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向阳】彩色向阳话古今

 文化宁海 2021-09-14

向阳村位于长街镇东部,地处东海之滨的三门湾畔,东邻岳井洋与象山县隔海相望。该村交通便捷,贯穿着沿海南线大动脉,距宁海县城约36公里,村靠伍山码头,轮渡直达石浦渔港,是浙东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全村有后阳村(以前叫后洋村)、外塘村、塘岸头村等3个自然村,人口1190人,辖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0亩,养殖水面1300亩、山林300亩,森林覆盖率85%。

境内有国家级4A旅游景点“伍山石窟”、象宁抗暴游击队遗址爱国教育基地、道士岩、石戏台(已毁)、山上公园、伍山码头、岳井洋现代渔业养殖基地等景点。

向阳村依伍山、傍东海,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大气、水质、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在中国堪称一流。

走进向阳,

感悟着曾经的沧海桑田,

感恩于今天的太平盛世。

抗暴遗址

后洋村,现称后阳村,有着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先烈曾在这里留下串串足迹,洒下满腔热血,1948年在向阳村道士岩公开打出“抗丁抗粮”、“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口号,收缴了后阳、松岙、伍家屿、缆头等地地主富农的枪支,同年11月22日,在道士岩正式宣布成立象宁人民抗暴游击队史中平任政治指导员,赖在生任队长,成员100余人,指挥部设在村内赖在生家的大院,领导象宁边区人民开展“以抗丁抗粮、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为中心任务的革命斗争。

期间,陈照华、盛城、朱正芦、潘万火、蒋大奶、李忠贤、杨洪能等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段革命斗争史在象山、宁海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它真实记录了当年艰苦的战斗历程,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放光芒。2004年,长街镇人民政府修复了该遗址,并立碑纪念,成为长街镇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向阳村以“伍山石窟”为依托,整合文化历史风景景点和现代农业设施旅游观光农业园区,设计打造一条以旅游观光、娱乐、休闲为主题的步行、自驾游线路,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吃、喝、住、游、玩一条龙服务。

2004年,塘岸头和下长山一带的群宕,进行旅游开发,石窟区的海拔不足100米的低矮山丘,从南至北定名为石兰山、聪明山、不周山、道士岩、松岙山等“伍山”,伍山石窟一时成为“东海一绝”。

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开业十年多来伍山石窟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目前村里已完成了第一期山上公园开发和引进一家种植采摘葡萄为主题的农家乐,长街镇二届“蛏子节”均在此举行。

来源网络

向阳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长街附近区域及宁海的三产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环境保护和当地发展的双赢。

伍山石窟国家矿山公园,由14个洞窟群组成,核心区面积3.17平方公里。采石岩性为典型的中生代火山空落相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灰岩。风与鸟兽将种子带入洞窟,野生花树藤萝援壁凌空,风姿各异。

隋唐以来,大自然与古代工匠共同创建了艺术家难以想象的神奇壮美世界。800多个形态各异的洞窟,有的形如巨钟顶如履锅,四壁如桶;有的形如古代军旅帐幕,长崖峭壁,洞窟上下相叠,左右相通,洞洞相连,洞洞生奇,曲折回环,幽深莫测。

伍山石窟是中国沿海保存最为丰富完整和典型的古代采石矿业遗迹。现存大量的台阶、排水槽、软桥、硬桥、石横梁、凿铮针、裁料和古代石匠留下的文字遗迹,清晰地反映了保存完好的当时开采场景和古老的采石工艺。其科学和巧妙统筹的采石技术,具有很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伍山石窟是少有的海滨石窟,游人在石窟探秘的同时,还可尽情享受吹海风、观海景、抓海产、尝海鲜的乐趣。

让我们下期一起去

探索神奇的采石文化

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长亭盐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在港头,大观三(1109)徏今地。”  旧场基港头,即今水车、越溪两地,境跨白峤港两岸。当地海游澨山陬,地狭卤淡。故而北宋时东迁长亭。       

当时长亭盐场很有名气,此后,由于这里台风较多,时时吞噬盐滩。可不屈不饶的长街人民,一辈又一辈坚守在这里,毁了再修,修了被毁,毁了再修,一直坚持了近千年,可规模越来越小。名字也不断更换,从长亭盐场到五七盐场,变到红卫盐场,最后到伍山盐场。      

来源《长街镇志》

为了提高盐的产量,更好地服务宁海人民,1966年始建伍山盐场,盐场地处伍山乡东南,东濒岳井洋,北起松岙闸,西与下长山村农地接壤,南隔园山闸与长街盐场毗连,生产面积为1055亩。     

1997年8月18日遭特大台风袭击,原修的标准海塘岸全部冲毁,因修复筹资困难,盐场租给了养殖个体户。如今村民们为了发展养殖业,盐场规模才逐步萎缩,但晒盐仿如一门手艺还保留在一些村民手里。

向阳村靠海处,后来建成一座坚固宏伟的标准海塘岸---海上长城,守护着坝内鸟语花香的恬静生活。坝外海涂有驰名海鲜,坝内水库有丰富鱼类,大坝、海上长城、大海涂、大水库、胡陈港大桥、青珠山连为一体,是一处别具雄姿的观潮、垂钓、品鲜游玩胜地。

海上长城 · 现标准海塘岸

盐场转型为养殖场后,向阳村的养殖户过着观潮汐而“赶小海”、“出小海”的日子,出海之前,女人晒网缝网,男人老酒濯濯小海鲜沽沽,悠闲而富足。

“赶小海”是说退潮时去海边或礁石之间逮螃蟹、捡海蛳、捞海菜、敲牡蛎等,一个提兜、一把小铲、一根撬棍就能搞定。

“出小海”是说涨潮时开出渔船进入深水区,张开大网连拖带拉收获满船,这时大大小小的虾兵蟹将一箩筐,往往是捞出鱼儿清蒸或红烧,其他小海鲜则一锅熟。吃不完的呢,晾干存起来慢慢享受海的鲜味。

潮涨了,潮落了,向阳村渔家人的日子就在这潮涨潮落中品味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他们称这活儿为"网潮"。

1951年长街沿海船舶停靠埠头众多,一一数过来共有19个,现大部分因车岙港、长亭港、胡陈港的堵港而废。今船舶停靠埠头只留有8个。

而位于后洋村的红卫塘码头(也叫松岙码头),成了宁海长街与象山石浦、大塘的交通枢纽。如果没有这个码头,长街人去石浦需绕“泗洲头”行许多路。因此这个码头自古以来方便了远近的百姓。

在解放前,此处便有埠头,渔家小船在摆渡,为那时步行去象山的客商提供了诸多方便。解放后,政府筹划修建了此码头,并用机动船摆渡,只能载人,不能载车。

1995年国家计委批准后,又重建此码头,用上了500吨级渡轮,每20分钟左右便有渡轮往返,渡轮能承载车辆三十余,载人荷载408千克/平方米。可以载车马,大大方便了来往客商。

现如今来自上海各地的自驾游旅客都喜欢在红卫塘码头直奔石浦尝海鲜、沐沙滩,宁海城区如太平洋等饭店直接驱车乘此处渡轮去石浦运载海鲜,繁华了宁海的餐饮业。

捕渔业发达的石浦像个“小香港”,促进了经济贸易。有了这个码头,诸多的长街人(特别是伍山乡民)、宁海城区人,可以去象山“担海鲜”做生意。彼时,长街这一带方圆的村民成群结队“摆渡”去石浦“担白蟹、担带鱼”,丰富了农家的小菜。自古以来后洋村一带的村民赶集喜欢上石浦,吃穿时髦也与这个码头息息相关⋯⋯

彩色向阳---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订符合向阳村新农建设发展的规划,确保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实施自来水改建项目,解决后阳村122户村民用水矛盾;结合“三改一拆”工作,整治、拆除村内废弃房,实施道路两边、关键节点和重要场所的环境提升工程,靓化村庄面貌。

规划前后对比图

🔱项目带动,建设村庄文化阵地。采用“财政补一点、村民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建造新的文化礼堂,将其打造成为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

在建的文化礼堂

🔱卫生整治,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发动村民参与村庄保洁,创建美丽合格村,让路面无垃圾、河面无漂浮物、田间无废弃物、庭院无乱堆放。

素材提供:长街镇 · 向阳村

创作团队:文化宁海 · 怡心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