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对朋友、对钱财、对弱者、对困境的态度里,藏着一个人的人品。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四点就够了。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走在街上,路过咸鱼店时,老人对年轻人说:“你摸一摸拴鱼的草绳,闻闻是什么味道。”年轻人闻了闻说:“腥臭难闻。” 过了一会儿,俩人又路过一家香料店,老人对年轻人说:“你摸一摸包香料的纸,闻闻是什么味道。”年轻人闻完说:“芬芳扑鼻。” 听完年轻人的回答,老人说:“是啊,结交朋友也是如此。”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一个人的人生怎么样,和身边的人大有关系。
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与智者同行;仁爱的人,往往会与善者为伴;正直的人,往往会与廉者为伍。 所以,与人相交前,先看对方所亲近的人,不仅能看出对方的处世方式,亦能看出他当下的思维认知。  内心层次高的人,常常会成为钱的主人,让其成为梦想的垫脚石。反之,便会让金钱操控内心,使生活难堪。一个人是否拥有信得过的人品,谈钱就知道了。钱真是信誉最好的“照妖镜”,更是人品最佳的“试金石”不损人利己,是一个人应该坚持的做人底线,也是赚钱的底线。利可共,不可独。精明的人往往厚此薄彼,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智慧的人,会兼顾双方的利益,达到双赢。对金钱有规划的人,对生活认真,对人生负责,是值得深交的人。 宋仁宗在对待弱者时,便常在细节中体现出包容宽厚的品德来。在一次用餐时,他吃到了一粒沙子,尽管牙齿极为疼痛,他也不忘嘱咐身边的宫女:在一次散步时,他虽口干舌燥,但还是忍耐着回到宫中,才匆忙叫人端水来。有人问及,他说:我看了多次,但都没有发现准备好的水壶,如果我一问,必然有人要受到责罚,所以便忍着渴回来再喝。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哪怕身居高处,也不会肆意对待比自己弱的人。面对弱者,能包容一些非原则性错误,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从内散发的善良,是不可小觑的涵养,更是正直可靠的标志。 身处困境、依然可以坚守初心,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人,是有底线的人。再难,不坑朋友。在他们的心中,诚信是根本,良心比金贵,人品重如山。再久,不忘恩情。做人,贵在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雪中送炭之人,不忘贴心陪伴之人,不忘一路指引之人。再苦,不丢骨气。守住骨气、志气,就会有一种气势,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再累,不耍心机。急功近利、偷奸耍滑不可取;踏实做人、勤勉做事,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值得深交的人,他们不会因为身处困境而忘记做人的分寸,也不会因为深陷泥潭而自暴自弃,放任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