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钧杰:名将避祸的“诀窍”

 忧郁的妖精 2021-09-16

前情

第58集 新王翦灭楚:最后的光荣

名将避祸的诀窍

张钧杰

《最后的光荣》一文,以诙谐灵动的笔调,为我们再现了“王翦灭楚”那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其中有两个细节让笔者颇为感慨:一是王翦深谋远虑,在战场上懂得隐匿锋芒、进退自如,以《孙子兵法》中“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的战略方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击败了轻敌的项燕,成功灭亡楚国,为秦国实现统一大业争得“最后的光荣”(齐国不战而亡,秦国胜之不武,算不上有多光荣,因而楚国称得上是秦国统一之路上的最后一道屏障。)二是王翦身为一员武将,政治智慧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军事才华,功高却未盖主,从而为自己以及整个家族都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句话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将军的生存处境。俗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辩证地阐述了将军在平定天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实写照。以上两句话除了字面意义之外,笔者以为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冲锋陷阵,战死沙场,比如项燕;其二,是征战以外,身陷权力游戏,成为皇权的牺牲品,而导致不得善终,比如白起、李牧。是以,自古以来为大将者具有政治智慧,并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者并不多见。而王翦就是其中之一。

王翦为何能够在以冷血多疑著称的秦王赢政手下得以死里逃生安享天年,而同为大秦名将,白起却落得个身首异处,不得好死呢?其实说穿了,王翦是一个具有现代职业经理人意识的大将,精确定位自己是打工人,而不是老板。以审时度势的眼光,灵活示弱的表现,和自诩市井商贩的高超演技示人,最后成了名利双收的人生赢家。

在说王翦是怎样功高而不持骄,实现个人抱负的理想人生状态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前面提到的白起,是如何因为不识时务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吧。

各行各业都有天赋异禀的天才。在军事领域这一块,白起显然就是个天才。

出身卑微、文化底子薄弱的白起,初上战场就因善于用兵颇得秦昭襄王赏识,戎马沙场二十年,战功赫赫无败绩,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一举击溃秦国最强劲的敌人赵国,为大秦未来实现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是这样一员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最后却落得伏剑自刎的下场,不免让人感慨唏嘘。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白起的名声与威望不断攀升,引起秦相范雎妒忌,不断在秦王面前调拨离间;二是白起恃才傲物,秦王几次三番软硬兼施要求他带兵进攻邯郸,他都不为所动,一再装病抗命,而且牢骚满腹,对于秦军在前线的失利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态度,挑战了秦王的忍耐极限。可以说,一个外患(范雎进谗逼死)、一个内忧(白起自己作死),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促成了白起失信于主子,最终枉死的悲剧。而这两个因素,也涵盖了历史上不少功勋卓著却不得善终的大将悲剧命运的缘由。

自古以来,无论文臣武将都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任何人无论之前曾为国家立下过多大功劳,生活在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不效忠就是死路一条。 

说完白起这个不懂审时度势的“反面教材”,再来说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名将典范王翦。

与白起相比,他识大体、明事理、顾大局、知进退、不贪权的优良素质,并在带兵灭楚一战中充分体现出来。

出征前,嬴政召问诸将灭楚用兵几何而足?年轻气盛的李信自信心爆棚,答:二十万人足够;沉稳持重的王翦则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嬴政听取了李信的话,并同意王翦辞职回乡。

李信带兵攻楚后,被项燕击败。嬴政悔不当初,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请罪,要求王翦领兵。在大王答应所有用兵条件后,王翦行前又向嬴政多求田屋宅园地,行军途中五度派使者回都求良田。王翦的“市井老赖”嘴脸,连部下都看不下去了,前来规劝,王翦解释说自己是为了消除秦王疑虑而自毁形象,部下这才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深谙自古以来领兵者,在成功后面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处境的王翦深知:拥兵自重对于“伴君如伴虎”的帝王来说是最大忌讳,而一个没有政治野心,仅仅贪点小便宜的部下,才能获得君主的信赖。

王翦最终在与项燕的关键一战中胜出,成功灭楚。助秦王统一六国后,又学习前辈范蠡隐退江湖,告老还乡,为自己的职业经理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成为名将中为数不多的善终者。

刊发于2021.9.17《劳动时报》三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