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史里的十大神“转场”

 星期五文艺 2021-09-14
文:太不虚

编辑:Mr.Friday

图片:视频截图

星期五言:“转场”是电影自有了剪辑和蒙太奇概念后,导演和剪辑师所要普遍具备的一项技能——如何将前后两个镜头的光、影、色乃至声音流畅地衔接起来,并让其产生出的“蒙太奇”效应成功地为电影的隐喻、思想、主题服务,这是评价一个导演基本功、创造力乃至思想的重要参照物。因此,研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电影下的转场形式必然是我们研究、解读电影不可或缺的环节。

以下所列十部电影里的转场案例系笔者记忆随机挑选,难免碍于个人偏好与观影量限制(电影转场形式与其作用当然不止于此,但它们不失会为我们提供出一个学习、解读电影的方向以及可能性。

书归正传,我们先从希区柯克的黑白片时代开始谈起——


1、《火车怪客》(1951)之道具转场

希区柯克或许不是将电影“道具”用到电影转场里的第一个人,但他一定是将其普遍运用到犯罪悬疑类型片中的一个导演。且看这部《火车怪客》,看他是怎样在开篇把两个“嫌疑人”联系起来的——

一辆出租车停下,一双“白皮鞋”进入画面;

又一辆出租车停下,一双“黑皮鞋”进入画面;

随后,摄影机继续低角度拍摄两双走动的皮鞋,未见其人;

直到两人上了火车,入座,两双皮鞋碰撞,两个主角这才露出庐山真面目,对手戏才正式拉开。

至此,导演通过黑白两双鞋子完成了电影的转场。

这一转场达到了视觉、色觉、镜头上的流畅过度,并通过黑白运动产生了一定的戏剧冲突效果,为之后剧情悬疑与人物心理设置做出了恰到好处的铺垫,而所有这些效果,用到的仅仅是个“皮鞋”的道具。


2、《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之光影转场

此转场前后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战中东地区)军官劳伦斯先是在英属司令部接受了上级的明令,随之跟随一个向导进入阿拉伯境内(沙漠)。我们且看从室内司令部到室外沙漠这一跨越,电影是怎样过度的——

先是劳伦斯在室内点燃一根火柴,待火柴的光在屏幕中渐渐微弱,劳伦斯将其一口气吹灭,画面即刻切至室外,晨曦;


渐渐地,一轮红日升起;画面随之叠化至沙漠(激昂的音乐渐起);

待红日完全消失,黄色沙漠中,两个骑着骆驼的人缓缓从远景入画,越走越近。

至此,电影完成了这一从英国室内到阿拉伯室外沙漠的巨大跨越。

《阿拉伯的劳伦斯》较《火车怪客》拍摄晚了十年,它在道具转场的基础上又强化了光和色的运用。而前后两个道具(火柴、太阳)的运用又产生出了强烈的隐喻与戏剧性反差(火柴光的微弱与太阳光的宏大),可见一个小小的转场技巧竟能对电影魅力产生出如此大的作用。


3、《2001太空漫游》(1968)之形态转场

如果说《阿拉伯的劳伦斯》里的“火柴”对电影起到了魔幻般的转场效果,那么《2001太空漫游》里的那根“骨头”便将这种魔幻作用达到了极致。笔者曾在“2001太空漫游”一文中提到这一镜头转场,现将相关文字转载如下——

对于这一被大家讨论了半个世纪的经典镜头,我觉得有三点大家需注意:

第一,这一转场导演没用叠化、没有淡入淡出,就那么活生生切的,没错,一切就是百万年的跨度;

第二,抛骨头之后发生的戏(到电影第二部分“木星任务”字幕出现之前),这部分跟之前那些猿人的戏是同属一个部分的(第一部分:人类的黎明);

第三,黑石出现的镜头对猿人、科学家是前后等同对称的。

▲猿人时代的黑石

▲太空中的黑石


▲猿人时代的黑石与猿猴

▲百万年后的黑石与科学家

以上三点是否可以让我们作出这样的解读:导演认为人类从使用石器时代到驾着飞船探索宇宙只是一瞬间的功夫;赤身裸体的猿人也好、穿着宇航服的科学家也罢,他们在黑石面前都是无知的,被动的。换句话说,人类对无限宇宙的认识是停滞的,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带来的只是冲突与危险罢了。”

可见,电影发展至此,“转场”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剪辑过渡的作用,导演们在乐此不疲地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挖掘出了其更多的可能性。

★ 相关阅读链接:从局部看《2001太空漫游》的伟大之处


4、《逍遥骑士》(1969)- 闪屏转场

电影转场不光在作用性上不断被开拓着,部分导演甚至将其引到了“前卫”的方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批被称为“纽约电影学派”(此概念笔者不确定,望指正)的前卫电影横空出世,诸如《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逍遥骑士》(Easy Rider)、《迷幻演出》(Performance),这类电影中大量用到了类似“闪屏”的转场——大量无关联的镜头组合,一秒钟一格或数格的剪辑速度……这些转场往往伴随着酒精、毒品与幻觉,给看者带来了极大的混乱甚至不适。

注:这种转场剪辑方式很难用三两张图片和语言表达出来,大家可以自行找来电影资源观看。不管怎么说,这种转场方式为电影开辟了另一种向内的道路——心理、幻觉、无意识。


5、《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70)- 分屏

大部分人关注的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所记录的那场“摇滚”事件,却往往忽略了一种特别的剪辑转场方式正在进入主流大众视线,那便是“屏幕分屏”——即把屏幕画面分成两块以上,几组关联的或不关联的情节同时在一个屏幕中进行。

(其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不是第一个使用分屏的,安迪沃霍尔早在几年前就用过,只不过后者作品属地下电影,没有普及化)

这种技法在此片中或许导演是有直接目的性的(他认为音乐节现场演出的戏和场外观众的戏同样精彩,于是便直接对接平行展示),但它所开辟的这种形式被日后很多商业片导演使用,没记错的话,李安的《绿巨人》便是其中之一。


6、《美国往事》(1984)- 道具、光影、声色齐聚转场

在我心目中,最牛逼的转场莫过于《美国往事》里的一段——它始于一阵画外的电话铃声,也止于电话铃声,之间时长达几分钟;这几分钟一气呵成,行云如MV,感觉如梦魇;情节虽看似杂乱无章却紧密地将人物心理、情节闪回、悬疑等元素糅合在一起。我们来看导演到底是怎么用电影语言技巧把这些剧情串接在一起,达到成功转场的——

先来回顾下前后剧情:面条(罗伯特·德尼罗饰)被人追杀逃到中国馆,吸起鸦片,一阵剧烈的电话铃声将他惊醒

于是管家继续给他吸,面条渐渐麻醉,睡着,画面进入到一系列闪回镜头(包括面条几个兄弟尸体被抬出现场,包括禁酒令解除酒会现场),这期间画外电话铃声没有断,直到最后一部电话机出现在画面中,电话铃声戛然而止,镜头转回到中国馆,面条再次被惊醒,本场戏结束。

看图——

第一次转场,镜头向面条床头的 油灯 推进,待油灯的光占据大半个屏幕后,化至一个 白色圆圈,仔细看,这是 海平面

圆圈进而开始拉远、变小、晃动,进而变成了 一盏街灯,画面至此转为外景、雨夜;

镜头继续拉远拉大,随之 火焰、手电筒灯、汽车照明一齐入画,与那盏街灯形成并列的 圆形光群

一个记者打着 闪光灯 拍照入画,将几个尸体引出;

尸体引完紧接着是面条出场,还是雨夜,还是无数个光点;

音乐响起,光点变成室内的 蜡烛,蜡烛插在 酒瓶子 里,几个人抬着印有Prohibition 字样的棺材入场;紧接着是开酒瓶、庆功;

电话铃声 此起彼伏,面条(似乎闻声)进入内间;

电话 特写,面条拨电话,另一个电话特写;

转回中国馆,面条惊醒,电话铃声 戛然而止。

大家看出来了吗,这期间的所有转场技巧,包括道具应用,包括光影、色调的衔接,用到的全都是之前提过的基本电影转场技巧,这体现的是导演扎实的基本功。而所有这一切凑到一起又让我们感到很“,这体现的是导演编剧的创作力以及讲故事的能力。

这段案例几乎可以作为我们学习转场的教科书啦。


7、《猜火车》(1996)- 对观众心理暗示转场

(注:此段文字和电影截图可能引起您的不适)

《猜火车》要讲的这段戏让本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主要原因是它太恶心了!这段恶心甚至能让我们忽略恶心之后的那段清新感觉。事情是这样的:男主人公内急,找到了全英格兰最差的厕所,不幸上完后发现自己嗑的药掉马桶里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掏马桶,就这样,整个人活生生拱进了马桶。

之后奇迹出现了:主人公通过马桶游进了一片纯净的海洋。

如果我们把主人公寻找后的那纯净的光和水以及两剂水晶般的药当成结果的话,那之前的脏厕所便是这个结果的“转场”。

如此我是这样来解读这场戏的:一个年轻人,想要通过“药”来拜托这个“屎”一样的世界,找到纯洁和光明。

显然,导演为了让我们体味到这个“瘾君子”的感受,不惜直接用视觉来干扰我们的心理,让我们生理上产生不适,之后再帮你解脱出去。

★ 相关阅读链接:抵触《猜火车》?证明你已上了生活的毒瘾!/「视频」10分钟看懂这部很多人20年才看懂的《猜火车》


8、《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 情怀式转场

一位母亲在失去自己孩子后,三年无法走出痛苦阴影,最终踏上列车,重返那个自己无法面对的城市巴塞罗那。

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这个短暂的过场里,导演用到了一个隧道,一首动听的音乐,以及一组巴塞罗那的城市空镜头作为转场。

链接在这个过场两端的,一个是光鲜的中产生活,一个是粗鄙下贱的底层边缘社会。

然而我在观影时却丝毫没有落差感,反倒一种惆怅、怀念、伤感的情绪涌上心头。仿佛卸掉了压在自己肩上的一个大石头。

本人从未去过西班牙,更别提会对那里的城市有什么情感了,产生这样的观影感受,跟导演的这种“情怀式转场”是分不开的。

★ 相关阅读链接:要了解西班牙,先从大导演阿莫多瓦开始吧!


9、《穆赫兰道》(2001)- 进入梦境

《穆赫兰道》的开端始于一场画面诡异的舞蹈场面,伴随着一个年轻女人和一对老夫妇的剪影叠加;

随之舞蹈音乐消失,镜头转至室内某卧室,一片死寂,我们看不到人,但能听到画外沉闷的喘息声,那是一种深度睡眠的声音;

镜头缓慢移动,至床上的枕头,继续推进,直至枕头填满整个屏幕,加上那酣睡声;


屏幕淡出,黑屏,一个“穆赫兰道”的模糊字牌进入画面,伴随着阴暗压抑的弦乐。

在我看来,这个简单的转场非同小可,它应该被列入电影史史册,原因在于它正式将转场的作用上升到了参与电影解读的层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看明白这个转场要预示的东西,那么可能会导致我们整部电影都看不懂在讲什么。

那么这个转场到底揭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一段诡异的舞蹈加剪影,一个空寂的卧室和推进枕头的镜头,一阵画外的酣睡声,这就预示着导演要带你进入人物的梦境了。

(值得注意的是:《穆赫兰道》的这个梦境可不是文学故事意义上的梦境,而是弗洛伊德梦解析式的心理学梦境。)

★ 相关阅读链接:终极烧脑电影《穆赫兰道》深度解析/什么电影能让你一口气看五遍,就这部《穆赫兰道》了!/大卫·林奇和他的“《双峰》神话”/盯了数月才敢读的怪书:《双峰:神秘史》/他作品阴暗却真实,像掺杂了记忆的梦魇


10、《太阳照常升起》(2007)- 中国式转场

最后用姜文的这部《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一段转场来结束本文吧——男孩儿去接人,半路被众小伙伴喊着去河边看奇怪的事——一套女人的衣服顺着河流飘过;

一段吉他伴奏的梭罗河之歌响起,镜头转至1976年夏,一个男人拿着吉他在弹唱。

一条河、一首歌、一套衣服,串起了不同时空下的人。

这段转场让我想起了那首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民国学者吴经熊曾写过《唐诗四季》的文章,其中把这首《春江花月夜》列归“夏季”;这部《太阳照常升起》也分了春、夏、秋、冬四篇章,刚好这个转场也是为1976年的那个夏天过度的

又刚好,我在看这个转场的时候想到了那首诗……嗯,这大概便是共鸣了吧!

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小的电影转场,竟蕴藏着如此多的惊喜与魔力!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谈谈电影里的“长镜头”
 电影是怎样对观众进行意识强加的
 我们该怎么给电影打拍子-谈电影节奏
 电影的“文学性”到底在哪?
 “电影发展史”即是“电影空间的扩展史”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