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句集锦】【先秦】荀子

 采姑娘的蘑菇. 2021-09-12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劝学》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劝学》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荀子《劝学》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劝学》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荀子《劝学》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劝学》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

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荀子《劝学》

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荀子《劝学》

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荀子《劝学》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荀子《劝学》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荀子《劝学》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荀子《劝学》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劝学》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荀子《劝学》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

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劝学》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

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

为善不积邪?——荀子《劝学》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荀子《劝学》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节选)》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荀子《劝学》

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荀子《劝学》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荀子《劝学》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荀子《劝学》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