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育邻人 2021-09-16

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育邻梦

网友提问:让城市退休老人到农村买房,缓解城市房价、交通、人口拥挤,老人愿意吗?

回复:治理城镇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城镇土地最基本的使用性质: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文教公共用地、休闲娱乐公共用地......人类现代城镇越建越大、越建越规整。但是,越来越大的城镇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副产品,比如房价高、交通堵、消费资源供给紧张等等。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高等级社群性哺乳动物,是唯一进化出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建造出大规模聚居群落的动物族群。因此,现代人类没有一个人能够依靠自己实现幸福生活,粮食必须依靠农业、日用消费品必须依靠工业、身体健康必须托付给医疗保健机构、出行必须得依靠客运.....

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以上、人类生产的绝大多数食物供给给了城镇、中学以上的教育资源全在城镇、带星级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都在城镇、所有交通客运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城镇......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设想自己的物质生活保障稍充分一些,那么您就非居住在城镇不可。那么,如何才能缓解城镇早晚拥堵、中间空闲的现状呢?

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城镇交通拥堵的源头:工作区与生活区隔离

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上班的、上学的、晨练的、买菜的.....这些事儿搁一块儿了他们怎么能不拥堵呢?上班的地方太拥挤,比如北京国贸片区每天跨省上下班的不再少数、上海陆家嘴片区跨省上班族自然也少不了、其它中心城区赶路数十公里上下班的人也不再少数;小学动辄数千人、中学近万人,如此集中的校园上下学时间岂能不挤呢?大公园、大体育场馆、大公共文娱,老人想要去这些地方晨练不就得抢公交吗?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思是说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资源生产分布越集中,转运压力越大;工作地点越集中,人们花在上下班路途的时间越多;校园越集中,孩子们上下学必须由家长接送的就越多;休闲区域越集中,晨练的人就需要经过长远的路程才能抵达......所以,人多是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而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等资源配给过度集中就成了城镇均衡发展中的“瘤”。

工作的人买不起商业核心区的住房,住房在商业核心区的人不在此工作;大校园服务半径就大,而且现在还有交叉分配学位进一步增加学校服务半径;晨练的老人离公共文体活动设施较远,住公共文体设施附近的人忙着去工作......这些需要通过道路达到各自目标区域的人挤到同一段时间了,那城镇交通能不挤、不赌吗?所以,把老人疏导向农村不是治理城镇拥堵的上策,治理城镇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治理城镇交通拥堵应该:均衡工作、学习、生活、休闲资源配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