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远方的宗亲回家了

 新用户7906BykL 2021-09-12

三月下旬,也就是快到清明节了,突然看到老家的微信群里有关于宗亲的信息,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确是有从云南昭通的宗亲回到了洪甘冲,开过来了三辆车,过来了三十几号人,涵盖祖孙五代,千里迢迢来参加“新化曾氏始迁1020周年祭祀”活动

确切地说两百多年前这三十几号宗亲的祖宗就是从洪甘冲走出去的。他们是衍振公的后代,现在在云南昭通一个叫镇雄的地方安居乐业了,发展到了五百多口人丁,算是人丁兴旺子孙发达了。这些年来,随着个人物质条件的逐渐改善,交通和信息的日益发达,他们寻根之心更甚,终于在历经三十年后,途径千里,跨越数省,千辛万苦回到了祖辈出发的地方,也就是我的老家洪甘冲,而洪甘冲的乡亲们在得知远方的宗亲即将回来认祖归宗时,也是兴奋异常的,他们早早就开始了接洽的相关事宜,热情欢迎亲人,精心安排食宿。所有的这一切让我这个远方的游子有着满满的感动。

近几年来,宗族文化得到了更多国人的认同和传播,因为一声“不忘初心”的召唤和鼓舞,大家重启了“血缘追溯和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模式。因为在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农耕文化中,大家认可的“初心”便是“祖宗之心”、“先辈之心”,大家都深信“人无祖不生树无根不长”这个道理了。如此,我们开始追随祖辈的足迹,去找寻自己心灵的归宿。

夏朝,禹的第5世孙少康把今河南方城县北封给少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鄫国历经二千多年历史,春秋时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用原国名“鄫”为姓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太子巫的第五代孙曾参尊称曾子,为五圣之一的“宗圣”,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人),曾子注重修身,以孝著称,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武城曾氏以曾子为开派祖。西汉永光年间,15世祖据公加封关内侯,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迁往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为曾氏南迁鼻祖。北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戍(998),46世祖泰谕公因直言忤上,弃职辞官,携妻朱氏、黄氏、卜氏三婆,延襁、延福、延寿三子,菊娥、桂娥二女,婿伍昌隆,孙文谅、文迁等,从江西吉安泰和早禾渡梅子陂乘船出邕水、下赣江,入鄱阳,经长江,过洞庭,逆资水而上至澧溪,落担黄杨山之莲塘(今孟公镇月塘村)。康熙初年,宏琦公由夏家冲迁湘乡洋河(地在湘乡县西三十七都洋河塅中堡,距县治百四十里,东距壸天三十里,南距娄底二十五里,西距渡头塘十二里,北距桥头河十二里),就该地树山里老湾剙建房屋一所,壬山丙向,正对神仙岭,宅垣前后左右古木阴翳,屋下首有永盛桥,上有龙家坝,由此派衍三房,丁口已逾数百之众。到最后这一段,已经是到了我家门口了。

对于曾姓宗族来说,素有“天下一曾无二曾”之说,我们根在“圣宗”,源在武城,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都有着我们清晰的一支,血统轩辕,曲烈建国,巫公定姓,参公开派,自山东至江西,再至湖南,开枝散叶,遍地开花,子孙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曾姓子孙的生息繁衍过程就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见证,而曾姓的宗族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清晰缩影。

曾姓云南宗亲的回归,代表着宗族文化的兴起,从大处来讲,宗族文化支撑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一定意义上维系于宗族文化这个重要的载体,而中国社会的稳定,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宗族组织的良性运行。从小处来讲,是对梅山曾氏的反哺,梅山曾氏始祖泰谕公瓜绵瓞衍,后裔卅万,子孙中不乏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者,布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散在士农工商等各个阶层,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其子孙特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从梅山曾氏血统中遗传和继承下来的,也是对祖传礼教道德的一脉相承,因此,这种回归意味着不忘来路,铭记初心,也代表着胼手砥足,继续前进。

我们洪甘冲欢迎辞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在这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节,云南的宗亲一路风尘,千里迢迢回家了,在此老家的全体宗亲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我想当云南的宗亲们看到这些言语的时候,内心肯定是很感动的。我同时也在想,现代社会,离乡背井已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法,也成了一种常态,或为心中的理想,或为现实的生计,但不论我们走得多快,无论去多遥远的地方,无论去多美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记住出发时的那个地方,一定要记得回家的那条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