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长福:太阳循经找病

 大美中医就是棒 2021-09-14

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独具心得,众多疑难杂症,多应手而愈,对腰椎病,乳腺疾病,胰腺病等等都有很深入的造诣。患者敬重,学生赞扬。 所收弟子众多。创办江南蔡氏经方医馆,自编中医歌诀如《热病一百问》、《太阳表证歌》等等,撰有《蔡长福经方锦囊》,并集《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之 精华自创《六经辨证图谱》,使读者可以更好的通伤寒之理,临床上见病知源。

太阳循经找病,漫谈太阳经

太阳病就是太阳风,太阳病第一证就是桂枝汤,桂枝汤为何能治太阳风?太阳经为什么要生病?太阳经膀胱腑也。经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下口,乃膀胱。上际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泌渗而入,其出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闭塞下窍,而为窿肿也。”蔡老认为太阳经多精多气。精气旺盛太阳才无病。一但精气衰弱,膀胱腑的本能不能外发,太阳经常病。它的本能就是热气,正常的温度下本能热气看不到,在零度以下小便解到体外热气上蒸也能看得到,这就是本能的作用。这就是膀胱经本能的气化。气化含水,聚之就为尿液。本能不败的人小便后没有感觉,本能弱的人小便后打寒战。

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腑的本能是五脏六腑来供养,是足少阴精气来生。膀胱经的本能靠脏腑之气。

足太阳膀胱经为什么叫太阳?因为太阳经保护人体外围,风寒不能袭击人体,脏腑才无病,这叫护外保里。膀胱经的本能全靠五脏六腑来供养,又靠肾的本能精气来生,脏腑不败,精气不亏,膀胱经正常发挥它的本能热气。保护人体,膀胱经附于十九椎,本能的热气外发上升下达,保护脊背不怕风寒侵袭,太阳经的热气上升下达六十七穴都受益,六十七穴与十二经相通,与脏腑气血相连,内外合为一体,生生不息,十二经才能运转,足三阳上行于手三阳相接,足三阴上行与手三阴相连,十二经循环不停带动任督两脉相连。脉是人活着的信号,人病与不病以脉定数,三至为迟,四至为平,六至为数,脉诀说到“一呼四至平安脉,再加一至也无恶,六热七急八脱九死十归墓。“这才是仲景脏腑学大道。五脏六腑不败,太阳经正常发挥作用,人才不怕冷,这种体质的人活的潇洒自在,能享受人间一切。一旦太阳经怕冷那脏腑就生病了(太阳无光大地冷,人生怕冷缺阳光)。三阴常虚,三阳常实,三阴常虚本能不能供养三阳,三阳常常得病,不发烧的感冒常常携带,这就叫三阳常实。

三阴走里,三阳走外,精不空阳不败,三阴一虚三阳常病,门户大开,开而不闭,风寒自入,邪陷于里,经气内陷,随经而入。三阳好比三座避风之墙,太阳经就是第一道防线,太阳不能抗邪,直入阳明,阳明是风寒第二道防线,阳明虚不能抗邪,风寒传给少阳,这叫三阳同病。三阳经失去本能常常受凉,常常受凉不能做烧,无烧的感冒随经而入,不是化寒就是化热,化寒少,化热多,阳明本性是热病,阳明经热常常携带,连年累月,医者不明,病人不知,日久化热为实,这叫胃家实也。何为胃家实?撑胀饱满,能吃能喝,消化快,常常不怕冷,这是壮年之病,体强之人45岁之前,体弱者35岁之后,必发大病。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胃窦炎、贲门炎、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结石、胰腺坏死、胰腺肿大、肝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闭锁。胰腺长期热气不解幽门堵塞,肝胆必病。幽门热长期闭而不泄,十二指肠不通,手阳明大肠经必病,手阳明大肠不通,五脏六腑必生大病。化腑成实,胰腺病必然爆发,说死亡就在一刻。依我看这就是癌症的由来。

1、太阳本该不虚,本该不病,自然界四季分明,太阳普照大地,永远不虚,保持温暖而不寒。为何要天冷?因为太阳走远了,所以分出四季。

人体上也有一个太阳,太阳虚有什么表现?第一就是长期怕风怕冷,就有太阳病,这个是大概括。仲景说,太阳病,脉浮缓,几几然,项背强,自汗恶风,这是标准中风,见于体质壮实之人,不耽误吃喝,饮食照常,项背强常见。若太阳病,其症备,不见浮缓之脉,这是虚邪常带,这是太阳虚标志,这是<金匮》第一方栝楼桂枝汤,(栝楼根6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这种患者常常鼻子半通不通,鼻子中有鼻鸣声,因为太阳虚,虚则不能抗风,风邪常常携带,太阳经含水,胃气弱不能作汗,太阳经通道就在攒竹穴大眼角,鼻窍,所以常常流鼻涕流眼泪,这种太阳风病人,常常不敢脱衣服,一旦脱衣服,鼻鸣马上出现,太阳常常虚,不能护外保里,手太阴肺首当其冲,肺为华盖最为上,离外感最近,太阳虚,手太阴肺常常虚,外感长期携带,这种太阳虚之人,不敢脱衣,脱衣就会咳嗽,一进空调房也会咳嗽,吭吭而咳,没有规律,不像小青龙汤证背后寒冷内停饮,咳嗽在夜晚不能平卧。

太阳虚,一日二日,三日四日,四五日,一直到十二日,仲景讲到十二日,过了十二日就过经了,这是标准的新病条文,这样变化,可是临床上,一个太阳病何止一二日,三四日,十二日,虚邪常带,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太阳病一直带在身上,突然某日,淌了大汗,受了大凉,老病未罢,新病又起,脖子僵硬,不管脉大脉小,其症备,仍旧是桂枝汤。

注意看看有没有化内热,如果小便黄,可以加点茵陈,咳嗽严重,不见黄痰,可加上干姜,这就是阳旦汤,继续咳嗽,一个星期,十天不好,出现黏痰,稠痰,可用阴旦汤,就是桂枝汤加黄芩,如果兼有脾下痛,左边胃窦以下疼痛,这是兼有太阴虚证,可以加倍白芍,倍芍药吃过,如果不管用,可以加大黄,这谓二加汤。如果太阳病冷归于一处,背后冷巴掌大,那就是苓桂术甘汤。因为太阳长期携带,太阳寒水不化,寒湿聚集在上,必然太阴也虚,所以仲景大作苓桂术甘汤,茯苓最大,桂枝第二,为何在此用上四两茯苓?因为大剂量茯苓可以化饮渗湿,可以坚脾土,小剂量茯苓可以利水,用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直捣心脾,四味药相合,哪有不愈之理?看看仲景祖师对于疾病的准确定位定性,对药物定量多么明确!太阳病时间日久,常常腰痛,脾胃没有明显不适,就用桂枝汤,凡用桂枝汤,米稀饭常服,来补太阳,调和营卫。凡足太阳病虚邪常带之人,米稀饭多喝多用,调和胃气,调和营卫,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常服米粥,太阳虚邪也能慢慢化解。

我们看老祖爷对于米粥的使用多重视!桂枝汤后,服用米粥,白虎汤中使用粳米,竹叶石膏汤中使用粳米,十枣汤后医圣祖师更是加上一句“糜粥自养”。我们就知道老祖爷的心思。

有一种腰痛,时作时止,反反复复,长期不愈,疼痛并不剧烈,时间日久,不能久坐,久坐后腰酸腰胀,站立后,一时不能行走,这是太阳经久邪不解,大肠化热,这种腰痛女人居多。是桃仁承气汤证。

这种腰痛往往牵连到背胀,男人居多,使用桂枝汤加小承气汤。

有些人腰眼酸,环跳痛,腿弯胀,腿肚胀,脚后跟痛,这还是太阳病,桂枝汤倍白芍加石膏。

为什么桂枝能治疗太阳风怕冷?

桂枝纯阳之枝,走窜性最强,香味最强,所以太阳经长期怕冷,非桂枝不行,这样的怕冷用上桂枝,好比老年人冷了穿上棉袄,好比给患者盖了一层被子,这就是太阳经热不够,膀胱腑虚,膀胱本能不能外发引起的怕冷,拿桂枝来补。这是真正的太阳虚邪。

桂枝好比患者被,芍药好比神仙汤,

国老好比神仙草,温胃散寒数生姜,

汤里大枣不可少,红枣生姜大补方。

八十一方篇篇用,哪有医圣不效方?

中风表虚长携带,桂枝用上是首方,

太阳篇上医莫忘,桂枝用上是群芳!

2、太阳病的虚邪常带,反应的症状不一。 有的人小趾外端常常有肉垫,疼痛不能穿鞋,削过后还长,反反复复,这种情况,中老年人甚多,虽说不是大病,也常让人难以忍受,脏无它热,桂枝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不能吃冷的,加上理中汤酸枣仁,若要胀气不通加上小承气汤。

有的人反应到脚的外踝,常常走路崴脚,这是两感病,肾虚太阳弱,桂枝汤加麻黄附子甘草汤。

腿肚子承山穴处常常胀,常常疼,酸胀难忍,这种胀患者不认为是病(这种情况西医可能诊断为缺钙),医生临床上也不重视,有的患者酸胀狠了能引起腿抽筋,走路不自如,腿拿不上劲,甚者引起腿弯处委中穴胀痛,蹲下坐起不方便,有的人甚至拖腿而走,这难道就不是病了吗?这还是太阳经上的病,这种酸胀肌肉必然有热,桂枝汤加石膏知母;有的人睡觉时腿不知道放哪,伸也不是,蜷也不是,西医称不安腿综合症,这也是太阳经肌肉有热长期不解,还是桂枝汤加石膏知母。

腰眼常疼,常常不解,有的人发凉,发冷,这时太阳经外寒没有化热,屁股怕凉,不能坐凉凳,好多病人到我的诊所来都带着软垫子而坐,脏无它热桂枝汤加附子,下肢怕凉过分加上肾着汤,若常疼不解,外面怕冷,里面酸胀不能久坐,久坐疼痛难忍,有的疼狠了日夜不停,脉若沉细弦,桂枝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放屁多加小承气,酸痛过盛,加石膏知母。我的经验,好多身体强壮的女子,结婚几年不能怀孕,桃核承气汤用过大多数都能怀孕。外证太阳病怕凉,怕凉是假象,内热是真的。我的经验,桃仁承气汤亦能治疗尿隐血,效果显著。

虚邪常带,引起背后常年胀热难忍,这种病人,女人甚多,背后的肌肉还厚,常常脊背发凉发胀,最后胀到前胸两肋,肚皮外面,四肢僵硬酸胀,有时夜里手胀麻僵硬,甚至烦疼,甚至疼醒,桂枝柴胡各半汤,(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芩、人参、桂枝、芍药、生姜各5克,大枣3枚,炙甘草3克)无汗者加上葛根汤,吃到痊愈为止,若要胃家实,腑气不通,加上小承气,酸痛胀狠者加上白虎承气汤,(生石膏24克(细研) 生大黄9克 生甘草2.4克 知母12克 元明粉6克 陈仓米9克(荷叶包))这叫外解三阳,内清湿热。

胸背胀,两肩酸胀疼痛,颈椎常常僵硬,夜里睡觉不敢枕枕头,背后常常怕凉,这种虚风携带常常不解,有的带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有的人到中年就龟背塌腰,头向前伸,这是骨空肾亏,少阴经气不得上升,胸背接不到少阴的热气,这是两感病常年携带,这种人贪懒贪困贪睡贪吃,用通阳法:桂枝汤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胆不化热,胃不化火,口味正常,加上理中汤,快者三五天,多者十天半月也就好了。

若要背后冷巴掌大,长年不解,患者就觉着后背那一块冰凉,这种病有的人能带十年八年甚至老死,都不能治愈,常常冷,没有其他症状,突然间受了外邪,躺下睡觉时感觉房屋都在转,不能抬头,起则头旋,苓桂术甘汤加上理中汤,脉若沉细弦加上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背特冷,背后寒冷内停饮,这是小青龙汤症状。

虚风携带常常不解,后脑勺到玉枕穴嗡嗡响,胀疼,昏沉,像卡了个带把的水瓢一样,这种疼痛特殊,疼起来难以忍受,甚至要人命,这是太阳虚邪日久传入阳明和少阳,阳明少阳经气化热长期不解,又传入腑,这种病女人甚多,肚子大,这是三阳内热不解,腑气不通,能引起“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这是亚甲炎、甲亢的典型症状,这种病人一时难愈,在临床上难以诊断,医误再误,给病人带来苦不堪言,周期性发烧,甚至能烧半个月。无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烧者合葛根汤,口渴大饮者加白虎汤。

太阳虚邪不解,眉里攒竹穴常常而疼,常常不解,眼角膜充血水肿,眼泪多,疼狠了头脑昏沉,眩晕,久久不解,能引起二目重影,视物不清,好似云蒙一般,桂枝汤加小柴胡汤加竹叶石膏汤加知母,腑气不通加小承气,无汗者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随证加减。

攒竹穴常常不解到了太阳经的末尾,就是咽喉的上端,长期不解,咽喉下吊,西医所说的咽喉炎,仲景留下两个方,半夏散及苦酒汤。

附:蔡长福《医学三字经》

医之始,本歧黄;灵枢作,素问详。

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

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

垂方法,立津梁;有张机,医圣当。

活人书,好文章;六经辨,辨胃肠。

伤寒论,写人类;六经辨,脏腑详。

论伤寒,中风伤;身无汗,麻黄汤。

身有汗,桂枝汤;太阳病,第一章。

中风病,桂枝汤;伤寒病,麻黄汤。

二阳病,葛根汤;少阳证,柴胡汤。

三阳病,三个方;三个方,领头方。

太阳病,第一方;中风病,桂枝汤。

太阳病,第二方;要发汗,麻黄汤。

太阳病,第三方;有风寒,青龙汤。

阳明病,第一方;合并症,葛根汤。

脉洪大,有汗淌;不怕冷,白虎汤。

阳明病,第三方;胃腹满,大承汤。

少阳病,第一方;有寒热,小柴汤。

少阳病,第二方;呕不止,大柴汤。

二阳热,第三方;表里热,柴芒汤。

好学者,九个方;记得住,胸中藏。

九个方,九文章;要熟记,良医当。

天下病,九个方;要学会,走四方。

治百病,九个方;加减好,大病良。

伤寒论,能传世;六经辨,要记详。

伤寒论,是国宝;华夏人,国宝藏。

华夏人,真自豪;六经辨,回天良。

弟子们,看到上面三字经的歌谣,放到你们电脑的桌面上,你们要把它背熟,教育你们的下一代,你们下一代背熟了,也就算传世了。弟子们,你们有责任,要把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孩子们不懂的,叫他背熟后,要给他们解释。什么叫《伤寒论》,什么叫六经辨,一定要给孩子们解释清楚,《伤寒论》张仲景写的是人类,人的体质,什么叫《伤寒论》,论就代表讲,天天和孩子们讲,年年讲,月月讲,时时刻刻和孩子们讲,要做好衣食保暖,给孩子们说,人得病都从风寒开始,人病都从风寒而起,风寒是人类得病的开初,不懂得衣食保暖,肯定家中不平安,跟孩子们说冬天要穿棉,要少洗澡,体质再虚,保好暖,人不会生病,口味不变,很快,身体就还原了。

古人说,女人要坐月子,什么叫坐月子,就是女人生下孩子后,伤了血气,汗淌多了,就怕受风寒,一个月之内,汗淌多了,不要受风寒,一个月内,不受风寒,产妇口味不变,大吃大喝大饮,一个月体质就还原了,这就叫坐月子。

什么叫六经辨证,管你脏腑里什么病,管它有多少症状,还想到他的表证,没有表证就没有里证。如果腹不满,病还在三阳,那以汗解为准绳,汗后,腑证全部消失。如果汗解后,还有腑证,那就是里热形成了,口干口苦口燥口渴,那是里热经热造成的。那该要清热的清热,那就需要小柴胡汤加减,热狠了过烦,那柴胡证没罢,那加上栀子,如果患者口苦口渴好出汗,要怕风加上桂枝,要不怕风,口渴汗出,那就是石膏证出现了,柴胡汤合上白虎汤,一方而愈。如果口渴口苦已罢,小肚子还不舒服,那就成为里实证。如果不怕冷,吃过饭顶胀,那是调胃承气汤证。常常胸满胃脘胀的难受,那三物厚朴汤,常常气不顺,左不升右不降,感到小腹满,半腑实,没有表证的情况下,用小承气汤,如果患者常常胸满腹胀,肚子胀的疼,夜里睡着就出汗,那大承气具备了,那用大承气汤,一方而愈。

提醒弟子们,因为你走上中医这个行业,走上这个道,你这辈子不要有别的想法,你这辈子就是看病的命,任劳任怨为病人,作为一个中医,首先要学会自保,保自己,保家人,保亲戚保朋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虽说短暂的几十年,你活的有尊严,你活的有价值,有多少有志者,大人物,该活到的年龄,没有活到,他什么都会干,有些人,智慧能力超人,就是不能自保,不能保护家人,有些人创下万贯家绩,中年一场大病,你认为你有钱,你拿钱去买命,钱什么都能买到,就是买不来命。治病的医生是个特种行业,你遇到良医,你还有救,遇到庸医,你的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个有志者,你来到人间,你要有安全感,你活的才有尊严,安全就是怕生病,如果你懂得医道的话,你就有安全感,你不懂得医道,大病一场,可能万贯家绩,全部抛弃,撇下满堂儿女,你不感到你这辈子很遗憾吗?人来到人间,开始什么都不要学,首先要懂得医道,就是你不愿意干这个行业,有志者,你可以干其他行。一旦你有病了,你就可以自保了,你不会把一百多斤交给医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