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经第一方,传承1800多年,只有1%的中医人知道

 天地人和00ksak 2021-09-14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以温中和胃,散寒降逆,且以清酒助药力而活血散寒。

现在剂量和服法


当归四逆汤:

当归12克  白芍12克  桂枝12克

细辛3克   通草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4枚

用水1600毫升,先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煮取药液600毫升左右,分3次于饭前1小时左右温服。每次经前服3剂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煎服方法与上相同,吴苿萸6克,生姜3片,只是要用水800毫升,用清酒800毫升煎药。清酒即清沌的陈米酒。

医案

   
万某某,女,22岁。患者经来腹痛已有5年之久,曾服温经汤及调经诸药,收效甚微,乃请余诊治。自述平时身冷恶寒四肢疫软无力,小腹常觉不温,月经愆期,白带多而清稀;每逢经期小腹剧痛,痛时手足冰冷,口不渴,时吐清涎;小便量多。舌质淡暗、苔薄,脉沉迟细弱。证属虚寒逆经。欲以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治之。

   
处方:当归15克,桂枝12克,白芍(酒炒)15克,细辛6克,大枣18克,木通9克,炙甘草6克,官桂9克,台乌9克,艾叶(炒)6克,吴茱萸9克,生姜9克,加白酒一杯同煎。嘱在经前煎服此方3剂,下月经期前再服3剂。后6剂而愈。

 
按语:素体血虚,肝阳不足,阴寒侵袭,厥阴经寒,血脉凝滞,不通则痛。当归四逆汤专为厥阴伤寒而设,女子又以肝为先天,厥阴之脉绕阴器而抵少腹,凭其脉证,当属厥阴虚寒;又见口不渴,时吐清涎,则又知胃中宿寒,故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而散补而通,果中。

其他方法

(1)艾灸穴位:关元、三阴交。

图片

关元 :脐下三寸(四指)

图片

三阴交

用艾条灸关元、三阴交各15分钟,也可有效的缓解痛经。

(2)针刺穴位:


经行不畅,少腹疼痛者,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取穴中极、次髎、地机、三阴交。


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者,以任、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取穴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另附两个常用经验穴:

图片

平衡针灸的痛经穴

局解:在胸骨体中段,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支及第四肋间神经前皮的内侧支。针刺特点:以针刺第四肋间静脉的前皮脂的内侧。针刺方法:一步到位针刺法,针体进入一定要求深度后即可出针,不提插不捻转。

图片

董氏奇穴的妇科穴

部位: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3)生姜红糖水:经前3天开始喝生姜红糖水,水温高一点,也有缓解痛经的作用。

(4)注意保暖,不要接触凉水,不要吃生冷食物,避免疲劳、紧张等,可减轻痛经症状。

 RECOMME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