假,跟着大人到卧龙沟逮鱼。
   卧龙沟,水深沟宽又长,里面鱼也多,有鲫鱼、鲶鱼、鲤鱼、黄鱼等杂鱼。
  想逮鱼,人少了不行,得靠团队,采取围攻战术,几十人前堵后截,围住一段,所有人下网,有撒网、站网、推网等,你来我往,用不多久,水就搅浑了。
  这时候,只见水面上,小鱼乱冒头,我们小伙伴该上了,跳进水里,浑水摸鱼,有的用笊篱初,有的用小网堵,碰到运气好了,能捞条大点的。
  我在水里走着,感觉脚下一滑,有了,脚踩着不动,弯腰伸手摸去,嗬,一条起码有六两重的鲫鱼,鲫鱼胆小,有了动静就往泥里钻。

  卧龙沟,基本上常年有水,四季有美景。
  春天,草长莺飞,水流潺潺,走在沟边,春风佛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别提多惬意了。
  夏季,水里鱼儿游,岸边草青青,野花点点,斜阳,牧童归。
  秋天,蒲棒熟,鱼虾肥,正是捕鱼好时机。
  冬日,白雪覆盖卧龙沟,水面厚厚冰,伙伴们溜冰不思归。
  卧龙沟,是童年的梦,儿时的百草园。
  卧龙沟,承载着浓浓的思乡情节,多少次梦绕其间,醒来丝丝回味,醉在心田。
  每次回老家,只要路过卧龙沟,都会驻足良久,久久凝视着它,寻找儿时的记忆。
  只见水鸡子游来游去,水中觅食,看见远处的我,哗啦啦,贴着水面飞走了……
  不过,此时的卧龙沟,再没有儿时感觉的宽大了,它就是一条普通的流水沟。
  看着熟悉的卧龙沟,心里在想,如果把沟清理疏浚,沟边是碎石铺就的蜿蜒小径,沿着沟两岸,种植桃花,梨花,春天来了,十里卧龙沟,繁花绵延,两边地里,金黄色油菜花海,那将是多美的田园风景啊?
  谁说平原就不能搞生态旅游,卧龙沟就是潜在的田园生态风景区。
  说不定,卧龙沟真能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金沟银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