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现代煤化工复盘 前瞻

 柒国联军 2021-09-15

教授级高工,曾任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1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

如何我国现代煤化工,是目前大家讨论比较多得问题,现在的形势有几个特征:

逢煤必化,投资几千亿的煤化工项目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同时开展。未来部分产品的产量将会严重过剩。自2013年开始至今年初,据统计,包括中石化等诸多能源大佬的煤化工项目总投资约达5000亿元,共计22个煤化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准许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而各地上报发改委欲获得“路条“的煤化工项目达104个,总投资额估计在2万亿元左右。

一部分现代煤化工项目运行不佳,只有极少数项目能够达到设计产能。有的亏损严重。

不少煤化工项目污染严重,媒体曝光后人民群众对此不满。

众多能源集团纷纷自愿撤离,包括以大唐为代表的电力集团,还有以中海油为代表的石油石化集团等,更让人关注的是,还有很多项目因缺水而被迫停工。

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没有煤化工项目,这给煤化工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因此,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处于十字路口。


图1 煤化工处于十字路口

2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曾经辉煌

(1)总体发展曾经辉煌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从以焦炭、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向以煤为原料的现代煤化工转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多种煤气化、低温甲醇洗净化、费托合成单元(F-T)、甲醇制低碳烯烃 (MTO) 、煤直接加氢等单元技术方面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意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设备制造实现四化(国产化、大型化、现场化、成套化)等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从而导致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等五大成套工艺装置大批建立,部分成套工艺技术已经成熟、示范厂达到设计能力;甲醇制汽油、煤制低碳醇、煤制芳烃、甲醇经醋酸制乙醇等工业化示范试验有良好进展,现代煤化工的技术水平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什么叫技术成熟?

投资者需要了解:判断技术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化学工业的技术必须做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地运行。

安全:包括生产安全、环境安全。

稳定:生产自动化控制,没有大的起伏,不能开开停停。

长周期:每年8000小时运行,可以有备用设备。

满负荷:小时产能为设计值的100%左右,并达到年度的设计能力。

是否优化?不一定。我们要对现在的工艺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不断进行技术进步,在能效、产品成本、投资、环境治理方面不断提高。因此,优化是无止境的,在没有做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地运行之前,一开始就要求优化是不合理的。

(3)现代煤化工的分项成就,成套工艺技术方面:

(a)煤制油

煤制油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工艺,直接液化是煤加氢变成液化油,然后分离出柴油、石脑油和液化气。间接液化是煤经过气化成合成气,在经过费托合成过程得到油品,然后分离出柴油、石脑油和液化气。他们的区别在于产品的性能有一定的区别。

已经有3个间接液化煤制油装置投产,其中伊泰年产16万吨煤制油装置是截止2013年底唯一的达到设计能力的现代煤化工装置,2013年产量为18.16万吨油品,并且有盈利。这个厂已经达到“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地运行,工艺过程'五脏俱全’,标志着我国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已经成熟。

正在建设的的有9套间接液化的煤制油装置,总共产能为1450万吨/年,见表1,其中兖矿在榆林的装置即将开车。在建装置中大部分已经得到发改委的路条,但是尚未批准。

表1 在建间接液化装置


目前已经投产的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设计能力见表2。其中,煤制氢装置采用壳牌粉煤加压气化+废热锅炉技术,由2条投煤量为2000t/d、生产能力为 31.3t/d的纯氢生产线组成。

表2 直接液化项目设计能力


这套装置从研发到投入生产,国内有关单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2009年整个项目累计运行时间仅61天生产油品6.5万吨,目前生产能力达到设计值的82%左右,见表2,基本上是成功的。

(b)煤制烯烃

已经有9个煤制烯烃装置投产,见表3,其中神华包头年产60万吨煤制油装置今年将达到设计能力装置,并且从2013年开始就有盈利。目前有几十套装置正在建设,各地建设的热情很高。

表3 已经投产的MTO-MTP项目


(c)煤制天然气

已经有4个煤制天然气装置投产或即将投产,非常遗憾的是内蒙克什克旗的装置今年开车的时候出了一点事故,影响不好。由于用鲁奇炉气化,污水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国内对煤制天然气装置的建设产生怀疑,信心受到影响。

十二五期间计划开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已经批准建设和发改委给出路条的项目共14个,见表4。

表4 十二五期间开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14个项目的总投资约为5500亿元(不包括管道在内),耗水约为4.7亿吨,耗煤约为2.7亿吨。

也许还会有其它项目开工,但这14个项目全部完成投产并能达到年产能,估计最早在2020年。届时,全国天然气总量约为3500-4000Nm3/a。煤制天然气只能是矿物天然气的补充,代价很大。

(d)煤制乙二醇

中科院福建物结所近30年的不懈努力,采用草酸酯氧化偶联法制取乙二醇,开发了偶联和加氢催化剂,并先后进行了300t级和1万吨级的合成工艺试验。

一个年产20万吨(8*2.5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由福建物构所、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多方合作建设,该装置总投资22亿元,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装置至今没有达标。

与此同时,国内乙二醇的科研比较活跃,有多套实验装置正在建设和开始运行,见表5。新疆天业5万吨级示范项目,去年达到近90%的开工率。

目前没有一个装置已经达到设计能力,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但是目前在建的装置很多,总能力至少达到500万吨,2015年有大批装置投产。

表5 国内乙二醇的科研状况


(e)煤制芳烃

甲醇制芳烃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西兰成功工业化的甲醇制汽油(MTG)工艺,经过催化剂的调整和反应床层形式的改变,达到产物中芳烃含量最大化和能够持续运行的目的。

目前国内有两个成果,一个是固定床转化技术,另一个是流化床技术,它们的反应产物中都可以得到75%左右的芳烃、25%的液化气和干气。基本上都是3t甲醇制取1t烃产物。

用不同的催化剂和不同的反应条件,试验得到的产物芳烃是一组复制的混合物。针对具体的催化剂,反应的产物不同,后续的分离工艺也不同。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煤制芳烃工业装置,这就需要加重工业试验的分量,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煤制芳烃是现代煤化工中期望的第五种工艺,如果能够成功,将对化学工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正在工业化试验中,是处于大规模工业化成功的前夜。

(4)单元技术方面的成就

(a)煤气化

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开发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多喷嘴水煤浆、航天炉是典型的代表,多喷嘴水煤浆已经有36台投入运行,规模最大的有3000吨/d,合同已经有103台,是国内煤气化开发成功的代表。

(b)低温甲醇洗

国内大连理工大学提供工艺,由原化工部各设计院设计,已经建成几十套低温甲醇洗装置,上海国际化建公司开发了半贫液流程,均已经工业化成功并正常运转。

(c)费托合成单元(F-T)

国内开发的费托合成也有30多年的历史,山西煤化所采用铁基催化剂,已经建成3个年产16万吨的装置,伊泰合成油厂2013年产量为18.16万吨,达到设计能力。兖矿研究所采用钴基催化剂,即将在陕西榆林投产1个年产100万吨的装置。

(d)甲醇制低碳烯烃 (MTO)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甲醇制烯烃也有30多年的历史,采用SAPO-34催化剂,神华集团在包头建成1个年产60万吨烯烃装置,采用洛阳工程公司的设计,2010年投产,该厂2013年产量为54.5万吨,预计2014年达到设计产能。

(5)设备制造四化

(a)国产化

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化工装备国产化,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实现,目前,现代煤化工的主要非标设备,几乎完全国内自己制造,国外引进技术的关键设备,也已经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b)大型化

单台设备重量在千吨以上,已经能够制造并且运行良好,例如神华直接液化的煤直接加氢反应器,单重2250吨,已经运行6年。目前设计的费托合成50万吨/a反应器,重量约为2000-3000吨左右,即将运行。

(c)现场化

单台超大型设备在现场加工制造,已经成为现代煤化工设备制造的主要手段,不用为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而发愁。

(d)成套化

从煤到产品的全套装置,包括大型空分等单元装置,也已经能够成套地在国内建造。

这就是我们几代煤化工人所取得的成就。

3煤化工的发展遇到什么问题

(1)环境问题-污水处理和CO2排放

理论上,工厂的设计中已经把三废处理得天衣无缝,实际上并不完善。其中最主要的是废气的排放和处理不尽的污水排放,是造成影响环境的主要罪魁祸首。

以煤制天然气为例,废气的处理量很大,例如,一个年产40亿m3/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排放废气的量很大,见表6。

表6 年产40亿m3/a 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排放量


用另外一个数据来描述,即在该装置中消耗掉的(原料+燃料+电)中,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的CO2 (100%)量约达到600亿Nm3左右。目前除了发展森林外,没有更好的实用办法消除它们。

污水的处理难度比较大,目前的工艺中采用鲁奇炉,煤中的轻质组分在气化过程中转化为焦油、酚、氨、烷烃类、芳香烃类、杂环类、氨氮和氰、砒啶、烷基吡啶等物质与煤气同时产生。在随后的煤气洗涤、冷却、净化过程中,上述物质中的绝大部分进入煤气水中。经过酚氨回收后的煤气冷凝水需采用物化+多级生化处理的工艺进行处理。考虑到循环系统日积月累,其杂质或盐份将逐渐增高,因此仍需要排出一部分污水送多效蒸发浓缩处理。但实际上,鉴于经多效蒸发浓缩处理后的浓液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将消耗大量能源,从节能减排角度考虑,将其送蒸发塘,见图3。


图3 鲁奇炉煤气化污水处理图

工业废弃物约有600吨/a,见表7,都要填埋处理。

表7 鲁奇炉煤制气工业废弃物


显然,煤制天然气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废气和污水问题是最严重的。

(2)优先发展问题-能源和化工谁优先?

在煤化工优先发展什么产品问题上,国内学者有不同主张,主要是:一部分人主张发展化工产品,例如甲醇、烯烃、芳烃,二甲醚,DMM3-8等,另一部分人主张发展能源产品,例如煤制油、煤制气等。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影响到国家的决策。14亿人口的大国,究竟最需要什么,最难解决什么?这个问题真是难以搞清吗?

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化工得到了优先,2013年基本化工产品过剩,而能源大量缺口,见表8、表9。

表8 2013年基本化工产品过剩


表9 2013年我国天然气和原油产量和进口量

(3)布局问题-逢煤必化

部分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积极推动煤炭就地转化利用,在对煤炭资源、市场和环境考虑不充分的情况下,积极规划和强制要求必须在开发煤炭的同时,配套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这就是逢煤必化现象。

逢煤必化是当前煤化工的过热发展的根源,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引起行业产能过剩。

(4)示范厂的推广工作无序

煤化工在一种没有长远目标规划的情况下,无序推广。表现在:

有一些技术在成功后很难推广,阻力很大,如煤制油;

有一些技术在基本成功后飞速推广而没有总量控制,如煤制烯烃;

有一些技术在示范没有成功的情况下,提前推广,如乙二醇;

有一些技术在没有示范的情况下,高速推广,如煤制气;

有一些技术有国际成功先例的情况下,在国内被不正常的商业活动排斥而无法推广,如甲醇制汽油。

显然,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

(5)规模问题-史无前例的单厂大规模装置

有关方面制定现代煤化工的规模必须达到:煤制油100万吨/a,煤制烯烃60万吨/a,煤制天然气40亿标米/a。这样的决定是史无前例的单厂大规模装置,是顺从化学工业发展规律的?

建设多大规模的装置最合适?以煤制油为例:

煤制油装置规模多大才合适问题,曾经引起业界的争论。现在16万t/a的示范厂,相当于43万t/a的合成氨厂,规模已经不小了。但是在炼油行业专家建议、煤代油思维和视南非Sadol合成油厂为榜样的影响下,有关部门曾经决策规定新建煤制油装置的规模要在300万t/a以上,后又改为100万t/a以上,这种做法对煤制油的发展起了不利的影响。

煤制油是化工厂不是炼油厂,它不能像炼油工业一样一步到位建设年产几千万吨的大厂。煤制油几百万吨级的厂,对炼油来说是小厂,对化工来说是超级大厂,一个540万t/a煤制油的超级大厂,相当于1450万t/a的合成氨厂,煤气化的规模浩大,污染治理很困难,在建设中困难极大,运行系统也很复杂,没有一二十年难以达到设计能力。

煤制乙二醇厂20万吨就可以建设,它相当于9万吨的煤制油厂,为什么这样小的装置就可以建了?如果我们在条件(原料、水资源、交通、环境容量等)合适的地方,建设16-50万t/a的装置,规模不算小、经济上合算、解决地方用油问题,却不可以,这显然不合理。

(6)水资源不能满足要求

我国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是资源匮乏。

我国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的90.13%,以南地区只占9.7%;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也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丰富,占78.6%,以北水资源短缺,只占21.4%。其中,晋陕蒙宁四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已查明的资源储量的67%,甘青新川渝黔占20%,其他地区仅占13%,晋陕蒙宁四个地区的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的3.85%。

规划中的黄河中下游煤化工基地就位于陕蒙宁交界处,这里显然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在这里发展煤化工必然会挤占农业、生态用水、恶化生态环境,危及环境安全。

曾经一个几百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欲落户榆林市的一个县,但因为用水指标达不到这么大规模,最终县政府将所有煤化工用水指标全给了该项目,才最终成行。

现代煤化工遇到的问题十分严重,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科学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4我国现代煤化工可以适度辉煌

(1)高度关注环境影响

目前,煤化工对环境影响问题被大家关注,就煤气化而言,有的技术污染大,如固定床,有的技术污染小,如气流床特别是水煤浆,要优先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技术。解决污水问题,应该采用尽量少产生污水或不产生污水的技术,其次才是采用怎样处理污水的技术。

(2)突破技术瓶颈-科技创新

①加大科学研究投入

《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科研费用规模排在世界第三,见表10,与美国和日本比尚有不足,提高科研的投入是绝对必须和正确的。

表10 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


②科研要开启开创性的课题

我们的科研要摆脱传统的思维,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课题,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这里,笔者提出3个课题来抛砖引玉。

(a)褐煤制浆

我国的褐煤资源比较丰富,约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其中含水约占30—40%,挥发成分大于40%。利用褐煤作为煤化工的原料,始终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目前推荐的办法是采用鲁奇炉,这在煤制天然气的项目中被认定采用,原因是鲁奇炉出口的气体中甲烷的含量达到8—10%。可以减少甲烷合成的负荷。但是,这个技术同时带来了许多麻烦,主要是煤气化炉出口气体中有机副产品如酚、焦油等的处理比较困难,在后续工艺中造成污水数量大和难以处理。

我们需要转变一个观念,就是不要追求煤气化出口的高甲烷含量。在后续工艺中,甲烷合成负荷大一些是成熟的工艺,能够回收热量,损失有限,而污水处理的难度远大于甲烷合成的难度,投资也是污水处理远大于甲烷合成。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褐煤制成水煤浆,用水煤浆气化的办法来生成合成气,不仅技术成熟,而且污染可以明显降低,不出现有机副产品如酚、焦油等,使煤制气的工艺简单化,不仅可以降低投资,只是稍微提高甲烷的成本,但比进口的天然气便宜多了。因此,褐煤制浆是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褐煤制浆的问题在于成浆浓度低,大约在50%左右,不同的褐煤情况也不一样,国内正在进行的研究有深度研磨、改善添加剂、添加油品等办法,这方面的研究是有发展前途的。

(b)鲁奇炉的改进

笔者主张改进鲁奇炉。BGL是改进鲁奇炉的一个办法,但是效果并不很理想,污水是减少了,但是没有消灭,整体技术还没有成熟。

如果在鲁奇炉后面加一个二段炉,进一步部分氧化,将焦油、酚、甲烷烧掉,变成合成气、在后续工艺中再合成甲烷,污染严重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总的投资可以明显下降,能耗不会增加很多。气化技术采用两段的情况不是独创,天然气转化就是这样。国内有这个专利,为什么不可以建研究装置?

(c)半焦制浆

分质利用是煤化工科学家百年来的梦想,将煤中的气、水、焦油和半焦分离出来,分别利用。从技术上来说,分质利用有三大难题,半焦气化是其中之一。

有人认为在实验室中将半焦磨成浆,将水焦浆投入气化炉就大功告成。其实,难点就在后一步。你能做到这个气化炉“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吗?这个问题也许不这么简单、需要数据、需要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③保护知识产权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部分企业不理解知识产权,想不出钱得到技术;侵犯知识产权是打击科研,也是打击国家的发展;不交流,重复的低级科研,是严重的浪费;企业需要的是发展,不是专利;

总之,现在不是什么项目能投资、什么项目不能投资的问题,而是要在技术创新方面作出新的布局,推行以'洁净煤气化’为先导的现代煤化工,在环境优先的前提下,开创新的发展之路,煤化工热潮或将在几年之内适度辉煌。

希望企业家们积极投资、鼓励科学家承担高难新课题,从而鼓舞我国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性;也希望煤化工科学家们要投身到技术创新中去,做别人没有做的课题,开创新的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