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海之声】宁海篾作

 文化宁海 2021-09-14




请点击视频欣赏宁海篾作

篾作调

黄坛篾席逐步簟

魏家矮椅张辽篮

脚箩出勒上辽岗

秧帽要算溪旁徐

糠筛米筛枧头出

扫帚筲箕张家山

宁海篾作

宁海一直流传着,“东门漓卤溚浆,西门拕棒夹枪,北门珍珠宝贝,南门瓜匏茄菜”民谣,形象地说明了宁海的地理特征与生活、生产及经济方式的关系。宁海,背山面海,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山区森林覆盖率极高,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体大多由西向东,面向象山港、三门湾,海洋性的气候直接侵袭到群峰山坡上,山体时常被朝云夕雾笼罩着。宁海又属中纬度西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四季分明,日光充足,雨水充沛。山体的土质肥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山体植物生长极为有利。至2008年,全县就有毛竹林208万亩。竹笋已成为宁海县四大林特业主导产品之一。出西门大多是山区,盛产毛竹,除了笋可供食用外,毛竹可派大用场,竹匠也就应运而生,俗称篾作,是宁海的传统产业。

竹编细作工艺很讲究。首先便是要选好竹子。按照传统,这个竹子需要深山里的野生竹,村子附近的烟火竹不能用,肥料施过的不能用。只有深山里4年以上的野生竹才够好够韧。选好竹子,要用篾刀劈出篾爿,然后过剑门,抽成各种粗细的竹丝。抽好的竹丝,用开水煮过,然后藏起来备用,不能见风,见了风,竹丝容易发黑。备好竹丝,就是繁复无比的编织工作了。竹编师傅按照脑子里事先想好的造型和花纹或自己绘就的图案,单调而又乏味地坐在那里编织。编织的动作几乎是千篇一律,两只手似乎只有一个姿势,在那里机械地运动。尽管动作单调,没有趣味,但竹编师傅的精神却始终要集中在手中的作品上,一旦恍惚,编错一根经纬,就前功尽弃,必须从头再来。

目前工业品的越见繁盛,在见证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遏制着一些有生命力的原始文明的发展。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的塑料制品,几欲取代农村原始的篾器。倡导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健康越发受到重视,毕竟生命才是最为本位的。许多塑料制品,总是让人们疑心其体质里隐藏着毒素。返璞归真,还是倾心于篾匠手制的生活用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最为关键的是:绿色,环保,养生。

精彩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