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象抽象主义的存在性论证

 乔元庆 2021-09-14

当我们总结出某种带有范式的画法,一般会加以“主义”的名称。这是我们新东方主义油画派的一个策略选择。我们一直指出,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策略选择,不同的选择都有各人的长处。

我们从库恩科学革命的论述中汲取了“范式转换”的概念,加以应用,受益匪浅。我们除了从国画中选定了一大批范式进行转移和转换之外,还从莫奈,德加和莫里索的人物画研究中,归纳出了“速写主义”的范式。我们的研究为自己人物画的画法创新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approach)。

我们在提出某种范式并且称为”主义“的时候,要做一个”存在性论证“。比如我们之前做过两个存在性论证。一个是对新东方主义油画这个概念做过一个”合理性“论证(参见《新东方主义油画的论证》),另一个是对”速写主义“的存在性做了论证(参见《“速写主义”存在性的论证》)。

在此,我们对我们提出的”具象抽象主义“也做一个存在性论证。

首先我们论证一下:画抽象的画,早于康定斯基提出抽象主义。

康定斯基发明抽象主义是基于他写的三本书,第一本是《论艺术的精神》,一般认为这本小书是1909年写就,是1912年出版的。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画作也是在1909年左右开始的。

霍华德在《后印象派绘画史》(中译本)第325页写道”高更对梵高的第一个建议,是凭记忆画画,或者如梵高所说的,搞“抽象”“。在同一本书的第279页上,”梵高在给凡尔纳的信中说:“我作画不能没有模特儿。......以后,再过10年,情况也许会变。......我很少有愿望和勇气去探索作为我们抽象研究的理想的结果。其他朋友最好还是选择做抽象研究为妥......"。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高更,梵高等人是在1890年代就探讨他们称之为”抽象“画法的东西的。

我们的理解是:他们探索的是从实际对象”凭记忆“画,而不是直接的写生。

问题是这种凭记忆画的画,会画出什么样的形式呢?高更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不依赖于只记得模特儿写生,是凭记忆(和想象)画的。梵高在给凡尔纳的信中认为自己还不行,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画的星空,是那种”抽象“画法的。尽管梵高为了画夜景,曾经把几只蜡烛放在帽子上照明,但是在画星空的时候,他天马行空地画起来,”抽象“了。

我们仔细地看他画的天空,麦田,柏树,太阳,等等。我们认为他没有按照写生的办法画,而是画成了一定程度的”抽象”画。我们不打算把别人的图片贴在这里,否则我们可以把这些画的图片加以展示。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肯定高更梵高等人是在探索“抽象”画法,就是不按照实物的直接视觉图像去画,脱离具象的写生,画成某种一定程度上偏离具象的画。高更把凭记忆画作为“抽象”画法的一个途径。

至此,我们已经论证了高更梵高等人是有意识地探讨把具象画成抽象的画法的,同时我们也用梵高的作品证明了这不仅仅是他们在言辞上的讨论,而是已经画成了一些作品的。

回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康定斯基发明了抽象主义之后大量涌现的抽象主义绘画,因此画家们对于抽象主义作品的形态有了众多的范式可以加以运用。那么我们有意识地把具象的对象画成一定程度的抽象图式,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我们还没有进一步从历史上后来的具象画中挖掘更多的具象抽象主义画例。我们相信那是很多的。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自己怎样发扬光大这种画法的思想。从新东方主义油画的思维出发,我们认为在油画领域,用具象抽象主义的画法,可以很好地把国画的范式画成一定程度的抽象图式。高更的“凭记忆画”恰恰也是国画历史上的普遍方法。

我们下一步是论述从国画范式的角度来构建具象抽象主义的范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