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宁海】崔海峰旧文选

 文化宁海 2021-09-14

崔海峰旧文选

作者简介

崔海峰,自号觉隐。

一介之士,四十初度。多情空付二王帖,无事常登三宝殿。遐仰六朝七贤风骨,慕企十代九家文章,奈“海”口所出皆“峰”言疯语也。现忝任西店镇文联秘书长、西店镇文学协会会长。 

美丽宁波赞

东海茫茫,四明苍苍。

海岳之间,是我家邦。

舳舻相继,冠盖相望。

阜丰经济,星斗文章。

云路交衢,大港通商。

江北江东,丝路起航。①

霓裳飞袖,野产生香。②

三水汇源,一阁集藏。③

文懿弘毅,文正忠刚。④

天童禅韵,河姆曙光。⑤

海定波宁,日出东方,

东方既白,长歌未央。

注释

1:宁波在唐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2:奉帮裁缝名扬天下,中国第一件中山装即是奉帮裁缝王才运的杰作。宁波素以米香、鱼香、书香、墨香闻名,此处野产泛指土特产。

3:三水即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三江;姚江与奉化江于三江口处汇合后称为“甬江”,尔后奔入东海。中国佛教也是由此东渡传入日本。一阁即天一阁,现在宁波市区,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有藏书30余万册。 

 4:文懿即虞世南,字伯施,宁波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唐太宗谓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文正为方孝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波宁海人。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

5 :宁波天童禅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山,是日本佛教曹洞宗的祖庭。河姆渡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距今7000多年,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兰亭叹

会稽太守琅琊客,书成《黄庭》换白鹅。

日日随伴逐烟波,其中始得妙法则。

永和九年上巳节,群贤祓禊兰渚侧。

曲觞得咏卅七篇,将军结集序《临河》。①

纸尽笔落四座惊,六朝墨林顿失色。

明月入怀翩若鸿,清风出袖飘似鹤。②

酣来趁兴如神助,醒后复书却不得。

《禊序》妙墨冠绝代,付教子孙代代传。

七世衍至永师后,云门上人辨才得。

文帝三召终无果,萧生一计始有辙。③

《禊帖》由兹归帝家,殉随昭陵云关锁。

世人从此不复见,神龙定武勒中摹。

兰亭美名千秋载,右军圣德百代歌。

注释

1:《兰亭序》又名《临河叙》、《禊序》、《禊贴》。

2:“明月入怀,清风出袖”皆古人赞王羲之书法语,真真绝妙之喻。故引之。

3:《兰亭叙》至智永禅师圆寂后传于其弟子辨才上人。太宗得知,三次召其献宝,均未果。后为萧翼设计献于上。太宗殡天,禊帖从此殉葬昭陵。

绍兴纪游之咏兰亭

东吴赤壁晋兰亭,

青史历来负盛名。

自古多少墨骚客,

慕循圣迹到绍兴。

沁园春●同学餐叙感怀

周末,瑞军兄约余赴甬访师,甫抵。乃知是明宝兄招宴琦叶、钱琴、瑞军、端亮、高定、雷达等在甬诸同砚,余系不速而至,愧煞!违阔多年,或仕或商,俱已春风拂面,唯余清淡依然。席散,转至K歌,余甚恶灯昏酒暗世界,奈何难违盛意,陪坐至深夜顺车方归。爰以小词答谢诸砚兄。

白驹过隙,苍狗浮云,似水流年。

喜违阔初聚,不复先时,旧貌重见,换了从前。

轻車宝驾,飞觥交错,仕商道意得志圆。

纵须酒,人生得意耶,逆龙行天!

遥及廿一年前,似懵懂虚泛掷时年。

叹不谙常故,难解世尘。

桃源往返,烟云流连。

吴山楚水,今是昨非,惊心何妨梦残?

恣游处,任烟蓑雨笠,竹杖芒鞋。

月夜悼外翁

外翁逝于甲午年十月十三日丑时,既日开奠,进是篇。

晓晨之月阴兮,凛若冱霜。①
中夜之丑风兮②,肃肃凄沧。

绕床之儿孙兮,泣血稽颡③。

大德之清魂兮,往归西方。

龆齓④失怙⑤兮,四顾仿偟。
数米量柴⑥兮,饥寒无常。
恺风友悌⑦兮,抱蔓棣棠⑧。

尊萱生孝兮,侍药奉汤。
弱岁立户兮,玉折杏殇⑨。

胼胝⑩以劳兮,俭素为纲。
德及远近兮,仁及糟糠⑪。
温恭敦信兮,人寿家昌。

殊深轸念兮⑫,涕零雱雱。
从兹绝弃兮,生死茫茫。

花雨弥路兮,瓣瓣心香。

翁兮翁兮,千古芬芳!
翁兮翁兮,山高水长!


注释:

1、冱,hù 寒冷。
2、丑风:丑 ,可恶也。喻风的凌烈。
3、泣血稽颡: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
4、龆齓:tiáo chèn, 垂髫换齿之时。指童年。
5、失怙:怙恃为父母之代称。失怙即丧父。
6、数米量柴: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指生活穷困。
7、恺风友悌:自己的仁和能与兄弟相友爱 。
8、棣棠: 喻兄弟。
9、玉折杏殇:女人早逝谓玉折,婴儿夭亡谓杏殇。10、胼胝:pián zhī,即老茧。
11、糟糠:共患难的妻子,此处也可喻家人。
12、殊深轸念:非常悲痛地怀念。语出宋苏轼《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驾言未息,轸念殊深。特致恩颁,以嘉勤瘁。”

壮士行

己亥岁暮,楚地疠疫横行,沴戾随人潮迅及全国,一时羁旅绝迹,舟车离停。人言“瘟”错“鄂”,见楚避舍。危急存亡之际,雷音震动。钟院士身先易水倒挽狂澜。抗疫志士辞亲陈命慨赴疫场。慷忾之气,豪荡长空。见之者心恸,闻之者动容。钦佩之余,爰此遥寄。

九州腊尽起风雷,谁知瘴云断汉阳。

未免恶涛恣凋瘵,不使商旅到瘴乡。

晴川上,民有殇。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朝暮夕独叹伤。

君不见妻儿子母拥黄昏,离歌无言恸断肠。

乾坤有倾折,安得猛士济苍茫?

郊市日萧索,谁提三寸炳锋光?

霹雳一声雷音荡①,千军抖擞征衣裳。

誓为生民张性命,慨赴疫场倒慈航②。

输肝剖胆合众力,调遣“雷火”③镇魔狂。

中有一人字南山,本是颐年白发郎。

壶悬杖头挑日月,天应分付肩岐黄。

强心一剂千金方:深居家,勤护养。慎接触,休惊张。

含光混世岂为名?将此深心战卒戕!

惟愿“南山”松不老,使我长倾万岁觞④。

注释

①子年元日,党中央号令全国同心抗疫。

②佛教谓觉者自觉后度人离苦得乐为倒驾慈航。

③指军民抢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收治病患。

④谐借钟院士名“寿比南山”之意喻祝国寿民强。

题《春波飞燕图》

前日,与同学玩笑,曾有戏作。兹取之一二,圆成此文。世存无此图,图在幻象中。文中人事皆为虚置,若有合契,纯系天假,偶有借喻,亦无关影射,尚希鉴谅。

燕剪江波漾心田,蝶戏春花迷人眼。

孙家少妇闺中愁,凝眸低思扶玉栏。

回神弄帕起徘徊,云髻半斜钿钗偏。

王孙公子万万千,不及张郎遂奴愿。

言笑能使意念乱,音貌总教魂梦牵。

竹烟弥弥波月朗,香霭袅袅纱灯黯。

铺案张琴拨春调,陈席列鼎开肆筵。

云窗闺第迤逦开,罗裙妆成望眼穿。

花雨时节别君颜,屈指十年孤枕眠。

奴家少年貌似仙,翠袖红裙舞蹁跹。

霞袂飘举走龙蛇,鹂歌清啭动地天。

纵使流月无情催,十年细纹额上添。

犹存风韵另面开,夭桃紫熟别样鲜。

今朝与君期莺燕,倾饮倾歌终无怨。

月冷风轻盏依旧,嗔目哀怨低掩面。

由来男儿多薄幸,悔教当初死心牵。

自是青春懵憧举,岂因年少乱入怀。

月下倾樽回鸳梦,芙蓉帐里有誓言:

只作鸳鸯不作仙,生生世世两相牵。

愿化玉燕营群飞,渌波轻漾绕梁间。

腊梅香●寄同学少年(二首)

上月,闽北浦城俩同学少女趁高考假隙来甬勤工。时值三伏暑天 ,静坐尚浃汗不息, 况乎展动作劳!然其兢业持耐有月余。同吾共事一周许,感其心志。爰赋二阙寄赠。

(一)

少年不坠青云志,

千里勤工,趁此假隙。

无畏浊界自撢持,

三伏时节,斑斑汗滴。①

励志寒窗勤衍习,

心及家国,学并中西。②

放眼青山万千里,

且待明朝,笑看霞起。

(二)

即赴院校启新征,

万千气象,花雨缤纷。

清清世界沐春风,

白水鉴心,不动纤尘。③

文江学海任掀腾,

笃行力学,好堪重任。

横流沧海立昆仑,

干霄凌云,莫凭长风。

注释

①:结薪时,示余账本,汗渍历历可见。笑言:初来时乍有堕入炼狱之感,日久惯矣。

②:勉其学习须兼顾中西,文理并修。他日若远涉重洋也应眷念故土,恩报国家。

③:清清世界意喻为院校之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双屿小记

双屿亦名双山、仙人墩,顾名可知乃二丘耳,传为仙人驰担而成。出石孔东行下岸二里许即至,双屿之奇特也在于此,历来渚屿鲜有如此近岸者。

环丘皆海,双峰相峙,不过百余步,前屿远岸,后屿近堤。后屿周匝皆绝壁,游履只得止步于渚脚。经日潮没,浸漫处寸草不长,苍岩癣驳。岩上有 “双屿仙风”四字,为沙文若先生手笔。

前屿有庙,庙神司管一方海静涛宁,水波不兴,故而香火弥久不息。庙后有小迳,仅纳一人负势而上,直至峰顶。先前峰左有古松,松冠如云,苍翠朴茂;躯干虬结螭蟠,宛若倒挂游龙倚绝壁,惜奈近年乏善滋养,早已荣秀不再!

曦明潮起日,沿波苇航可达。是时,丘列海中,朝霭弥弥,青风习习;云波轻翻,烟涛微涌;兰舟漂泛,飞鸷翔起,虚无飘渺,若隐若现间,恍似海上仙境。

夕暮潮尽,缘滩踏沙而行,尔刻,天朗海旷,残波粼粼,平沙漠漠;飞鹭落滩,云鸥相逐;稚童嬉逐,燕侣相依,斜晖残照下,如置身于诗情画意中。观此景焉不令人心荡神怡?

双屿之美,趋步即景,追笔难尽。无愧乎吾乡第一胜景之美誉哉!

四序快意图

近读,时人拟金圣叹笔意所作《岂不快哉》数文,痛快之余亦仿作四则,然余作之图景多为瑶想也。

一、春日和煦,阳风拂面,山色空明,湖光潋滟。清净云天,柳亸莺娇,自在社燕翩旋穿度;花飞蝶舞,留连风鸢腾凌翻翔。青草池塘,烟条雨叶,三两行白鹅振翅逐波;蛙鼓鳞萃,七八个银鹭游集嬉栖。细柳堤岸,红歌翠舞,燕侣偎坐濯足漾波,耄安稚嬉,黄发对枰扬臂敲子。尓时,携同妻儿老少缘堤彳亍,顽子蹬轮飞踏,一如疾风流影,累极,方气喘如牛瘫倒行前,尽极天伦。斯情斯景,岂不快哉?

二、六月,炎阳赤地,正心神慵懒,坐卧不宁时,窗外已是流云叆叇,继而蔽日遮天,狂风骤起,随之乱雨如筛糠倒豆般四处蹿蹦,敲窗捣户。不时,风云际变,霁青初现,炎氛尽扫,人亦乏困顿消,独步入山,只见峦岫苍蔚,山光如洗,林霭沉凝,嘉树葱曚,积潭游鳞,川流如注。置身其间,纳新吐故,遂尔心尘尽涤,神清气朗。如是情形,岂不快哉?

三、月洒西江庭,花满东篱园,残荷疏横,竹影流空,树间羞花绰绰,波上印月朗朗。择一临水台榭,邀三五好友焙茗坐饮,趣兴妙谈。忽地洞箫一曲和风趁波遥遥飘落,侧身引耳似游丝,似飞絮,时断时续,或清咽,或沉寂,若有若无。如是情景,怎不令人逸兴云飞,心神沉醉?

四、冬窗半剪梅,雪案一缕香。屋外朔风凛凛,斋内春意融融。围炉静坐空斋,案头豆灯一盏,简册数卷。闻得清净妙音,或法帖摹碑,潜心晋唐;或寻诗觅句,寄意幽远;或展纸铺毫,游兴云烟;或阅经诵典,觉证大千。纵是斗室徘徊,亦自快意无边也。

绍兴纪游之访鲁迅故居

秉执秋毫扫千军,

信凭巨手护乾坤。

怒向闇敝启烛明,

勇教碧血化赤诚。

良《药》治痼难治愚,

《呐喊》觉世亦觉人。①

百年永忆孺子牛,

千古不朽民族魂。

注释:

①《药》、《呐喊》皆是鲁迅文章。先生早前东渡学医,一日,银幕现俄寇杀志士,围观国人皆冷眼漠视之情形。经此,先生顿悟:医药可除肤痛,难治愚蒙,唯以至言方可觉唤国人,兹始弃医从文。

天台纪游之自度曲●圣僧赞

蓬头、败衲、破扇,

嘻笑、惺眼、云行。

口口耶般若汤,

声声儿柳梢青。

来去自花花世界,

度化着芸芸生灵。

醉醺醺倒街卧巷,

疯癫癫“叛道离经”。

世人皆笑和尚癫,

我笑世人分不清,

和尚修心不修口,

他人修行不修心。

天台纪游之鹊桥仙●礼国清寺

辛卯上巳日,时维清明,与回澜社同人偕游天台、石梁。饭毕,顺途参谒济公故居,归来成阙数首,爰以纪之。

一弯杖泉,满庭隋风,阅音修篁丛丛。①

鹂啭深处渡双涧,鱼乐国中得智通。②

寺成国清,释藏圆融,法乳流贯西东。③

一心三观承妙旨,五时八教是法宗。

注释

①杖泉:寺左有泉名“锡杖泉”。隋风喻指镇寺国宝——隋梅,相传为隋代灌顶大师手植,至今已逾1300多年,依然疏枝横空,暗香浮动。

②鱼乐国:位于寺西南,为董元白手书。

③寺成国清取其“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国清寺为日本天台宗之祖庭。寺中有赵朴老书《法乳千秋》塔碑,详载天台宗东传日本经过。

辜振甫先生西归,闻之有感!

辜公西归兮,同悲戚,

血脉相承兮,情依依。

念国念家兮,促和议,

叹我宝岛兮,尚分离。

期吾台胞兮,振奋起,

两岸手足兮,共发力。

中华复兴兮,大统一,

慰我先祖兮,酹公祭。

云淡秋空●思朴老(三首)

夜阑,抚读《无尽意斋诗词选》,泪若泉滴。转瞬朴老示寂十年矣!哀成三阙志念。

(一)

手抚遗篇,掩卷追思,潸潸泪涌。

十九年前,初见法书,发心追崇。①

法法缘证相通。憾无缘亲近元公。

矢志求索,笃志求证,不改初衷。

(二)

谦谦佛子,渊渊觉士,如如不动。

学究天人,闳识孤怀,庸中皦皦 。②

定倾十年坏空。③无畏觉道劫波重。

菩萨道业,誓愿无尽,行愿无穷。④

(三)

梵门维摩,⑤诗赋鸿硕,翰笔从容。

星斗文章,妙笔香花,⑥渊穆隽永。

清澄宇、续佛种。慈悲力、扣和平钟。

流水落花,明月清风,无迹无踪。⑦

注释

①:余初中时,乡土气教材《爱我中华。爱我浙江》扉页上有公题范文正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墨迹。初见惊为叹服,始立志发奋临池。

 ②:庸中皦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皦皦,铁中铮铮也。’意为出类拔萃之人物。 前“皦”音bI后“皦”音tong 。

 ③:十年文革浩劫,佛法泯灭,诸相寂空。公暗擎慧炬,续慧佛命。扶定危倾于一时。像教今日之辉煌,公居功至伟也。

④:菩萨即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之这人都称之菩萨。佛菩萨发心要下世渡化众生,今世不成,转世再来,及至愿成。

⑤:维摩即维摩诘佛教早期著名居士、在家菩萨。

⑥香花此喻为对人民有益的言论或作品。

⑦:朴老遗偈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水流不断,花落还开。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清风明月,不劳寻觅。”

陆爱国先生饮后作书歌

甲午上巳日,甬上名彦陆爱国先生造访空斋,予作陪。惊见先生饮后作书有电掣风驰之势,摄人心魄,归来半月后成此。

先生豪气干云天,
穿肠三斗始绵绵。
酣目微睁兴顿起,
云袖一挥霞满天。
飞翻腾挪猿攀壁,
蟠屈弹伸龙吸川。
君不见飞雨欲来气如山,卷挟风涛过险滩。
君不见断崖崩石豗如电,砚浪迸溅桃花笺。
乱云飞渡,何处是春山?
列缺霹雳,虚空横素缣。
旁汉侧目嗤笑:一片狼藉遍地疮痍,
高士停睛叹曰:十住熣灿满目烂然。
遗珠不因瑕掩瑜,
爱国岂嫌箴与砭。①
我叹先生风流意,

索尽枯肠献此篇。



注释

①:是日,先生作字六幅中有四幅皆落字,行款时却因此而生色,自嘲为“落(甬音“笃”,煞是好听)字先生”。先生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也。

访广德寺(二首)

乙未秋,与阆风社吟友访广德寺,有师先引瞻舍利,后游文化苑。苑有佛像、供饰皆宝物。然深院重门,非显贵者莫入,今日得见,始有喟叹也。

(一)

访广德寺之文化苑

五彩金刚素如来,

青花供鼎珐琅胎。

深深庭院重重锁,

今为寻常次第开。

(二)

访广德寺之佛舍利

三伏九叩圣中圣,

亦步亦鞠天上天。

但借如来与愿手,①

甘霖引注向人间。

注释

①与愿手结与愿印之手相也。又曰施愿印,满愿印。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也。为宝生如来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等本誓之标帜。求闻持法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下垂,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摄真实经曰:'第三结施诸愿印,舒右五指仰掌,想从五指间雨如意宝珠,众生一切诸乐皆令圆满,是印名为能令圆满一切众生所爱乐印。’大日经疏十六曰:'与愿手,舒指仰掌向下流注甘露水。’

头江口

沧波依旧岚峰远,

欸乃一声去不还。

裂破金瓯谁过错?

梦痕深处是家山。

注:团船头江口为蒋介石先生离乡前最后落脚处,1949年4月25日下午,公由此坐筏登太康舰而去,之后再未涉足故土。

阆风里

嵁峻香峰住云霞,

岭前村口洞仙家。

谁待千年阆风里?

依依镜水载落花。

拜观吕逸君夫子草书《静契幽兰》有作

逆来顺受涩中行,①

绞尽秋波始见筋。②

幻化云龙成气象,

笔从信手法从心。

注释

①此句一解为:夫子曾授我学书六字真言:逆入涩行紧收。二解为:赞叹书家不畏艰涩,迎难而上之求艺精神。

②夫子惯用绞转笔法,点画如老树枯藤。

星城赞

天风朗朗,海涛汤汤。垫涂而西,筑我家乡。

其地秀越,栖海连冈。其民敦勉,辨物居方。

咸物维新,戊午滥觞。起痿瞭矇,四十曰强。

双印交罗,云鸥徜徉。香岩琼苑,梅鹤伴香。

广德禅寂,佛骨腾光。紫溪洞绝,鱼龙栖翔。

蚝蛎肥美,细鳞鲜芳。阆风师表,山高水长。

海静波宁,日出东方。东方既白,长歌未央。

风云歌

春日晴暾兮,霭云停停。风抚之右,画梁燕新。

夏气骄桀兮,暮云娉娉。风揽之怀,烟壑流音。

秋水淹缠兮,纤云显显。风舞于野,鹤梦无痕。

冬霰厌浥兮,渰云冥冥。风喈之天,零露短晨。

杂记

尝记卅年前,初见赵朴翁书迹写真,端秀之姿直摄童心于未萌,至今凿凿。此予学书之端也。

然游于甲骨卜辞、砖铭造像,乃至素师千文、撝叔楮墨间浅尝辗转忽忽经年,期间也得甬上吕、林、陆、夏、王,闽南曾等诸师①明灯指路,终因生性散漫,根器钝鲁,未得要旨。

去岁,试抚蒲作英书迹,蒲书乍观如粗头乱服,满目狼藉。细究则是天机灿烂,珠玑朗曜。挥抚之余,身心顿快。

始信前人"书者,心迹也"云云诚实不虚也。盖闻集书之大成者,若钟太傅、王右軍、颜鲁公、苏子瞻、赵松雪、刘石菴,近者如弘一僧、于三原、赵朴翁、启元白无一不是学古穷今锦绣文章之士,历代前贤,概莫能外。可见技能取巧,学则丰神。二者固相得益彰,窃以为学尤重于技。有技无学则貌巧神离,有学无技,纵貌拙其神亦焕也。

丽日江山,岁岁不竟。人生如斯,艺事亦然。予当孜孜其间,如是方善莫大焉!

注释

①诸师即甬上吕益军、林邦德、陆爱国、夏军寅、王三五和闽南曾锦溪诸先生。

回澜社人歌

益公清尚寄心弦,矫似飞鹤入云天,苍如枯藤擒垝垣,净若白水贯林泉。
(吕益军,又名逸君,字若其人,人若其名,真不愧高逸君子也。)
曾斋雄笔迈古前,犹如猛龙过江川,铜铸木刻值万钱。
(王利华,号曾斋,在西店其题写匾牌、题刻甚多。)
焕公书法承家渊,《禊帖》日积纸万千,如律如法裁度严,恨不早生晋唐前。
(戴而焕,摹《褉帖》三千余遍,年旷日久,人书皆有兰亭气象。)
阿浩早岁师古贤,一去天台香火传,丹青水墨开别面,综析诸家发箴砭。
(刘浩,号半闲堂主人。前岁清明朝礼天台国清寺,余曾戏其:必得麟郎。岁阑果然。其书、画、论有独见。)

空斋屋顶辟良田,心空性空爱说禅,论地谈天有奇言,笔酣墨饱意绵绵。

(戴安定,号空斋,有慧根觉缘。其屋顶有菜畦,四时菜蔬不绝。书法犹爱鲁公《祭侄稿》,深得其神。)
三无盛名出少年,浮白载笔落云烟,侧睨云吞骂咧咧,醉后嚼墨纸上眠。

(三无乃孙科平,少岁书名远播。极嗜酒。某日酩酊,街肆中指碗大骂,路人避之纷纷。)

佩芳才笔堪蔡琰,简静淑雅似雪莲,裁翦云霞作诗篇,陔步鹂歌起翩翩。

(蒋佩芳,文姝也。能踏歌曼舞,能泼墨走章。)

满昌如僧入定禅,一笔一画不钩连,尽褪尘世火与烟。
(戴满昌,写字如老僧入定,不温不火。)

齐布唯嗜茶与烟,暇余写字供佛前。
(戴齐布,大宁寺首善,终日烟茶不绝手。)
增达桃李满乡园,砚浪飞溅桃花笺。
(王增达,善行草。)
如云卅载执教鞭,擘窠大字势喧天。

(戴如云,杏坛耕耘30余年。其擘窠大字有连天金鼓气势。)  
维真富藏不差钱,六朝墨林力争先。
(石维真,家富收藏,近年渐得书法真谛。)

永补磊磊有襟怀,清丽骨格出自然。
(戴永补,宁己吃亏,也不与人争分毫,书法秀雅清丽。)
不独六十犹光鲜,兜揣箸匙赴华筵,五分墨色素朝天。
(茅和统,不独斋主。善水墨丹青。王社长言:茅早年赴宴,裤后兜必揣箸匙。)

汝忠洒落好风颜,指端真力弥笔尖。
(戴汝忠,工颜楷。习字三年,即在县展上获奖。) 
志培飞歌舞蹁跹,书法初学柳公权。
(戴志培,工柳楷。偶尔也会轻歌飞舞。)
佩裕诚笃书亦然,朴讷淳厚态憨憨。

(戴佩裕,生性恬静,好集邮、书法。)
佳强生性爱养兰,蕙质兰心入其篇。

(胡佳强,喜养花、作书,书作有佩兰之气。)
位朝白手起家业,四十重拾旧时帖。
(戴位朝,早年即喜弄墨,廿余年后,重拾笔习字。)
飞腾名骄性却恬,翻腾笔墨师米颠。
(竺飞腾,取法米南宫,有独到之处。)
国弟六艺广涉牵,落笔潇洒似少年 。
(戴国弟涉猎甚广,六艺贯通。)
光义志笃才不浅,三日胜过三百天。

(戴光义,入社习字未逾年,初具面目矣。)

贤行仙姿一名全,玉袖生风笔妙纤。

(蒋贤仙,安定先生妻也。长年为先生牵纸添香,偶试粉笺,秀气逼人。)

道新志心方寸间,驰指游刃影毵毵。
(石道新,长年事治印。)

俞剑入笔似錾镌,援笔立就若烹鲜。
(俞剑,善烹庖。书追六朝,下笔举重若轻。)
永葵悬壶济世间,信笔涂抹度余闲。
(戴永葵,医师也,诊脉之余唯喜挥毫。)

华英书社一婵娟,洞仙大士现毫纤。
(姜华英,其工笔人物飘飘欲仙。)
国公意兴寄幽远,无声细雨润心田。

(石远国,曾患心疾,近年寄心翰墨,调养颇见起色。)

振老书画颐天年,不计工拙不计嫌。

(孙振宇老先生年届八秩,赋闲以书画自娱。)

娇君醉心《蜀素帖》,纵逸灵动风骨闲。

(胡娇君,颇好米海岳,健笔如飞,清丽畅达。)

观东孔思周情焉,果卉蔬菜翠滴涎。

(孔观东,善写虫草花卉。)

亦福年少手不凡,释子罗汉下梵天。

(王亦福,追风少年也。所绘沙门韵致生动。)

英仔天资出少年,及笄名题“兰亭”签。

(崔英仔,闻说其及笄之年便得少儿书法大奖。)

骏骁岂为驿程艰,清声雏凤胜苍鸾。

(戴驿骁,外秀。挥笔有大将风度。)

乞觉心香供佛虔,涛起回澜有深缘,浅希近求顽不悛。

(崔海峰,自号觉隐。)

栏目主编 | 西湖雨

本期编辑 | 平安

审核 | 浩海紫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