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摄影】走进内乡县衙,感受“天下第一衙”的威武、淮阳风光

 颍河东流 2021-09-11

                         (内乡县衙平面图)

   内乡,隶属河南省南阳市,北临洛阳,南望襄阳,东接南阳市区,西连陕西西安。
  从历史、地理角度审视,内乡这个地方,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里,就坐落着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衙”,内乡县衙。

  五一前夕,在南阳战友的陪同下,走进了内乡县衙,一睹这座“天下第一衙”的风采。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全国各地曾有两万多座各级衙门,至今仅残存有7座,其中县衙仅余4座。
  这4座县衙分别是,江西浮梁县衙、山西平遥县衙、河南省内乡县衙和叶县县衙。而内乡县衙,又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县衙。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如今现存的建筑群为清代建筑。 
  内乡县衙占地共4万多平方米,房舍共280余间,整体建筑保存良好,距今已有700多年。
   纵观内乡县衙的建筑格局,与故宫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轴线贯穿了县衙的主要建筑,从照壁到后花园,全部都位于中轴线上。

  县衙也恪守“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监狱居南”的祖训,将三班六房,监狱,膳馆等设施,分别合理设置在东西两侧副线之上,是标准的古代官府建筑风格。
  难怪,内乡县衙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北有故宫,南有县衙”。
  县衙前门处,是当地存留下来的界牌,界牌是牌坊式的,七舫七柱,这是很高的规格。

  县衙前半部分,为审案、办事的大堂,后半部分,则是官吏居住的宅院,典型的前堂后宅布局。
  县衙大堂前设办事机构“六房”,东为吏房、户房、礼房,西为兵房、刑房、工房,正是左文右武。
  二堂东侧,为正八品县丞办公之地,右侧为正九品主簿工作之处,体现以东为上的规矩。

  进入县衙大堂,县衙里的这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古代的官民关系,同时对官民关系做出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从县衙大堂后厅走出,沿着中轴线继续前走,就到达了县衙六房。县衙六房的南侧即为监狱,监狱分为女牢,普通牢房和死牢。
  进入牢房,感觉阴森森的,特别压抑,也深深感受到古代县衙的威风。

   县衙的后花园,位于中轴线的最后,进入后花园,就是进入了古时县老爷生活休闲的地方。
  在后花园的右侧入口处,有一片石刻林,石刻上为历朝历代名人的留言和题字,极有欣赏价值。
   虽说后花园不算太大,但处处透露出工匠的巧思妙想,据说,因为修建后花园的县丞是南方人,所以整个后花园,颇有江南园林的韵味。

  内乡县衙,是明清时期,基层法治管理的缩影,是古代司法行政的重要历史标本和生动展示,如今,转型为博物馆,但其承载的古代基层司法文化理念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县衙,是古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基层的管理部门,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宗教发展的画卷。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内乡县衙,作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县衙,在被誉“天下第一衙”的同时,也的确见证了古代官宦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

         ——————————

           淮阳风光

           摄影:面朝大海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