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精走泄案 刘×,男,56岁,北京人。 既往有冠心病史,经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最近因打制家具,操劳过度,因而大便溏泻,每日三、四次,饮食减少,周身疲惫。并自觉两腿阴股,时有麻簌簌之感,甚则上连前阴,自行走泄,不能控止。失精之后,则头晕腿软,无力支持,不能劳作。切其脉软而无力,舌胖嫩而苔滑。此证为脾气虚衰,清阳下陷,升举无力,真元不固。治当补脾升清,提摄真元为法: 黄芪30克,红人参9克,升麻3克,柴胡3克,山英肉10克,桔梗3克,知母3克。 连服三剂,气力有增,又服三剂,阴股发麻与走泄不发,接连再服,心悸气短等症随之而减。 【按语】滑精多因恣情纵欲,竭伤肾元,使精关不固所致。而本例则由劳倦过度,使脾气内伤,清阳不升,气不摄精而成,辨证从大便溏泄之突出症候与滑泄并见,故用参、芪甘温以补之;升、柴胡以升之;加英肉以敛精气,加桔梗之丹楫以载药上浮;加知母以秘阴而凉肝肾,用药巧妙有法而耐人寻味。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大气下陷方》。 【组成】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补气升阳。 【主治适应症】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叁伍不调。 【方解与方论】本证因气虚下陷,胸中阳气不足所致,故用黄芪补气升阳,柴胡、升麻、桔梗升阳举陷,知母滋阴清热,防止黄芪过燥。 张锡纯云:“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 注:张锡纯之升陷汤和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虽均为升补之剂,但前者偏急,后者偏缓;前者性平,后者性温;前者量大功专,后者量小缓图;前者以上焦心、肺症状为主,后者以中焦脾胃症状为多。 最后介绍我几篇收费文章,供初学者,临床不久同道参考! 第一篇:颈椎病六经辨证,让你提升飞速! 本文是根据历代经验,以及名医医案,论文数据和本人验案编写而成,只为临床提高疗效,不求文章美丽!另外付费文章不支持退费,谨慎付钱,只是给相信我的粉丝付费!主要以六经辨证,方证对应,以及后世温病经验也有参考! 第二篇:肝郁肝血瘀肝火肝风与方证关系! 本文以前曾经在其他平台讲过,现在以文字形式,又经过我重新整理添加而成。主要讲解肝郁,肝火,肝风肝血瘀几种治法,其中相互关系,比较详细串解丹栀逍遥化肝煎香附旋复花汤新疆旋复花汤羚羊钩藤汤清营汤加钩藤丹皮羚羊角汤等,并且附有名家刘渡舟,吴鞠通等医案,以及本人医案加以说明示例。本文大概七千七百多字。 第三篇:湿热咳喘经验小结 湿热咳嗽比较难治,本人留心总结一篇湿热咳喘治法,其中以伤寒金匮经方为主,温病湿热治法为辅助;总结方法七八个,希望帮助临床不久;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会治疗湿热咳嗽! 第四篇:皮肤病伤寒六经温病辨证初探 本文历时二十天断断续续写完,其中有我二十年经验,当然也有不完美地方;有些采用老中医前辈名家经验,也算是一种捷径,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些想提高而苦于没有捷径的可以看看本文,绝对有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