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三句名言,读后醍醐灌顶,受益无穷!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1-09-14

《易经》是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我们中华民族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和广大。《易经》中的思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会受用无穷,下面挑选其中的一些名句,与大家分享。

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系辞上》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两个人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他们就能发挥出无与伦比的能量,远远超过两个人的能量之和,其锋利的程度,连坚硬的金属都能切断。换句话说,即使两个人能力很强,但两个人互相猜忌,同床异梦,各打各的算盘,不能同心同德,那他们照样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在一起谈话,如果心意相投,那就会感觉对方说出的话语,都带着像兰花香味一般的芬芳。反过来说,如果两个人话不投机,那听一句乃至一个字,都会觉得很难受。

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文言》

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事物的普遍规律,同样的声音能够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

以前在农村老家,老百姓家里都养着牲畜,有狗,有鸡,有牛、羊、马、猪等等,只要有一家的狗叫,其他人家的狗就也会跟着叫,只要有一家的牛叫,其他家的牛,也会跟着叫,但是狗叫鸡未必叫,牛叫羊未必叫,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样的声音,就很容易互相感应。

那么同气相求呢?我们形容两个人关系好的时候,经常会说“他们两个一个鼻孔里出气”,意思就是他俩好的不要不要的,甚至连呼出的气体都是一样的,反过来讲,有相同志趣、相同志向的人,就容易走到一起,就容易相处。

但是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我们总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只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交流、相处,一个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那就很容易走向偏执,走向极端。我们也应该放开心胸,去听听其他的声音,听听不一样的想法和看法,这样才能公正客观地看清问题,对待问题。

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易经.蒙卦》

童,就是小孩;蒙,就是发蒙、开蒙,童蒙就是指古代进入私塾接受教育的小孩。这句爻辞,讲的就是如何教育小孩的问题。

小孩到学校接受教育,是小孩求助于老师,让老师帮助他开蒙的,而不是老师求助于学生,这里面的主次关系,一定要搞明白,不能颠倒。小孩有不懂的问题,实在想不明白了,才向老师求教,老师回答后,他就能记得清楚,才能真正受益;反过来讲,如果学生本来没有解答问题的需求,老师却偏要自己求着学生去教,去 自问自答,那学生就很难听得进去,就不会感兴趣,换句话说,这就叫强行灌输。

即便是小孩提出问题,老师也不一定要回答。在学生第一次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告诉他;如果第一次没听明白,或者忘了,又问老师同样一个问题,老师如果感觉学生是真诚提问的,还可以回答一次;如果学生第三次问同样一个问题,老师就不必回答了,因为这已经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了。

《易经》中的智慧,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确实是受益无穷,希望大家多多去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