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子哥 今天,还是果子哥坐阵血常规检验岗位,匆匆吃完早餐,换上白大衣,开始一天的战斗。 说检验工作为战斗,也不为过,在复杂的大量标本检测过程中,检验人要练就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求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结果,为疾病诊断做出有价值的报告。任何纰漏,都是可能对患者造成额外负担。所以,果子哥在工作中,也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我盯着满屏的没有灵魂的数据,继续审核发放血常规报告。 突然,搭档张大山提醒我,有一例标本,血小板很少,只有24×109/L。 其它WBC9.86×109/L,RBC4.23×1012/L,HGB 131g/L(见图一)。
我看了一下病历,患者老年脑梗患者,再回看仪器数据和图形。红细胞稍微偏大,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浮动界标高界值切的偏左,仪器只提示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假性减少?临床确实常见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当然,不能忽视,立即推片,看看镜下形态和数量。 很快,张大山染好了片子。镜下观察到,确实很少,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仪器数据对的上啊。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看到了很少,是不是能报告了呢? 是患者本身原因,还是检验过程出现纰漏?我拿起试管轻轻的晃荡了几下,发现还真有问题。 里面有个小凝块! 我拿吸管轻轻的吸了一下,结果还真吸出来一块。你看,问题就出在小凝块上(见图二)。 图二 原来是血液凝固成块,消耗了一大部分血小板,患者血小板极有可能是正常的。 只是这个小凝块,非常小,不注意检查的话,很难发现!跟病房联系,提醒采血时要规范操作,沟通后,重新采集血液,重新检测,血小板完全正常,血红蛋白也稍有提高。WBC12.17×109/L,RBC4.22×1012/L,HGB 133g/L,PLT237×109/L(见图三)。 图三 这下可以放心审核报告了。 报告虽然发放,但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获得哪些经验呢? 在检验质量控制中,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这恰恰是我们检测系统比较容易忽视的环节。 为了一张精确的报告,检验人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本文为医家小二首发,作者:果子哥,转载需获授权。 了解更多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