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全国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因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失眠)
1 .大枣葱白汤治失眠[方 剂] 大枣15个,葱白8根,白糖5克。
[制用法]用水两碗熬煮成1碗。临睡前顿服。
[功 效]补气安神。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 证]肖x ,男,43岁,长期失眠,在医学杂志上发现此方,后用之失眠症治愈。
[备 注]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多泡些时间,水凉再加热水,随烫随饮大枣葱白汤,疗效更好。用法改用冲鸡蛋汤热饮,亦有功效。
2 .蝗虫粉补虚治失眠[方 剂]蝗虫。
[制用法]蝗虫去足、翅,焙燥研粉。每日服10克,分2或3次饭后服。
[功 效]用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
[验 证]《老年报》 介绍,效果理想。
3 .食醋镇静安神治失眠[方 剂]醋(陈醋或香醋)。
[制用法] 用10毫升食醋,调在一杯温开水中喝下。每日睡前l小时饮用。
[功 效] 食醋能诱发机体产生一种叫5-羟色胺的物质,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验 证]读者反映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4 .大葱治失眠[方 剂]大葱(取白)150克。
[制用法]将大葱白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人梦。
[功 效]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
[验 证]据《老年报》介绍,读者多次反映效果满意。
5 .半夏苡仁治失眠[方 剂]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 减]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浓煎,临睡服下。
[验 证] 1 .我采用《新中医》1983年第11期“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的方法,近半年来治疗25例失眠患者(其中心脾亏虚13例、心阴不足6例、痰热扰心3 例、胃中不和3例),最短3天,最长1年余;服药少则1剂病程,多则5 剂。显效18 ,好转7 例, 病例:张某,男,45岁,干部,1984年2月15日诊,失眠半年多,每晚最多能睡2-3小时,常常彻夜难眠,屡服中药无效,又不愿服安眠药。辨证属痰热扰心。即处以薏苡仁、半夏各60 ,川黄连15克。服药当晚即能安静人睡。再服2剂,不再失眠。追访3个月,亦未见失眠,患者高兴地感谢我,我则认为应感谢《新中医》 。来源《新中医》1984年第10期。
2 .读贵刊1983 年11 期“半夏秫半汤加味治疗失眠”一文后,颇受教益。笔者曾治6例失眠患者,按原方加减投服,确有显效。病例:夏xx ,女,46岁,工人,1986年4月2日诊。失眠1年余,常每晚只能睡2-3小时,且多梦;近因上晚班,白天更难人睡。神疲,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沉缓。予制半夏、薏苡仁各60克,党参30克,3剂。服后能熟睡5-6小时。再予3剂,诸症消失。
[备 注]半夏秫米汤是和胃的主方。其方由半夏秫米二药组成。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半夏除“目不得睽”,吴鞠通谓:“半夏逐痰饮而和胃,秫米秉燥金之气而成,故能补阳明燥令之不及而渗其饮,饮则胃和,寐可立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法半夏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和安定作用。因药房不备秫米,遵吴鞠通意,用薏苡仁代之。
6 .桑椹糖水治神衰失眠[方 剂]鲜桑堪100克,冰糖10克。
[制用法]加水共煎煮。以糖调饮。
[功 效]补肝益肾。用治神经衰弱之失眠、习惯性便秘等。
[验 证]经试疗10例,均见效。
[备 注]《 随息居饮食谱》 说,此方还有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熄虚风、清虚火等功效。
7 .核桃芝麻丸温补肝肾虚
[方 剂]核桃仁、黑芝麻、枸杞子、五味子、杭菊花各等份,蜂蜜适量。
[制用法]共捣烂,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
[功 效]滋阴,清热。治疗头晕、眼花,失眠。
[验 证]读者多次反映效果理想。
8 .酸枣仁粥治疗心悸失眠[方 剂]酸枣仁5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末,备用。将粳米洗净,加水煮作粥,临熟,下酸枣仁末,再煮。空腹食之。
[功 效]宁心安神。用治心悸、失眠、多梦。
[验 证]和x ,男,68岁,长期失眠,后用上方,治愈。
9 .糖渍龙眼养心安神[方 剂]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将鲜龙眼去皮和核,放入碗中,加白糖,上笼蒸,晾3次,致使色泽变黑。将变黑的龙眼拌白糖少许,装人瓶中即成。每次服龙眼肉4粒,每日2次。
[功 效]养心安神。适用于病后体弱及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等。
[验 证]《健康报》介绍该方效果理想。
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全国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因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1 .固齿散治疗牙周炎
[方 剂] 滑石粉18克,甘草3克,朱砂末0.9克,雄黄末、冰片末各1.5克,研匀,装瓶备用。
[制用法](l)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2)平时刷牙后再用牙刷蘸药刷患处;( 3)取药末30克,生蜜60克,调匀涂患处。早晚各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验 证] 我用《新中医》1982年第2期刊登的固齿散治好了多年的牙病,并把这一方法介绍给另一患者,均得到满意疗效。我自1971年3月患牙病,症状为口热、牙痛、牙齿松动,牙眼出血等,初以为小恙,未加介意。后用多种药物治疗效不显,又用止痛片、抗生素、维生素等药物治疗亦未效。1974年到医院拔掉左下第一臼齿,病仍不除。此后多方求医,服许多中西药,症状仍不见好转,1982年起更加严重,如刷牙、漱口、舔眼,均有出血,牙眼部轻度化脓,牙根暴露,满口牙齿松动,饮食极为不便,喝水食饭,其痛难忍,多方用药只见小效。1982年夏初病情又加重,惴惴不安,遂横下一条心向书本寻方,翻阅了十多本医书及6种中医杂志,后从(新中医)找到了“固齿散”一文,颇受启迪,遂于10月16日起用本方治疗,至18日症状大减,20日即不再出血,26日停药l天,继用到31日止,牙病诸症悉除,迄今l年多未复发。
另一患者冉x ,女,36岁,邻居。每见我用药粉刷牙,询问缘由。当得知治牙痛时,即诉说患牙痛十多年的苦衷,且索药以求一试,同病相怜,乃慨然与之。10月25日起至11月4日,喜告曰:牙疾已愈,祈再赐药以巩固。病愈后一再向我致谢。2 .引火散风汤治疗牙痛
[方 剂] 破故纸10- 12克,白蒺藜9-12克。
[加 减] 痛甚加防风、荆芥各6克;血痕加桃仁9克,红花、川牛膝各12克;便秘加大黄9-12克;小便黄赤加栀子6-9克,竹叶6克;牙齿松动加玉女煎;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清胃散;小儿龋齿加生石膏15-30克,细辛2 -5克,熟地10-20 克;伴发热加银花30-60克,连翘12-30克,玄参15克;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30-60克,巴戟天12-20克,麦冬10克,茯苓9克,五味子5克;牙痛昼轻夜甚加当归15-30克,知母15克;遇冷痛剧加麻黄10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一剂。
[功 效] 消炎、去痛。
[验 证] 陈xx ,女,印岁,1984年6月16日诊。右侧牙龈肿痛,痛无休止,右面颊部肿胀、拒按,张口困难;伴恶寒发热,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予上方合清胃散加味。处方:白蒺藜10克,升麻、黄连各6克,当归15克,破故纸、生地、丹皮各12克,金银花60克,连翘、生石膏各30克,大黄9 克,3剂药后痛减热退,能进食软食。原方加僵蚕巧克,续服3剂而愈。嘱服知柏地黄丸善后,随访2年未复发。
3 .石地丹黄汤治牙痛
[方 剂] 生石膏30克,鲜生地12克,丹皮10克,川黄连9克。
[制用法] 每天1剂,痊愈为止。
[功 效] 消炎、去痛。
[验 证] 《新中医》1983年1期介绍的“治牙痛有效验方”,笔者重复使用治疗15例,全部治愈。
4 .牙痛散治牙痛
[方 剂] 人中白、玄明粉、制硼砂各30% ,地力粉(与上药成比例)、血竭、朱砂各10% (和匀研细加入)、新梅片(以上药总和量基础上1%细人)。
[制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瓶贮备用,勿泄气。以药棉裹药末如蚕豆大放于病灶上(即蛀孔内),上下牙咬紧即可。
[功 效] 解毒活血,杀虫止痛。龋齿痛(牙龈肿痛)。
[验 证] 屡用特效,止痛效果显著。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又用大冬1枚(去核)纳信百石1克,煨煅存性,取出待冷,研成细末。每取适量纳龋齿中。一般药后10分钟疼病立消。
5 .解脐散治牙痛
[方 剂] 牛膝(去芦)500毫升,木津1250毫升,黄茄(细切)20个,郁李仁640克,麝香空皮子细挫100 个。
[制用法] 以上5味捣碎人罐子内,上用瓦片盖口,留一小窍,用盐泥固济,烧令通赤,候令白色,即住火,以新土埋一伏时取出,后入下药,升麻、细辛(去苗)各500 毫升,上药俱为细末混匀,贮瓶备用。以少许涂敷患处。
[功 效] 固齿止痛。牙痛动摇,风火疼痛。
[验 证] 屡用神妙。
[备 注] 引自《和剂局方》 。用此药在很短时间内用温水漱口,临卧更贴少许,咽津亦无妨。[方 剂] 白信、川黄柏、甘草各5克,红枣50克,青黛10克,硼砂20克,乳香、没药各2.5克,冰片7.5克。
[制用法] 先将红枣去核切片,白信研末加人拌匀于瓦上,以炭火炙至信枣烟尽为度,取出候冷研细,其他各药则分别研细除冰片外皆调匀后收藏,先将患部洗净,然后把收藏的药加人冰片后,取少许撒敷患处,每日5或6次。
[功 效] 清热解毒,化痕止痛,祛腐生肌。牙疳。
[验 证] 屡用效佳
[备 注] 引自1959 年《 浙江中医杂志》 (5 )。
7 .牙痛小降丹治各种牙痛
[方 剂] 防风、细辛、荜茇、荆芥、硫黄各6克,冰片33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取玻璃杯1只,砂纸1张,将砂纸包在杯口上,系之,将药粉放在砂纸上,堆成圆柱形,然后在顶上点火,令药粉慢慢燃烧,待烧到药堆琴底部(注意不要烧到砂纸)把药灰和砂纸除去,刮下玻璃杯内壁上的降丹,贮瓶备用。取降丹少许放在棉花中,再将药棉贴于牙痛处,咬紧即可。
[功 效] 祛风、消炎、止痛。各种牙痛。
[验 证] 临床应用多年,治疗各种牙痛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一般用药l次,8分钟后即可止痛,效佳。
[备 注] 引自《百病中医诸窍疗法》 。
8 .独头蒜煨熟治风虫牙痛
[方 剂] 独头蒜2-3 头。
[制用法] 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
[功 效] 消炎杀菌,解毒。用治风虫牙痛。
[验 证] 赵xx ,女,27岁,用本方数次后痊愈。
9 .姜矾粉止牙痛
[方 剂] 老姜、枯矾等份。
[制用法] 老姜用瓦焙干,研末,枯矾研细,与姜末调匀。涂搽病牙。
[功 效] 止牙齿疼痛。
[验 证] 据《普济方》载:“有人日夜呻吟(指牙痛― 编者注),用之即愈。”
10 .韭菜根花椒止龋齿痛
[用 料] 韭菜根10根,花椒20粒,香油少许。
[制用法] 洗净,共捣如泥状,敷病牙侧面颊上。
[功 效] 止痛。
[验 证] 据《千金方》载,敷此方“数次即愈也。”
11.胡椒绿豆治牙痛
[用 料] 胡椒、绿豆各10粒。
[制用法] 将胡椒、绿豆用布包扎,砸碎,以纱布包作一小球,痛牙咬定,涎水吐出。
[功 效] 清热,止痛。用治因炎症和龋齿所引起的牙痛。
[验 证] 据《韩氏医通》载,用此法可“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