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权

 香甜夹心 2021-09-16
曾经有一个协会,某次组织活动,是到一个景区去采风。限人数18人,让大家报名,大家都很踊跃,不一会儿人数就满了,报名截止,报上名的兴致勃勃,没报上名的恨自己手慢。这时候就有那找茬的问:“如果自己买门票进景区,能不能跟大部队一起活动呢?还是因为没报上名,就只能远远看着,保持3米以上距离?”

没人回答,甚至组织者也没法答复。按说多个人少个人,也没大影响,报上名的这18个人当然是免门票进入,但是再添加旁人,又好像哪里不对。哪怕这个人是路上偶遇,自来熟的掺和进来,也是有点膈应。如果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外来的游客看见一群专家在探讨,就跟上来旁听一下,也许反而大家会有兴致指点一下,显示自己的好客和专业水平高。但如果是一个系统内,却没参加进小团体的人要挤进来,仿佛就是一种侵害了。

这种感觉,大概叫特权的优越。

曾经有个企业,位置挺偏僻的,领导也很关心职工的上下班问题,特地花重金租的大巴车,但人比较多,经常出现坐不下,超载的情况。经过考量,特地再去买了辆中巴,于是有一小部分人就专门坐中巴出入,经常坐了,也混熟了,渐渐的就不太接受不熟的人过来占位子。偶尔的有平时坐大巴的员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想坐一回中巴,看他有这个意思司机就赶紧把车门关上,摆出一副拒载的样子,那员工自然也识相。

其实坐中巴车并没有多大优势,为了多乘几个人,特地定制的多加了一排座椅,乘客的腿就有些无处安放的挤,买的价格尽量便宜一点,所以动力也比较弱,车速有时候还追不上大巴。唯一的优点是大家熟悉,有说有笑,但若是有人想趁这段时间休息一下,就有些太嘈杂。

小团体的排外性质给了大家一种特权的优越感,并且拥有了谁可以坐中巴谁不可以坐中巴的决定权。

毕竟,人人都想有特权,它能带来自己高人一等的错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