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证明,脂质纳米颗粒(LNP)在小鼠体内具有高度炎症性

 医诺维 2021-09-14

脂质纳米粒(LNP)是一种载体,可保护mRNA分子不被降解,并帮助细胞内的传递和胞内外泄,在辉瑞/BioNTechModerna目前使用的核苷修饰的mRNA-LNP疫苗平台上,用来抵抗SARS-CoV-2。这两种疫苗在对T滤泡辅助细胞(Tfh)的有效支持和临床前试验中观察到的保护性体液反应方面优于其他疫苗。

虽然LNP在这些疫苗的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尚未评估这些LNP的潜在炎症性质。此外,在疫苗的人体试验中,据报道,副作用通常与炎症有关,如疼痛、肿胀、发烧和嗜睡。

因此,需要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分析LNP的炎性特性并了解其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作用。

2021年3月4日,在 bioRxiv 预印平台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了,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证明了脂质纳米粒(LNP)的炎症性质

在对小鼠进行皮内给药后,观察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多种炎症途径的激活以及各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当鼻内递送LNP时,观察到类似的观察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鼻内接种相同剂量(10μg)的LNP(与皮内给药一样)可导致小鼠高死亡率,大约80%的经治疗小鼠在不到24小时内死亡。研究人员发现LNP的炎症特性并不是特定部位的。他们观察到组织内传递后,快速扩散、分散和分布速率。

研究人员认为,由LNP诱导的炎性环境可能部分归因于人类中基于mRNA-LNP的SARS-CoV-2疫苗的副作用,并且可能归因于其报道的引起保护性免疫的高效力。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指出,与其他佐剂相比,LNP的炎症性质可以解释其强大的辅助活性及其优越性,以支持诱导适应性免疫反应。

正如预期的那样,在用Pfizer/BioNTech或Moderna疫苗肌肉接种后,在小鼠皮内接种LNP导致热原-IL-1β/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β的分泌。

研究人员进行了基因集富集分析,以了解专有LNP给药后炎症级联反应的途径。所观察到的激活TLR通路,以及上调炎症组分。与此一致,接种LNP后,流式细胞术数据显示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死亡。

总的来说,LNP引起的强烈炎症环境,加上抗原呈递细胞外疫苗衍生肽/蛋白质的呈递,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并加重副作用

研究表明,皮内接种LNP可诱导小鼠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技术表明,单独的LNP或与对照非编码多胞嘧啶mRNA结合的LNP在小鼠中具有高度炎症性。

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表明,临床前研究中使用的LNP在小鼠皮内或鼻内给药会引发炎症,其特征是白细胞浸润、不同炎症途径的激活以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人类中由mRNA-LNP疫苗触发的炎症反应的确切性质,以及与小鼠的炎症信号有多大的重叠。

论文链接:

https:///10.1101/2021.03.04.430128

文末福利

医诺维-让科研更简单!

评审指导 语言服务 | 格式化处理 | 选刊指导

基础实验方案设计 | 进阶定制化实验方案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定制化设计(RCT、RWE) 

项目设计指导 项目调整优化 | 项目设计评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