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家兄弟三造永福桥

 文化宁海 2021-09-14

作者:潘志海


人们说到做好事,就会说“造桥铺路修凉亭”。可见造桥是居于诸好事之首。

永福桥

宁海北乡最古老的石拱桥

大蔡古名象源,隋开皇年间(581-600)蔡氏定居,故名之。随后东山王相继定居,四周是赵山、曹坑、林家岙、李家山及梁坑等等,各氏皆已迁徙,但地名尚在,粱坑的红桃树山上尚有"唐朝坟“的墓葬群存在。如今的胡、孙、徐、潘各大族皆是南宋末年以后相继迁入的。

有人居就要有道路出入,何况里奉化的连山、大堰、董李,直至新昌的小将都会由此经过。从宁波奉化由尚田进入龚原,越花心岗,过牌门,犀牛山捣臼岙,翻过大猫岭,经小猫岭,就到梁坑,穿大蔡,过旗山岭(岭徐),进入里奉化,经董李就进入新昌的小将,这是唯一的一条古道。

因为长洋、深甽的溪滩太宽,水流汹湧,于古代而言,是难越的天堑,横山在未造水库之前几乎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这条古道上就是梁坑这一津口,仅靠上下两道水埠供行人通行,大蔡的水流较小,在狭口架上木桥,为了不使木桥在风雨中朽坏,在桥上建造棚屋,叫桥棚。

上桥棚至今尚存,下桥棚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公路通东亦徒留其名。

大蔡就成为宁海、奉化、新昌三县间的重镇,南北货交易的集散地,挑夫骡马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梁坑的水埠就成为这条古道上唯一的瓶颈。

所谓水埠,又叫登埠,就是一头方整的长石埋在缓冲的溪流中,人就迈着石埠过溪。上水埠在村上首的乌岩潭下,下水埠在山皇堂下,水埠的最大威胁就是溪水一涨,人与骡马皆难以道行。

阻在溪西的客人尚能返回大蔡,溪东的客人就无路可退了,长洋的水流更阔,猫岭险恶荒凉,毒蛇猛兽出没,还有妖魔鬼怪的传说,客人只能绻缩在山皇堂的岩石之下,有些因急事冒险涉水,被水流卷走而丧生的事每年皆有发生。一旦碰上暴雨洪流几日未退,客人浑身湿透,忍饥挨饿,苦不堪言。

梁坑在两宋之际曾有梁姓人居住在西边的"上梁坑”,据县志载,后迁到溪滨,东边在唐宋前是佛门古刹,所以现留下伽蓝殿、横山庵基、塔下边、冯湾庵基,西边有长春庵、庵基湾、立塔岩等故址。

南宋德佑年间,潘氏先祖五福公为了便于管理独山祖茔,迁入梁坑定居,经休养生息,人繁口多,一部分族人到溪东分居,祖堂公产皆在西边。

生于康熙五十八年的日源公,字其渊,配同庚邬氏。乾隆廿七年(1762),46岁的日源英年早逝。其长子仁乾公生于1744年,字维纲,年十九岁,下有三个姐妹,最小的弟弟仁坤,字维顺,号玉亭,年方七岁。

一家六口,男耕女织,虽生活艰辛,太夫人邬氏仍坚持招待因水阻滞留的客人。每逢雨后的黄昏,都要让子女去山皇堂看看,不但要解决吃与宿,而且要生火盆帮人将湿衣烘干,这样年复一年,母亲逐渐衰老,但仍然坚持招待来往的过客。

于是仁乾公就考虑造桥,经几次商量,一致认为凭一家之力要造一条拱形石桥,简直是难如登天,但全家一致认为,只要全家男耕女织,勤劳节俭,筹集资金,总有一天能造成的。好在当时人口不多,耕地、森林资源充足,从此仁乾公就努力劳作,精打细算,积聚财富,准备资金。

乾隆五十七年(1792),老母邬太夫人病重垂危,将二子叫到床前,嘱咐说,你们兄弟一定要同心协力造桥利人,在桥未造成之前,一如既往地接待过往水阻之客。

兄弟俩一面积聚资金、粮食,一面沿龙潭坑寻找方正的桥石。直到嘉庆十年乙丑(1805),选在岩潭顶、沈池洋庙下方造桥,认为西边桥有蔡家山伸出岩石作基,上有龙潭坑中冲出的一条支流可以抵消上流的冲击,桥下溪流转弯形成一个深潭,但未考虑到桥东的基地是开阔的沙滩,造成石拱桥后,如一条彩虹架在碧水清潭。

不料当年的一场山洪,大桥坍塌,兄弟俩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可叹的是多年搜寻来的桥石皆已被洪水急流卷走了。

仁乾公痛苦绝望之际又想起了母亲的临终遗嘱,在兄弟的坚定支持下,仁乾公又振作精神,春秋耕作,冬夏搞副业寻桥石,又整整筹备了十六年,到嘉庆二十年庚辰年(1820),分析上次失败的原因,又寻找桥址,几经考虑,选在乌岩潭下,认为上次的失败是桥架在潭的上首,西边的桥墩有乌岩保护,但又犯了上次同样的错误,忽视了东桥墩的冲击。

第二次造桥大家欢天喜地庆祝通行,不知是好事多磨还是上天有意磨练人的意志,第二年洪水又倒坍了,不幸中值得庆幸的是桥石皆散落在溪流的村前。

分析二次坍塌的原因,只考虑西侧桥墩的坚固,忽视了溪东。溪流经下桥棚,又汇集了一支从曹坑溪流下的分支,这时溪水突然右转,坦坦荡荡地经过村前,这就说明洪水来时,其冲击力偏重于溪东的左侧。为了使左侧的桥墩坚固,兄弟俩决定选在山皇堂下,正好有一块巨岩伸出,可作桥墩的屏障,勘舆家称作“眠驼饮水”。

道光三年癸未年(1823)仁乾公年已八十高龄,弟仁坤公亦年近古稀,兄弟俩动用全家资财,竭尽残年的全力,第三次造桥。

竣工时拆除木架后,仁乾公坐于桥下说:"我已无力再造桥,如果要坍,现在就坍,就让我死于桥下。”此后,每当山洪暴发,公就冲到桥边看着,决心与桥同存亡。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公89岁、弟77岁,同年去世,现在整个东村全是他俩的子孙,印证了"万事皆空,善不空"。

桥命名“永福“,意为永远造福于行人,此后仁家公在猫岭支流上造了一座小桥,名为“东福”,又在里奉化的流梁坑造了一条小桥,名为"西福”,这样三福桥彻底解决了这条古道的顺利通行,南北货得以互相交流。

追忆

红尘滚滚,岁月匆匆,历史的车轮飞越时空,沧海桑田轮回交替,当年骡马成帮、人群结队的繁忙古道,仅留下从长洋岭顶穿越大小猫岭不足三公里的一段,却又被芦苇荆榛重重蔽掩。

东福桥无人问津,西福桥被历史的尘埃深深掩埋,永福桥忍辱负重到一九六七年光荣退休,他披萝带荔悠闲屹立于溪水之上,铃铛声随天上的白云飘去,喇叭声被溪上的清风送来。仰望苍穹黑雾弥空,白云苍狗,俯瞰桥下被月光幻出了圆圆的洞门,洞中却是清泉被污水覆盖,神龙与凡鱼混杂,好在五水共治下,又渐渐恢复青山绿水了。

永福桥记

微信号 : zcf106zcf

编辑:万卷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