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教儿子编故事:稻子,十兄弟,聚宝盆

 左手作文法 2023-01-05 发布于浙江

【一】

10个编故事的方法讲完了。旦旦刷牙、洗脚的时候,我在旁边问问他,他基本上还记得方法的名字,也记得相对应的例子。即使忘记了,稍作提醒,他也能回忆起来。

今天早上,我给他讲了两个民间故事:一是十兄弟的故事,一是稻子的故事。

十兄弟,是一个很庞大的故事群。我讲的这个是汉族的,《水推长城》,里边讲:“大的顺风耳,二的千里眼,三的有气力,四的钢脑袋,五的铁骨尸,六的长腿,七的大脑袋,八的大脚,九的大嘴,十的大眼。”

旦旦听到“顺风耳、千里眼”,就说:“这不就是葫芦娃么。”确实,动画片《葫芦兄弟》的创作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影响,一开始就是奔着十兄弟去的,但因为经费有限,就减成了七兄弟。能在不同故事间看到相似性,就是能力的迁移了。

在《水推长城》中,旦旦笑得最大声的,是大脚老八,他脚上扎了一根刺,挑出来竟然是一棵王椿树。可以想象他的脚是多么的大啊。

《稻子》这个故事比较少见,我讲的这个故事,是流传于广东翁源地区的一个故事。在1934年出版的、林兰编著的《相思树》中有记载。这些年,广东的作家一苇做过重述,可以在她的书中读到这个故事,比《相思树》中的记载更丰满。

我把《相思树》中的版本摘录下来,请你读一读:

稻子

古时候,稻子有足,会黑夜走上你家禾仓上去。你如果是在梦中,又把门闭上时,它也会唤醒你起来开门的。
后来有一个懒尸偷骨的人,黑夜好睡,稻子来了,不起来开门。它愤愤地回道:“今夜来到无门进,后日任你割脱我的头,千捶万打,也不回来了。”
自那天起,稻子不会自行回来,须待我们人类用镰刀去割,用手去打,用肩去挑,才能够回来。“一竹篙压一船人”,言之多么可恨呢。

这是很有想象力的一个故事。

水稻是怎么来的?在很多民间故事中,都与狗有关,或是狗去天上盗取谷种,九条尾巴被天兵砍掉了八条;或是神仙在昆仑山开会之后,请狗把谷种送到人间,在渡海时,狗身上的谷子都掉了,只剩狗尾巴上的谷子上了岸,所以稻穗像狗尾巴,所以狗可以享用米饭,它功劳大么。

【二】

在《水推长城》中,结尾是十弟大哭,发了洪水,“一下把万里长城给推走了。老妖秦始皇也被大水推到海里,喂了鲨鱼啦”。

讲到秦始皇,又有一大堆民间故事,或是跟孟姜女有关,或是跟悦城龙母有关。我最感兴趣的是,秦始皇有一根赶山鞭,鞭子一抽,山都得走。这也是超级有想象力的。

秦始皇的赶山鞭是怎么来的?神仙看到修长城的人很苦,就送他们一条细线,细细一条线可以轻松劳动大石头。后来这些线被秦始皇收去,编织成了赶山鞭,能够移山填海。后来,龙王害怕了,就派龙女偷走了秦始皇的赶山鞭。

在故事中,有赶山鞭的可不止秦始皇一个,比如二郎神杨戬也有,是玉帝给他的。吴越国的钱镠也有,杭州富阳富春江的鹳山,就是他踢来的。

“一天,钱大王赶猪路过贝山村,被官山挡住去路。他扬起手中的赶山鞭,就势一鞭,不料官山一动也不动。钱大王火冒千丈,用力又是一鞭,趁势一脚,官山山顶被踢得飞向天空,在空中呼呼旋转。不一会儿,这山顶变成一只鹳鸟,叫了几声飞走了。”

这鹳鸟,落在富春江边,仍旧变成一座小山,唤作鹳山。

【三】

聚宝盆,我想,我们都是熟悉的。

但要讲出一个具体的聚宝盆的故事,可以就不够熟悉了。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过一个故事。具体的情节都忘记了,大概记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乞丐,他有一个聚宝盆,样子是一个破碗。乞丐跟破碗,还是很配的。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地方,那里在造桥,可是桥墩造好就坍塌、造好就坍塌。他就把这只破碗丢了下去,桥就造好了。

我一直想找到这个故事,但就是找不到。

在浙江金华,有《通济桥》的故事,其中也有桥墩造不起来的情节,是因为龙神不愿意。所以桥神与龙神下棋比输赢,结果龙神输了,但他还是不愿意。最后,通济和尚抱着那棋盘跳下去与龙神论理(其实有献祭的意味),通济和尚舍了命,通济桥终于造好了。

在浙江诸暨,有《太平桥》的故事,其中两个桥墩的位置,就是两个乞丐往水中丢了两只草鞋的地方。

在福建宁德地区,有《聚宝盆》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钟大兴取出聚宝盆,盆上放个石块,轻轻地放入溪中,那盆子慢慢地沉下去,变成了一块块坚固的石墩,乡亲们便在石墩上架起了石板桥,人们来来往往再也不用发愁了”。

我从这些不同的故事中,大致拼凑出奶奶给我讲述的那个故事:这个人救了蛤蟆(或青蛙),蛤蟆送来一个破碗,是个聚宝盆,发财了,做了很多好事,却家破人亡,成了乞丐,临死前,看到造桥,老是倒塌,就把碗丢下去了。

救蛤蟆,得聚宝盆,这好心好报的故事,我读过两个:一个主人公叫黎崇德,来自辛剑、赵淑媛编著的《启蒙神话故事·聚宝盆》;一个主人公叫沈万三,来自褚人获的《坚瓠集·余集·卷二》。

沈万

沈万三贫穷时,有一夜梦见青衣百余人向他祈命。第二天早上,他看见一渔翁捉了百余只青蛙,准备爆炒。沈联想夜来一梦,感悟,遂用钱买了下来,放生于池中。其后,蛙声聒噪,喧鸣达旦,影响睡眠。这日晨起,沈氏前往驱赶,见青蛙环踞一瓦盆,颇为怪异,便顺手捡回,当洗手盆。某日,万三妻子于盆中洗手,无意间遗下一件小银首饰。不一会儿,只见满满一盆银首饰不可数记。又以其他金、银试之,莫不如此。于是方知此乃聚宝盆。

人有聚宝盆,相当于孙悟空有金箍棒,马良有神笔。据说,沈万三的聚宝盆埋于金陵城下,原因也是“筑金陵城不就”。但也有说法是,“沈万三将聚宝盆偷偷送到故乡周庄,投入了银子浜”。

沈万三的聚宝盆当然只是故事,与真实历史无关,民间奉他为财神,多了一层传奇色彩。我所好奇的是,“不就”,丢下一个聚宝盆就成了,这是为什么?是镇住了邪魅,还是利用了聚宝盆的无限复制功能?我记得,在奶奶的故事中,有了聚宝盆,桥墩还是在坍塌,但瞬间就有新桥墩……

你知道这个造桥的故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