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在杨前垚学校那两年

 富平人原创馆 2021-09-13

回忆在杨前垚学校那两年

文/刘媛玲

应该说,我是很幸运的,在齐村下乡插队没几年,正在桃曲坡水库劳动的我就接到通知,让到所在的大队学校一一三合大队杨前垚学校去报到。从那天起,我就成了一名拿工分的民办教师,开始了我近40年的教学生涯。

在未走进杨前垚学校之前,我从没见过那样简陋的学校。教室的墙壁下只有留神才看得见的两层砖,地面坑坑洼洼的。低年级的教室没有课桌,所谓的课桌都是用一块块泥坯垒成的,学生们一节课下来,满袖子都是土。地面不平整,凳子摇摇晃晃坐不稳,有的学生就找一块烂砖垫在凳子腿下面。扫一次地,满教室尘土飞扬。只看一眼,我的头就大了。这,就是我将要工作的地方?

初入教坛,对教学一窍不通,心中多少还有点忐忑不安,怕胜任不了教学工作。当时的校长王文宏老师安排我教一年级语文算术。我长吁一口气,感觉没什么。不就是教拼音识字和加减法运算吗,能难到哪里去?我不知道还要备课,拿起课本就上了讲台。黑板上写下" a、o、e……”,我读一遍学生读一遍,反复读,反复写,一节课任务就算完成。又是王校长和周文瑞老师(已忘记当时是副校长还是教导主任)走进我的课堂听课,下课后教我应该怎么教学生,怎么备课,怎么抓重点难点,鼓励我常去听老教师们的讲课,向他们请教,我才一边教一边学,逐渐走向教学的正轨。

去年在网上看到我在杨前垚学校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写她教小孙子拼音,小孙子说她那么大年纪拼音还记得那么好,发音那么准,她说因为曾经教我的刘老师教得好啊,我看了心里才稍稍有点安慰,毕竟我没有误人子弟,教给了他们那个年纪应该掌握的知识。

那时我还兼代几个班级的音乐课。除了教学,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排练文艺节目。别看学校不大,教师不多,但吹拉弹唱的却样样不缺。我们用桌子搭起简陋的舞台,用床单做幕布,自编自演,师生共同上台,我们的节目还荣幸的参加了区上的文艺汇演,得到了领导的好评。至今还记得辛老师领着两个学生,穿着缀满补丁的衣服,在"破庙”里过夜。为驱赶寒冷,点着了事先放在舞台上的柴草,不料却烧着了铺在"舞台"上的芦席,顾不得正在演出,辛老师和两个学生连忙慌乱地用脚乱踩正在燃烧的火苗,旁边伴奏的高老师他们也连忙放下手中的乐器, 匆匆跑到舞台中央灭火,逗得台下看演出的观众笑成了一团……

最难忘的是我们全校师生进行勤工俭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到学校西北边的砖瓦窑从窑内往外搬烧好的砖。王校长身先士卒,他和几位男老师钻进了窑里往外递烧好的砖块,我们和学生从窑外接过往垒砖的砖场上搬。天气炎热,一会儿功夫,我们个个都汗流浃背。王校长和几个男老师在密不透风、还带着余温的砖窑里更是酷热难耐。等他们从砖窑里出来,不仅成了大花脸,一个个也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不久后我被推荐去师范上学,几年后又如愿回了城,但他们却仍然扎根在那块土地上,奉献着自己无悔的一生,直到退休。虽然和他们在一起只共同工作生活了两年,但从他们身上,我却看到了许多优良的品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和不懈的追求,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虽然在农村,在我人生起步的杨前垚学校吃了不少苦,但那些苦,却成就了一个坚强的我,就像戏剧《红灯记》中李玉和所说的那句话,有这碗酒,以后什么样的酒我都能对付。谢谢一路扶我走过的善良淳朴的杨前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至今,我仍收藏着我上师范前和老师们的唯一的一张合影一一王校长站在最后一排的左侧,中间一排是进驻学校贫宣队的几位成员,即将离校去上学的我蹲在前排中央。不知情的人谁能看出那位皮肤白皙,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教师就是那个曾钻进砖瓦窖出砖的学校的校长?

前几年我下乡时教过的几个学生来我家,说起曾经的杨前垚学校,他们说那儿现在已经不是学校,教室都已经拆除,里面成了养牛场。怎么会这样,那附近的孩子在哪儿上学呢?我没来得及细问,但看到这几个学生都有很好的工作,心里又颇感欣慰。但愿和我一起工作过的杨前垚学校的老师们及我曾教过的学生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陕西富平人。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千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