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特别推荐·西泠学者栾传益:一心探求汉字之美

 泊木沐 2021-09-16

栾传益,字仓实。1949年1月生,大连人。长期从事书法、篆刻的教学、研究与创作。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书法院副院长、大连印社顾问、海天印社名誉社长、辽宁大洋河临港产业区首席玉文化产业智库专家顾问、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

甲骨文 教育为原本,知识极诚明 33X136cm

隶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66X136cm

不忘初心、坚守三尺讲台

在教学上、栾传益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曾多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他初学颜体,转益多师,对各种书体无不潜心研习。为适应课堂楷书教学的需求,他细心研究历代楷书大家的笔法和结构特点。有人问道,有必要这么做吗?他说,学生的喜好和临习各有不同,如果仅以一楷之法去讲授各家之法是不合适的,是教师的失职。他认为:世界万物之美和人类追求所有的美,在书法上都有所体现。他讲课语言生动、诙谐,常把人们生活中的美的例子用在教学上。在其《楷书结体教学探微》一文中,他对楷书的结构形式从“视学艺术”的角度形象地概括总结为四个方面:字中主笔及其作用;大部分楷书结体呈现出不规则的菱形状态;“口”字结构特点及应用;笔画交错参差的结构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繁杂的结构形式,一听就懂,一目了然。

篆书 书宜清夜读,樽为故人开 177X96cm

他注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的教学成果显著,在当时辽宁师专系统的历届师生书法汇报展中,大连师专(后与几所院校合并为大连大学)的学生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兄弟院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他曾说,一笔好字是一个人进步的桥梁。这句话在他教过的学生中,不论是在教育实习,还是走向社会,许多人一生的经历和成功之路都得以验证。1996年他由大连大学调至辽宁师范大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完成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的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对完善学科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无意中“创造”了几个第一;改革开放后,他在大连师专率先组建了全省第一个美术和音乐两个专业,并在美术专业中增加了书法学科,是书法教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全省第一个招生的书法硕士生导师;他与校成教学院联合举办了全省第一个成人教育的书法大专班;他又是大连首个西泠印社社员。

篆书 印传东汉今犹昔,社结西泠久且长 66X136cm

辽宁师范大学李雪铭校长对栾先生的书艺及其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上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栾教授“倾心三尺讲台,不忘初心,教书育人,以其执着的治学和创作精神影响和培育了大批优秀学子。”

诗经印谱

教学不忘著述 各类佳作频出

教学之余,在学术上栾先生也是一个勤于耕耘的人。他著有《隶字异形考辨》《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诗经印谱》《栾传益书法篆刻集》《钢笔书写教程》,主编参编有《书法教育研究文集》《篆刻100问》《中国书法鉴赏》《篆刻·大连故事》《泰山名胜印谱》《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辞典》等十余部著作。写有《楷书结体教学探微》《隶字异形考辨九则》《颜真卿<祭侄文稿>石刻沉浮考》《<祭侄文稿>复州出海石刻本初探》《仓实说字》等多篇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

其中《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被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9月荣获第二十八届全国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同年十二月获第三十五届浙江省优秀图书奖。2020年4月该书又获得“2019浙版好书年度榜TOP30”。

一本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三个图书奖、这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栾先生说:有关异体字的研究,我一共出版了两本书。引起我对异体字的兴趣和研究是缘于教学的需要。无论是古文字还是今文字,异体字都散见于历代碑帖和文献中。课堂上经常有学生指着字帖问:这是什么字?为什么这样写?这种字体的变化意义又在哪里?是什么字容易回答,但回答“为什么”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了。答疑解惑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使命。想要回答问题,就必须对异体字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久而久之,数量渐增时就想要编一个能适合课堂教学和书法爱好者在学习和创作上可以使用的教材和工具书,这是初衷。

隶字异形考辨

2011年,栾先生编著的《隶字异形考辨》一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首文字例489个,每个字均从形义进行详尽考辨,对于异体字的正误进行辨析。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2011年,栾先生编著的《隶字异形考辨》一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首文字例489个,每个字均从形义进行详尽考辨,对于异体字的正误进行辨析。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完成这部著作用了近七年的时间,他从文字发展的角度考辨了隶书异体字的渊源,对历代字书的失误提出见解,譬如“丘”这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其小篆“从北、从一”,古文“从北、从土”,并由此释出“丠”“㘳”二字。他通过对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中的“丘”字形体的深入研究而作了详实的考辨,对此二字持否定态度,阐述了新的观点:“许书对丘字所释有误。”

篆书 白眼观尘世,金经养道心 33X36cm

行书 福 69X69cm

栾先生论字严谨,追求无一字无来处,他曾因一个字所依据的史料难于定论,便使该书的出版计划一拖再拖。他说:“我自知愚笨,唯恐用功不足,遗缺学界,影响后生。宁可多添白发,多耗生命,换得个心如水净。”其高尚的品格,厚道的为人彰显出他的人格魅力。

小篆 毛主席《咏梅》33X136cm

在《隶字异形考辨》的基础上,2018年11月《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一书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发行问世。这是栾传益积多年心血完成的又一力作,开辟了“'书法文字学’的新视野,为 '书法文字学’的学科构想和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陈振濂先生在谈到李圃主编的《异体字字典》和王宁的《汉字构成学》时说:“但从书法角度讨论其写法不同及演变并作考辨,而不仅仅是比较作为结果的汉字字形异同,却还不得不推这部《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为更方便。盖彼为文字学研究而此为书法家而设也。”

小篆 鹰击长空 33X136cm

行书 王安石《梅花诗》70X180cm

在著作过程中,由于不通电脑,只好由其子做助手。栾先生说:“为了此书,把儿子不分昼夜,不分寒暑地拴在身边,到成书时,他已经6年没有出去工作了。”可谓是父子携手、共同编撰、历尽艰辛、功在当代。

隶书 诸葛亮《诫子书》语 66X136cm

《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为书法家,书法教学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本适用的工具书,为中国书法各种书体中的异体字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资料和考辨,解决书法教学中对异体字的答疑解惑,临习创作之用,同时也为书法界同仁提供创作时的择字、选体、选型之用,提供各种字体字形及取舍的考辨上的依据。”

隶书 游于艺,归于朴 175X61cmX2

行书 汉砖射弋图题跋136X68cm

陈振濂先生说:“我非常看好这部《中国书法异体字大字典——附考辨》,它不但是当下极具特色的一部好的工具书,而且还预示了'书法文字学’作为一个新学科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

小楷《为人民服务》22.5X21cm

历经12载 雕刻《诗经》305方

古语说“书画同源”,在栾先生看来,书画与篆刻也是同源,“好的印章构图就是一幅画面。” 栾先生治印多年,上溯秦汉,探求拙朴之印风。他曾为泰山、千山、罗浮山等多处景点篆刻印章并为景区永久收藏。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7x2.7cm

在篆刻方面,栾先生在7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已出名了,可是到80年代的时候,他感觉遇到了瓶颈,在于植元先生的建议下,他拜访了金州的书画篆刻家刘占鳌老先生,一番交流后,老先生他建议回去再刻刻汉印看看,他恍然大悟,回去一刻果然找到了感觉,受益良多。回望过去他感慨:书法篆刻不是学几天就行的,要抓住根本,要真正研究进去。风格是一个长期的积淀,是学养的积累,是技法的成熟,绝不是有意追求就能够得到的。

不显惟德 3x3cm

1989年,他开始构思并着手创作主题性篆刻集。他说:“任何一位篆刻家,出版印集并非难事,但要出版一本有价值的印集也非易事。”他说:“随着创作的深入,遗憾也不时产生,引起了一些新的思考;力争使篆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给人以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基于这种思考,经过对历代文献的反复研究,最后选择了一条无人涉猎之路,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为原本开始创作较能反映出《诗经》这部古代文化元典的主题性篆刻集。

不畏强禦 2.5x3.2cm

这部作品历时十余年完成。其内容没有直搬题目式的简单几个字,也不是全诗录刻,而是选取每首诗中有代表性的字句作印文,边款则由印章释文、印文出处、诗旨三部组成,使人按图索骥,获得联想,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先生欣然为此作序,他说:“几经拜读,深感其匠心独运之妙,也正好体现了他对篆刻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并在内容的广泛与深入,形式的简练与多样化,进行了有益的追求,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可喜成就。”

蔽芾甘棠 2.5x2.8cm

首都师范大学廖仲安先生在序中说:“把三百零五个印章集成《诗经印谱》后,却无意中给我们多方面的效益,它既可以作三百零五篇的目录,又可当《诗经》名句的集锦,又可以当先秦各体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竹木简书等)的字汇。无论对学习古典文学或古文字学都大有用处。至于欣赏籀篆印章精雕细刻的技巧与美感,更是不言自明了。”

日靖四方 1.3x3cm

2001年《诗经印谱》出版,其印章形式多样,笔力朴拙遒劲,跌宕有致,于细微之处激情涌动,彰显个性,展示了栾传益教授对古典文学和古文字学的深厚积淀和修养。著名学者、书法家于植元在为该书撰写的跋中称赞“十年辛苦不寻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x2cm

梅散入风香(白文) 3x3cm

念兹在兹 3x3cm

冰壶秋月 3x3cm

云中白鹤 3.3x3.3cm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x5.4cm

白露 2x2cm

政通人和物阜 5x5cm

闵予小子 2.5x2.3cm

西泠印社地处杭州,自古是人文繁荣之地。谁会想到在东北、在辽宁大连,一位有着浓浓乡音的学者型书法家栾传益会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这样一个浩大而有意义的工程。

先祖是听 2x2cm

从他的简远庐书斋里,从他一本本大部头的著作里,从他一件件书法篆刻作品里,我们似乎应该能找到答案。简远,意味着求简务实、心远地偏,意味着在世俗的喧嚣中,不慕时尚,甘于冷寂。几十年里,他不急不躁,沉浸在书法金石世界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一心探求文字之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简行远,仓廩实 ,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仓实,更有精神的富有、心灵的安宁和作品的升华。

梅散入风香(朱文) 3x3cm

西泠印社出版社 3x3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