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葡萄美酒夜光杯”

 新用户2356fYUI 2021-09-12

文/蔡朝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很熟悉,这是乐府旧题,唐朝人最喜欢用来翻新篇。前面讲王之涣,也写《凉州词》,我们已经了解,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武威。甘肃甘肃,其实这个省的得名,来自甘州和肃州。汉代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之后,就在河西设立了四个州郡,从东往西,分别是凉州,甘州、肃州和沙洲。凉州就是武威;甘州就是现在的张掖,被称为塞上江南;还有肃州,就是现在的酒泉;还有就是沙洲,沙洲就是现在著名的敦煌。这一带,你去看一下中国地图,在地理位置上,位于祁连山脉脚下,地势狭长,被称为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这四个州,每一个都是重镇。

因为这个地方,民族杂居,所以乐声和中原不同。按照凉州的曲调来填词写诗,大概就是《凉州词》原本的来历。就像宋代有词牌名,著名的《八声甘州》,柳永写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这个甘州,也指的是河西四郡之一。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这个意思是说,当时开通西域,对中原的文化,影响是很大的。从王翰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来。

今天我们来讲讲葡萄酒和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好句子。今年夏天,阿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丝绸之路游学,也到了武威。在武威的旅游纪念品商店,确实有夜光杯在卖。我拿起来看了看,标价并不贵,不知真假,所以我就没买。在我的想象中,夜光杯,就是晚上会放光。但其实不是,只是材质比较透明,在晚上能透过光线而已。夜光杯的材质,应是产于酒泉一带的玉,灰褐色。我拿起来看的时候也不觉得有多么漂亮,只是写在诗歌中,特别有感觉。这大概就是诗歌的力量。以及,只是一个杯子,也许不够好看,但是琥珀色的葡萄酒斟满这个夜光杯,也许感觉就不一样了。

但是,葡萄酒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中国原产。我们说,唐朝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时代,可以从当时的物产看出来。

葡萄,一般认为是西域的物产,汉朝初年张骞通西域,将西域的葡萄种子引进了内陆,在都城中也栽种了葡萄,并且以实用为目的。也就是说,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有小规模种植葡萄这种水果了。根据记载,大约五世纪的时候,在敦煌一带,就比较适宜种植葡萄,但葡萄在当时还不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与此相应,用葡萄酿制的葡萄酒,也仍然是一种稀有的外来饮料。

直到唐朝统治的初年,由于唐朝的势力扩展到了伊朗人和突厥人的地方,葡萄和葡萄酒才在唐朝境内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但是,在整个唐朝,尽管后来已经将葡萄的品种移植到山西一带,但因为种植的限制和运输的困难,葡萄仍是昂贵的水果。由此制成的葡萄酒,自然也多为宫廷御用,很少能在民间流传了。

所以,我们在读“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个时候,知道了葡萄和葡萄酒的难得,就会更深地理解这首诗的诗意。首先,葡萄酒多来自异域,带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因为中国本土一般产粮食酿制的酒,中国的发酵饮料,多是从粟、稻米、大麦发酵酿制而成。无论是李白说的“金樽清酒斗十千”,还是杜甫说的“潦倒新停浊酒杯”,都是粮食酿制的酒。只有葡萄酒,才带有西域的风情,第一句就将人带去这样一个情境之中。而我们后人,当代人读这句诗,可能就体会不到这种异域风情。因为我们满大街都是葡萄酒,这是现代化的酿酒工业的产物。

其次,因为葡萄酒很难得,贵重,所以给将士们享用,那是一种特别的赏赐,其中有一种豪迈的气概。为了激励将士们,连贵重的葡萄酒都不吝惜,而是让将士们喝个饱。为什么,就是一种蔑视钱财,而重视军功的追求在里面。所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境界,特别的令人神往。我们说,盛唐气象,这首王翰的《凉州词》,那真是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需要知道的是,宋元之后,由于丝绸之路的断绝,在好几百年里,中原地区都再难得一见葡萄酒了。

我们如果研究唐诗,或者对唐朝的文化历史有兴趣,那么,一定要了解一本书,叫做《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是研究唐朝时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名作,其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但是有个中文名,叫薛爱华。当然,他事实上有个英文名,叫爱德华·谢弗。

撒马尔罕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是中亚最为古老的城市之一。大概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人烟阜盛。因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撒马尔罕连接着中国、波斯帝国和印度这三大帝国,并成为中国向西,连接欧洲大陆的重要城市。

这个地方,主要居住着粟特人。这个地方地处中亚西部丝绸之路的干线上,粟特人就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国之间,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后来,粟特人汉化也比较多,像安禄山、史思明,其实都是粟特人。

公元7世纪的时候,撒马尔罕向唐朝贡献过当地特产,叫做“金桃”,“大如鹅卵,其色如金”的黄桃,这种黄桃在当时被称作金桃。成为了中世纪中国所有的外来物种的代表和象征。所以我们今天在读唐诗的时候,从诗人写在诗句之中的名词之中,还是可以看出,中外文化的交流,如何丰富中原文明。

唐玄宗天宝九年,即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唐军惨败,此地成为大食领土,从此永远脱离中原王朝。关于怛罗斯之战,也深刻地影响了唐朝的历史进程,这些知识,我们在以后的诗歌中,会渐渐讲到。

阿老师今天讲的这些知识,都是从《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本书里看来的。其实,这本书,我最早是在1995年买的,当时的书名不是这个,叫做《唐朝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者吴玉贵。阿老师读过这本书,25年之后,有机会带孩子们一起去敦煌,这本书派上了大用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