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清明上河图》:在繁荣背后,是张择端不敢点明的故事...

 慕容老师 2021-09-13
哈喽,大家好
如果让你们回古代生活一天
你们会选哪里呢?

如果你没有想好
那么老师建议你——选北宋!
再具体一点,北宋都城汴京

原因无他
只因你会在这里见识到
当时全世界独一份儿的锦绣盛景
不信?随手指几处给你瞧瞧


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横跨汴河
车水马龙,粮船云集,人烟稠密
其中货摊杂多,买卖交往
嘈杂忙碌之声仿佛近在耳侧
各色行人摩肩接踵,赶集买卖
聚众清谈,好不热闹


看到这里
聪明的小伙伴
肯定明白过来了
这不是《清明上河图》嘛!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真实还原了
北宋全盛时期的城市面貌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
这里面其实埋藏着诸多引人不安的伏笔?

比如这座
本应驻扎消防军兵的望火楼
此刻竟空无一人

要知道汴京建筑多为砖木结构
极易起火
通观《清明上河图》长卷
唯一的望火楼却无人看守
足见汴京安全意识之薄弱


分明是太平盛世
却以风雨欲来的诡秘气息点缀
张择端为何如此作画?
这就需得了解北宋后期
隐患重重的历史大背景

北有辽金、西夏野心勃勃
东有高丽隔岸观望
南有方腊伺机作乱
如此外患之下
偏偏北宋都城汴京
国防安全极其脆弱


回到开篇处参观过的城楼
偌大的城门之上竟无士兵把守
城墙也仿佛只是个巨型摆件
没有设置任何防御设施
城门内这支胡人骆驼商队畅通无阻
即将扬长而去

而据历史记载
北宋后期,辽、金两朝的间谍
频繁窃取了许多汴京的重要防务情报
大多正是藏匿于使团或商旅队伍中


因此
《清明上河图》其实
是一组暴露北宋危机
暗藏时代变局的珍贵史料
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
都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值得拿起放大镜,仔细观看


不过这时候又有同学要说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
怎样才能观画有道
堪破背后的历史迷局呢?

这就是要说到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
《清明上河图密码》了

这本书以《清明上河图》为底本
以北宋真实历史为背景
将画中八百余人逐一复活
写成了一部被誉为
「中国第五大名著」的悬疑小说


为了创作这部书
四川作家冶文彪足足花了十年时间
研究了《东京梦华录》《续资治通鉴长编》
等几千万字的宋史典籍
硬是把自己活成了
一个书斋里的宋朝人

他说:
「凡能找到的资料我都读了
至少有五六千万字」


其实在此之前
冶文彪已经出版了
中国文化历史悬案小说《人皮论语》
豆瓣评分高达8.6分

偶然行至开封
在文物店里拿起了
《清明上河图》的一比一临摹画

冶文彪说
他感受到了来自画作的召唤
于是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
开始了他和《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全文始于画中
充满悬疑气息的一幕
客船过桥,却忘记将桅杆放倒
当那客船险险穿过虹桥
却忽然冒出一阵烟雾

 一晃眼,烟雾中的客串不见踪影
而船上一众乘客
竟离奇死在了另一只客船上

至此
《清明上河图密码》
庞大而辽阔的故事矩阵
徐徐拉开了帷幕
......


除了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