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修习之路(“我与以太按摩”连载之三)

 勇敢的芯2 2021-09-12

图片

《飞龙在天》拍摄时间:2017.8.21
崂山太清宫方丈升座暨传戒典礼那天,
老张早上7点下山接观礼客人,
途径流清河附近时无意往窗外一瞥,
意外发现天空中的白云如冲天飞龙 ^_^


图片

(五)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相遇很特别。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电视台负责一个类似市长热线的民生栏目,每期都会认识不同的职能部门相关人士,看似人脉扩充得特别快,但她感慨,这种社交关系特别浅,双方不可能成为朋友,只是一闪而过的工作关系。她完全没有被这种关系滋养到,反而因为忙碌于建立这样的关系,觉得自己真正的朋友圈在缩小。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另一个方向。患者会把自己多年来的身心问题向治疗师坦承,他内心的各种感受,他人生中的艰难时刻……甚至是跟家人、好友也不会谈及的事情,他会告诉自己的治疗师。这种交流非常深。


而治疗师对患者不应该有评判,不能说,“你怎么这么无知?明明肠胃有问题还吃得这么寒凉?”“你怎么这么缺乏觉知,这么明显的事情都看不出来?”也不必像法官一样下判决说:你犯了三个错误!第一,你睡得太晚,该休息时不休息;第二,你没有忌口,吃了太多冷饮和水果;第三,……


只需要客观的观察,理解对方的选择,并且帮助对方找回自己本具的力量。


任何症状背后,都是一个人的生命故事。每个人做出他生命中的选择,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呈现出工作狂的状态,过度努力工作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并非是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休息,而是因为生命中一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他没有办法通过别的方式得到,只有工作能给到他。


老师带着我们反复回到柏拉图的那句话:“Be gentle,for every person you meet is involved in a great battle。”请温柔的对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生命中的无数战斗才站到你面前。


这是我们身而为人的一部分——我们做的选择经常不是那个“最好的”,有时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某些情境下,我们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不知道什么是错误的;有些情境下,则是很清楚这一切但仍然会去做,直到病症出现——这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每一次疗愈,都是一个人通过疾病和症状更清晰的看到了自己,并且让自己进化的故事。


当年,Clive老师学习韵律按摩的时候,Ulrike老师跟他说过一句话——
“让接受按摩的那个人能够感受到自由,让他能够感知到他真正的自我在这里,而且他有能力去选择做他真正想做的事——这是我们工作的使命。”


这句话像明灯一样照亮了Clive老师。每当我想起这句话,也能感受到这光芒传递到我心里。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在帮助患者,也是治疗师的自我觉察的功课。我们很容易落入一个陷阱:可能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观察到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在看自己认为应该出现的东西,我们想看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内在的投射。


所以作为以太按摩治疗师,我和同学们总是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修持:


一、我们要有能力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用三元、四体去观察、理解他,把关注点放在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症状和问题,把患者身上出现的病症放进这个人的生命里去。


二、我们要看到观察对方的过程中,我的内在正发生着什么。


有时,患者说完症状,我们会立刻得出一个答案“这一定是因为某某原因”,这时候需要hold住自己内心的活动、头脑的活动,意识到,“我又想快速给他一个答案了,这种快速反应是来自星芒的,不是自我”;


有时,我们无法理解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某种症状,会自己评判自己,自责“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我真是个糟糕的治疗师”,这时候需要接受自己的“不知道”,允许自己不知道,同时继续去追寻……


每次治疗,都相当于一堂禅修课。


常有人问我:你做按摩,会感觉到病气吗?你被患者的病气上身怎么办?


我只有一次感受到所谓的病气。那天,一位严重感冒的朋友来做按摩,我做按摩的过程中突然就咳嗽、流涕各种感冒症状都出来了。与其说是被病气上身,不如说是我没有掌握好界限,没有“守中”。那天我太想治好她了,但这种“太想”背后是迫切地想证明“我学会了一种很神奇的按摩!”“我是一个很牛的治疗师!”治疗中我过界了,我试图替她完成她自己的功课以证明我自己,而实际上,她自己是有能力去完成的。


以我有限的经验来理解,所谓“病气上身”往往与治疗师的内在状态有关。否则,病气怎么来,就会怎么走,不会成为问题。


所有的治疗都会面临界限的问题。今天这个时代,是每个人的内在力量觉醒的时代。保持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彼此尊重。工作中,治疗师始终要保持清醒的意识:我是在唤醒他身体的力量进行自我疗愈,还是在用我自己的能量处理问题?我是否在替他做他自己本来能做到的事情?我是否有意无意在鼓励他对我的依赖性?


治疗师如同守门人,虽然门那边的风景更美,但我们只能告诉患者门在哪里,或者把门打开给他看。至于要不要进入,是患者自己的决定。治疗师不能把他拉进去、推进去。那样缺乏尊重,也不公平。


疗愈自己,是患者的责任和功课,治疗师只是一个助手。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六)

刚学小臂手法的时候,我总是做不好,老师鼓励我说,“背部的手法你就做的很好,你的手像在被按摩者的背上舞蹈”,同时也指出,我之所以小臂做的不好,是因为我太想做好了。


我立刻释然了很多:是啊,我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太想放松了。但我着什么急呢?我是要拿一辈子的时间来练习的啊。


做以太按摩治疗师,是一条终身修习之路。


有天,Clive去看望年迈的Ulrike老师,给她做了手臂吮吸。按摩后,Ulrike对他说,“Clive,你做的按摩非常好,你的手已经非常放松了,但是,你还可以更放松。”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是我心目中人类生活最美好的图景之一 ——即使逐渐老去,我们依然可以拥有温暖他人、鼓舞他人的力量,也依然可以不断发展自己,更清晰,更放松。


以太按摩作为一种治疗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练功的方式,让人不会只在头脑层面“学飘了”,那些被学习的、被理解的,可以扎实地在身体层面被证实,被纠偏。


人智学关于人的理解的大图景——物质体、以太体、星芒体、自我这四个层面,以及感觉神经系统、韵律系统、新陈代谢系统这三元的人体,生命传记、行星与脏腑等等,都是理法的学习。按摩时,力量、运动的流是发自于胸腔,传递到手掌或指尖,用胸腔引导大臂带着小臂、手掌运动,指尖的作用是去感知,不是去用力。这是身法的练习。我们带着尊重和理解去与患者连接,同时觉察自己的内在状态,时时刻刻 “守中”,则是重要的心法。


培训中,Clive、John和Pamela是我们的授业恩师,开启了我们作为以太按摩治疗师的人生新阶段。


课程结束后,我们与患者相遇,患者成为我们重要的老师。我们有时会看到自己所做的按摩对患者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过程是在强化我们已知的东西。有时我们无法理解患者为什么会有那些症状,按摩后效果也不明显,我们试图去理解、改善治疗效果的努力,这才是真正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以太按摩的优势还在于,即使我们还无法通过一两次的交流和按摩就实现对患者的理解,只要带着尊重,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手上的工作帮助到他。


同修们也是好老师。我和赵湛、赵培义一起完成了以太按摩培训,也经常一起讨论、练习、分享。朋友们笑称我们仨为“济南三赵”。从他俩那里,我学到很多。讨论中,经常发现我以为已经理解的地方,其实还没有真正明白。赵湛的学习能力很强,阅读量大,而且具备清晰活跃的思考能力,是我远远不及的;培义在学以太按摩之前,已经是从业多年的成熟的中医推拿师,有我不具备的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在中医沙龙举办以太按摩分享会的时候,我们还开玩笑说,我们三个就是思考、情感、意志的组合——赵湛善于思考,我是用感受工作,培义有长期的临床实战。完成治疗师培训不久,我们三人受邀在济南的一家华德福幼儿园成立了工作室,并且为园里的孩子们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的方式是几方面的结合:先是对孩子在园里的日常活动的观察,然后是与家长、老师的充分交流,之后,我们给孩子按摩,再把按摩中对孩子的观察和发现反馈给老师和家长,以达成对孩子更深的理解和温暖的包裹。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与家长、老师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支撑,共同打造了一个温暖的有疗愈性的场域,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孩子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当我们自己生病时,疾病也是最好的老师。它不是前进路上需要搬走的拦路石。它就是道路本身。健康不是不生病,我们是通过疾病来获得健康的。这一点,我在身体出状况的时候体会最深刻。通过我的疾病,我才真正看到了我自己,也更加理解了施泰纳的那句话:“生命生病的目的,是为了造出珍贵的东西。”

相关链接:那些症状教我的事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推荐闺蜜孙一帆的

2021#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工作坊#

武汉压轴场(10月1日-3日)

beautiful day

图片

孙一帆,挪威斯坦纳大学副教授,
环游70国,剑桥大学教育学博士,
牛津大学认证正念认知疗法导师,
畅销书《世界是我最好的大学》作者,
华德福教育&全人教育研究者,
“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工作坊创始人

相关链接:

怦然心动的工作坊 | 让你久等啦!国庆假期,2021年最后一场武汉场与你不见不散!

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