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云鹏教授温病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整理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9-14

刘云鹏(1910—),湖北长阳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著名中医学家。刘老从医70余载,活人无数,桃李满园,为发扬中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刘老早年善治温病,名震荆沙,但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尚未予整理研究。近年我国累遭“流脑”、“非典”、“禽流感”等爆发,上述疾病皆可归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实践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防治能取得较佳疗效。因此,对刘老治疗温病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主要介绍刘云鹏教授的从医经历,对其治疗温病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刘云鹏教授小传 刘老出生于世医之家,先生18岁习医,20岁挂牌应诊。建国后,被选送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就读。学成归来后创办沙市中医院及沙市中医学校(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20世纪60年代,先后担任多种行政职务。1981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1年被聘为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刘云鹏教授成才之路 (1)注重经典,广受博采。先生18岁从父学医,先通读《内经》、《难经》,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后熟习《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参阅诸家注解。同时研读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血证沦》、《本草问对》及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歌括》等著作。后因沙市温病尤其是湿温较多,遂学习《王孟英医学五种》诸书,于吴氏《温病条辨》尤多领悟。抗战期间,游学于松滋、宜都,遍访名贤。解放后,刘老经常与同行开展经验交流,互相学习。(2)学以致用,勤于临证。刘老幼承庭训,18岁习医,弱冠即挂牌应诊,从此数十年不辍。20世纪50年代以后,沙市成为全国著名轻纺工业城市,受“神医扁鹊随俗而变”的启发,刘老着意研究妇科,日夜研读《傅青主女科》、《万氏妇人科》等妇科专著,不久便成为远近知名的妇科专家。60年代,刘老先后身兼多种行政职务,但仍坚持诊病。正是通过反复的“临证——学习——再临证——再学习”,刘老才最终成为一代名医。 3刘云鹏教授对中医药临床及教育事业的贡献 刘老致力于中医药临床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创办医院、学校及临床带徒,为中医药临床及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56年创办沙市中医院,任院长;翌年创办沙市中医学校,兼任校长;此外,从医数十年,刘老还通过临床带徒进行经验传承,他通过临床看病、诊断、处方,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4刘云鹏教授温病学术思想 其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受仲景思想影响,同时继承家学及温病学派学术思想。本论文从以下方面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介绍:(1)对各类温病的认识,包括对春温、暑温、署湿、湿温、伏暑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2)对“署必兼湿”的认识:刘老认为,从署温的意义上讲,是没有湿气的。 5刘云鹏教授治疗温病临床经验 (1)辨证精当,处方灵活:刘老在临证中,审证细腻,辨证精详,立法严谨,分外强调辨证论治,常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灵活处方,并根据病情的不同变化随时调整方药;(2)注重脉、舌、症互参:刘老先生认为脉、舌、症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临证中可藉此判断病邪性质、部位及病势进退。只有结合脉、舌、症进行辨别,才能认清病邪的性质、轻重和病位的不同;(3)注重调节气机:人体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生,升降衡常,气血和畅,阴阳交泰,生生化化,品物成章,保持正常的生命运动。若升降失职,则阴阳失衡,无所生化,百病由生。刘老在治疗温病时,十分注重气机的调节,总以气机和畅为要;(4)善治湿温病:清热化湿并重,重视宣畅气机,用药讲求轻灵;(5)分病论治:以病案为主要形式,从春温、署温、署湿、湿温、伏暑等分别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