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辛集史话(三)辛集镇的庙宇

 燕赵历史研讨会 2021-09-16
古镇辛集史话(三)辛集镇的庙宇

霍志刚
许书斋

河北省辛集市(束鹿县)辛集镇自明朝享有“直隶一集”之称,与“山东一村”周村和“河南一镇”朱仙镇闻名全国。

辛集镇历史悠久,庙宇众多。古城内外分布着大小庙宇有二十多处,戏楼一座(在山西会馆内),戏园子二座。我儿时入读的学堂,三易其所,都在庙宇中。这些庙宇建筑年代久远,设计精巧,气势雄伟,古朴典雅。庙中所塑神像种类繁多,几乎包括了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儒、释、道神像,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因小时候不解其真谛,只知道在庙宇中玩耍。上了年纪后才想明白这些楼台殿阁、起脊重檐、雕梁画栋、壁画楹联、砖雕木刻、熠熠生辉的庙宇,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产物。现就见闻所及,略加追述一二,展示古镇的历史风貌,因时隔久远回忆不清之处还请补充指教。

  

一、关帝庙(老爷庙)
在辛集镇北门内有一组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古木参天的建筑群,这就是始建于元代、明清修建完缮的辛集关帝庙,是人们当时的朝圣之地,民间俗称老爷庙。
    关帝庙里供奉着蜀汉的大将关羽,为武庙之祖。关羽“著忠义于生前,显威灵于奕祀”。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明神宗朱翊钧先后追封关羽为“协天大帝”、“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

关帝庙坐北朝南,建筑规格较高,布局规整,金阙瑶台,殿庑俱全。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壁照、小广场、山门、东财神殿、西火神殿、二门、东西庑、正殿等,整座建筑纵深布局,苍松翠柏,极富神韵。

  

关帝庙小广场东边有一眼甘甜清冽的水井,当地居民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小广场进入山门,山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面覆绿色琉璃脊饰瓦件,五彩斗拱,青阶朱户,朱漆大门镶嵌着金色乳钉,檐下悬“关帝庙”金字匾额,一对雕琢精细石狮雄踞山门前左右,造型生动。前院内的东西殿是起脊青瓦前出廊式的建筑,东殿供奉的是财神,西殿供奉的是火神。进入二门是座落在高台上的正殿,为砖木结构的起脊青瓦前出廊式建筑,殿内正中是关公塑像,神圣威严,两侧分别为关平和周仓,墙壁上绘有关公生平事迹的壁画。
关帝庙的东边是庙的东院,往东是庙的坟地。再往东是辛集的戏园子——同乐园,当时可供几百人看戏,后因位置偏僻迁到商场街路北,1950年改建为“人民礼堂”。另一个戏园子叫新乐园,“七七事变”后关张。关帝庙的南边有裤腿街和南北街(今东华路),是辛集镇有名的“饭市”,分布着大小饭店、包子铺、烧饼铺、肉铺、杂货铺、食品铺、扒鸡摊、羊杂摊、咸驴肉摊等,还有流动摊位几十家,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付,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关帝庙每年二月初六庙会,近郊远县都来此祭拜关圣人,看大戏、跑马、杂耍,热闹非凡。民国期间关帝庙前院东西殿成为村民住所,只剩正殿供人参拜,之后全部拆除。

           画家王俊亮作《辛集镇关帝庙》

 
二、碧霞宫(奶奶庙)
碧霞宫明时称“东岳天仙庙”,清嘉庆年间称为“碧霞宫”,民间俗称“奶奶庙”,是为道教“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建造的宫殿,其道场在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既是吉祥、慈爱、圣洁的象征,又是人们传承生命情结的一个寄托。
碧霞宫由乡人马崇旺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年,清朝顺治十五年由束鹿知县杨于廷主持,乡人马孔贤等重新修葺。位于辛集古城东北,该建筑坐北向南,分为前院和后院,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集民俗风情、道教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宫殿。 

碧霞宫的山门建在二米高的平台上,两边各植古槐四株,进入山门首先看见一座精工细刻,画面栩栩如生的木影壁,往里是碧霞宫的主体建筑,供奉碧霞元君的大殿。大殿修建的高大雄伟,为前出廊式,面阔五间,进身三间,殿顶绿琉璃瓦,飞檐挑角,祥兽铜铃,殿内中为神态祥和的碧霞元君。大殿正前方是碧霞宫的镇殿之宝——山石一座,据说是从东岳泰山专门请来的,后来不知去向。奶奶庙求子特别灵验,直至今日,在附近居住的居民生双胞胎的还有好多家,广为传颂。大殿两侧由青砖铺地的甬道通住后院,后院建有偏殿一座。

  

每年正月二十五在碧霞宫附近举办为期四天的庙会,热闹异常。民国年间碧霞宫后院曾当做养济院,后成为村公所(相当于村委会)办公地,前院改建为学堂,解放后学堂改称第二联合小学。之后整个碧霞宫及北边的辛集铁工合作社(辛集市二机厂前身)一部分厂址上建立辛集第四小学,学校分为南院和北院。1966年邢台大地震碧霞宫大殿遭到破坏后被拆除。现在原址上建有第四小学、九街幼儿园和第四小学教师宿舍等。
三、崔府君庙

崔府君庙建于高卜营,面阔五间,庙内供奉的是崔珏和大唐名相魏徵,明正德十五年由乡人马守信等重修并立石碑。原址在今辛集市农商街西头。

  

崔府君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在全国各地建有崔府君庙。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隋末唐初时期鼓城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 唐贞观七年(633),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据传他“昼理阳事”、“夜断阴府”。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卒于任上。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护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为“真君”。随着崔珏封号的升级,崔府君庙由磁州兴建至各地。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称,成为“一代名相”,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和四月四日都要举办崔府君庙会,四月四日主要是农具交易会。崔府君庙后来改建成为学堂。
四、观音堂(南菩萨堂)
观音堂位于辛集镇南边,民间俗称南菩萨堂,今辛集第二小学就是其原址。

观音堂建有正殿、偏殿各一座,东西并列。正殿和偏殿中间有隔墙和红漆大门,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进入二门才是正殿,正殿起脊青瓦,面阔三间,前后出廊,木格花窗,左右青砖到顶,檐柱共八根,殿内敬奉的是观音菩萨。正殿西边有一排合抱粗的老柏树,枝繁叶茂,南边有东、西、南屋各三间,西屋是二层小楼和一个楼平台,据说是辛集镇最早的楼房。偏殿南边是一个大院,西屋五间,青砖前出廊,雕梁画柱,其它房屋若干,两院有走廊相通。偏殿拆除时,在几尊佛像腑中发现了“元宝”数枚,后来在偏殿原址建了篮球场。

  

菩萨在佛国里的位置仅次于佛,又叫“大士”。 观音又称观世音,是佛界里第一位菩萨,又叫“观自在”、“观音大士”。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其演教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民间习惯称为“观世音”。唐代,因讳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改称为“观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观世音的形象早期为男身,嘴唇上长有漂亮的小胡子。隋唐时期,为适应众多佛教女信徒的需求,观世音开始变成了女性形象。后随着中国佛教的发展,干脆脱胎换骨,将观世音的国籍、民族、性别全部异化,变成地地道道的中国汉民族女性,并且冠以国王公主美誉。民间信奉的观世音,多为女性。五台山寺庙中的观世音塑像,多为菩萨造型,男身。佛教一般将观世音菩萨视作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并称“西方三圣”。佛教宣传,众生遇到困难时,只要口里不停地念叨“观世音”名号,这位菩萨就会立即“观”到“世”间求救的“音”声,进行解救。观世音之名,即由此来。传说,观音的生日是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夏历六月十九,涅檗日是夏历九月十九。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都要在辛集镇东排(民初,辛集为束鹿县的一个镇,设镇公所,下设六排,每排设甲长一名。)举办为期四天的观音菩萨生日庙会。后来观音堂改建成学校,即今辛集第二小学。
五、吕祖坛
吕祖坛是传说中八仙会集的地方,主要是为纪念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之一“吕洞宾”而修建的,建于清朝年间,位于古城东门内路南,现原址今八街大队。

吕祖坛坐南朝北,建筑风格别致,并排三个院落。中院北面是正门,两侧有门房,门前有一对高大雄伟的石狮子,还有一对高大的旗杆很具特色。中院西南有一个古老的大门通往西院,东南有八角门洞通往东院。西院是正殿和配殿,殿内供奉着吕洞宾祖师像,两眉入鬓,庄重肃穆,充分显示出剑仙、酒仙、诗仙和医仙集一身的人格内涵。殿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扬。墙面壁画是八仙的故事。东院是宿舍,并有菜地、水井等。吕祖坛曾当过学堂,后在此位置建成了辛集镇八街礼堂和八街大队部(今八街居民委员会)。

  

吕洞宾(798年5月4日-?),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代道家丹鼎派祖师。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天下剑仙之首)。
六、三官庙
    三官庙位于古城西门外路北,建于清代,由山门、东西配殿、大殿组成,气势宏伟。庙中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
三官庙里的三官就是俗尊称为“三界公”的尧、舜、禹三圣帝。天官赐福,上元紫微大帝——尧帝,地官赦罪,中元清虚大帝——舜帝,水官解厄,下元洞阴大帝——禹帝。
1947年,辛集纺织厂在三官庙原址建厂,大殿曾经做过厂房。
七、玉皇庙

   玉皇庙位于古城内东北,原城关公社南边一百米路东,面阔三间,门口两边一对石狮子和一对石碑,碑文内容是建造情况。主殿正中供奉的是中国道教中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左右两边是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 玉皇大帝在汉族民间信仰中是众神之最。玉皇大帝是三界统领,相当于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总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天、神、仙、人、地府、妖魔等一切阴阳祸福均由他来掌控。不过,相较于其他神话人物,玉帝的名号出现算是晚的,真正成为无上领袖应当是在宋真宗为其上尊号之后。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老天爷”,也是很多祭祀供奉中的最高神明。
可是玉皇大帝在民间姓啥名啥?《封神榜》的说法是,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册封365位正神,当册封至“玉皇大帝”的神位时,众人皆好奇,只见姜子牙的舅舅张友仁从桌子底下钻出,一缕白光飞升便坐上了玉帝宝座,张友仁就是这样抢占了姜子牙的帝位。另有一种说法是,玉皇大帝原本是凡间的寨主,名为张百忍。第三种说法是“张天师”也是玉帝。
八、土地庙
辛集镇城内分布着多座土地庙。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
有人故去后的晚上夜深人静后要去土地庙“报庙”,也叫“送魂”。在庙前烧纸人纸马、金山银山、摇钱树等,还要烧岁数饼,也叫“活命钱”。岁数饼由阴阳先生用白面做成饼,然后用“顶针”扣成指甲盖大小的饼,多大岁数多少个,上锅焙干。民间传说吃了“活命钱”能长寿,烧完后小孩子们争抢着吃。
九、其他庙宇
    其他的还有家庙(如齐家庙、王家庙、马家庙等)、猴庙、鲁班庙、黄仙庙、狐仙庙、药王庙、蛇神庙、龙王庙、财神庙等等。

                       2021年8月2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